拉特勒耳私人图书馆吧 关注:53贴子:1,136
  • 14回复贴,共1
1983年英国人的发现 英国人Colin Andrews在1983年首次发现麦田圈,在麦田圈的麦田周围没有任何足迹,圈内麦秆因弯曲而倒下,并未折断,可以断定不是用脚压出的。

  麦田圈内的辐射量较大,其麦子的收获量不但不减少,反而生产量提高----圈内麦子多产40%、土壤有微量幅射、据说且常与当地UFO出没有关。
  
  根据麦田圈的形状发展历史,由小型进步为大型;由简单线条进展为复杂曲线图案,包括几何图形、动物形貌、电脑图画、文字等等。

  Colin Andrews在1983年发现麦田圈后就成立"国际圆圈现象研究中心(CPRI),从事麦田圈的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调查倾倒的麦秆、土壤的状况,发现倾倒的麦秆并没有明显的损伤,确定这些是由强大的能量作用产生的。

  那么这些麦田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些能源又从何而来?



1楼2007-09-30 22:42回复
    美丽的麦田圈瞬间形成 一九八三年Colin Andrews在英国首先发现麦田圈,并成立了“国际圆圈现象研究中心(CPRI)”,进而从事“麦田圈研究”。ColinAndrews声称他的一个朋友亲眼看到一个美丽的麦田圈三秒钟内就在面前形成,并未看到任何物体在附近出现。据说更有人拍下麦田圈瞬间成形途中,上空的确有一群UFO飞来飞去十数秒的片段。此外,奇怪的是麦田圈上的植物没有折断的痕迹,只是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不寻常变化。 

      有的麦田圈在晚上形成,据说曾有人在当晚听到好像有几千架战斗机飞过的声音,并且看到不明发光体出现,例如大三角图形形成的夜晚。 

      根据麦田圈的形状发展历史,由小型进步为大型;由简单线条进展为复杂曲线图案,包括几何图形、动物形貌、电脑图画、文字等等。

      孰真孰假,无人得知。


    2楼2007-09-30 22:45
    回复
      2025-05-17 03:19:19
      广告
      麦田圈的特点 根据麦田圈的形状发展历史,由小型进步为大型;由简单线条进展为复杂曲线图案,包括几何图形、动物形貌、计算机图画、文字等等。    
        这些麦田圈有三大特点: 
        (一)完全没有破坏痕迹,一粒榖也丝毫无损地被压下而改变方向,并非践踏或机械屈曲而成; 
        (二)麦秆弯曲位置的炭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响而结晶,但仍然能继续正常生长; 
        (三)麦田圈的幅射量与附近正常的麦田有明显不同。

        经过长期的调查,现在的科学还无法解说麦田圈,相信总有一天,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现在看来神秘的东西会一一破解。


      3楼2007-09-30 22:46
      回复
        麦田圈巧合Chaos理论  首先发现麦田圈的Colin Andrews公开了最近发现的几张非常复杂或深奥的麦田圈图形,例如长达180公尺的蝎子形、直径超过100公尺的花形、超大型细致的蜘蛛网图形、宇宙星团以混沌图案(Chaos,需要超级电脑才能绘制的图形,以前已发表过单一的混沌图案)由大而小呈三条旋臂合成的图形等。   

          Colin Andrews在1983年发现麦田圈后就成立“国际圆圈现象研究中心(CPRI)”,从事麦田圈的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调查倾倒的麦秆、土壤的状况,发现倾倒的麦秆并没有明显的损伤,确定这些是由强大的能量作用产生的。

          亦真亦幻麦田圈,难道这一切真是这么的巧合?


        4楼2007-09-30 22:48
        回复
          麦田圈多在欧洲之谜 早在八十年代,英国已开始有麦田圈的报告,近年来,英国着名的石柱群附近地区,也不断出现神秘麦田圈。

            最初出现较小型的图案,后期愈来愈大,而图案更日趋复杂。令人觉得奇怪的是,麦田圈只曾在欧洲大陆出现过,其他地方又没有类似的报告。而有几何图案出现的麦田园,一般幅射能量较高,不过并没有影响收成,反而生产量更提高。究竟欧洲麦田圈的奇怪现象,与南美洲所发现的地面大型图案又有没有关系,暂时科学家还在研究当中,谜底尚未揭开。 在欧洲,平均每年都有几个有关麦田圈的报告,英国的比率则高於其他国家。其中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麦田几何图案往往是一夜形成,甚至只需更短时间。假如是人为恶作剧,究竟要劳动多少人力物力,才可以在短短一夜做出这些大型图案?从高空观察,每幅图案都极之对称,如果没有大型量度工具,根本就难以做到。

            我国也曾出现“麦田圈”现象,但这方面的宣传不多,研究也开展得不多,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由国外众多学者撰写的《世界之谜麦田圈》。


          5楼2007-09-30 22:50
          回复
            1


            6楼2007-09-30 22:51
            回复
              w


              7楼2007-09-30 22:52
              回复
                y


                8楼2007-09-30 22:53
                回复
                  2025-05-17 03:13:19
                  广告
                  rew


                  9楼2007-09-30 22:55
                  回复
                    tj


                    10楼2007-09-30 22:56
                    回复
                      f


                      11楼2007-09-30 22:57
                      回复
                        eree


                        12楼2007-09-30 23:00
                        回复
                          改天再来(崩溃ING


                          13楼2007-09-30 23:14
                          回复
                            哇塞,强人.N年前就想了解麦田圈这一东东了.什么时候再继续?

                            除了你所提到的三大特点,麦田圈还有以下的相同:
                            麦秆大多在离地一吋的第一屈曲; 
                            秆身加粗, 秆内有小洞, 胚芽变形;
                            图形以绝世精确的计算绘画, 常套用极复杂的零曲率几何, 黄金中数;
                            麦秆像分层编织: 顺或逆时计方向间隔倒下, 有时多至五层,但每粒谷仍像精致安排一般秩序井然;
                            图形内外的红外线增强;
                            电磁场改变, 指南针, 电话,电池,相机,汽车甚至发电站失常;
                            幅射增强三倍, 电磁波骤跌;
                            动物远离现场, 出现前举止失常;
                            大多在地球磁场能量带出现;
                            圈内像烘乾的泥土内含有四种非天然放射性同位数的微量幅射;
                            通常於子夜至凌晨四时形成,世界各地所形成的数以千计的圆圈未试过当场被人见到制造过程.


                            14楼2007-10-04 17:37
                            回复
                              2025-05-17 03:07:19
                              广告
                              关于麦田圈的形成,众说分坛,较多人倾向与外星生物的杰作.
                              我相信有外星高等智慧生物存在,但我不喜欢人们把自己不能明白的事都安于他们身上


                              15楼2007-10-04 17: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