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祥吧 关注:29贴子:320
  • 5回复贴,共1

小米手机营销案例解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1-07 05:37回复
    文/董军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今年小米手机全年销售应该能做到1800万台,营业额可以做到280亿元左右。”虽然离这一年的结束还有两个月,但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对这一年的业绩充满信心。更让他自豪的是,据小米称,小米2013年两个指标做到国产手机的第一名:一是手机产品的销售额,超过联想、华为等大公司,成为国产手机销售额第一;二是客户端活跃度高于其他国产手机,与三星并行在排行榜上。
    小米公司是2010年4月份成立的年轻公司,他的第一款手机是2011年8月发布的。创业不到4年时间,年销售额做到280亿元人民币,公司估值已超过100亿美元。更令人不解的是,小米几乎“零投入”的营销模式,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会化营销模式,凝聚起粉丝的力量,把小米快速打造为“知名品牌”。
    从零起步到2000万部,仅用3年时间,小米如何创造销售神话?与1400万“米粉”深度接触,一年300场线下活动,小米如何玩转“粉丝经济学”?4000人团队全部面向市场,小米“先进用户引导型创新”如何发动全民参与?近日,小米公司首次对外开放,与《中国经营报》旗下的中国经营者俱乐部的三十多名企业会员交流,分享自己的营销秘籍,请看本期案例。
    从“为发烧而生”到“让用户尖叫”
    小米的品牌宣言是“为发烧而生”。一群爱玩的人,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产品,和米粉一起玩。爱玩是以一种极客精神的追求,把自己爱好的事情做到极致。
    黎万强说小米手机是“为发烧而生”。小米初创的时候,几个创始人谁也没有想到会做到这么大的规模。创始人雷军是个手机控,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保险柜,里面放着60多部手机。作为手机控,他对自己用过的手机,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不满意。最原始的初衷就是做一款真正好用的手机。而在后来,这个初衷慢慢演变为做一款“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小米的创业者、员工,很多人都是跟雷军一样的骨灰级玩家。黎万强“烧”摄影器材和音响设备;另一位创始人洪锋爱玩机器人,常常出差的他,自制了一个机器人代替他参加公司会议;MIUI系统工程师孙鹏喜欢刷机,他的桌面上有很多款不同的手机都被他刷成了MIUI的操作系统……在小米,最让人羡慕的是市场专员唐杨林,他喜欢用小米手机玩玩具,遥控汽车,遥控飞机,他发明出了小米手机很多新鲜的玩法。他还有一项幸福的工作,就是拍小米的官方样片,他拿着小米手机,在工作时间一边旅游,一边拍照片,用小米手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08 08:13
    回复
      “别人是用手机,而小米的用户是在‘玩’手机。”黎万强说道。
      此外,小米还设立了“米粉节”,是与用户一起狂欢的PARTY。这是米粉的节日,在每年的米粉节活动上,雷军会与米粉分享新品,沟通感情,激发米粉的热情。
      米粉是小米手机最忠实的用户,米粉重复购买2~4台手机的用户占42%。黎万强说:“做朋友的心理就是,如果你这个问题是你的朋友来找你解决的话,你会怎么做?那当然是能解决就给他立刻解决了,解决不了也要想办法帮他解决。小米一路走下去,如果能够踏踏实实地维护好一两百万的用户,这些用户真的是认可我们,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认可度很强,其实就够了,不要想太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1-08 08:16
      回复
        社会化营销四两拨千斤
        不同营销渠道有功能区别:微博拉新、论坛沉淀、微信客服。社会化营销的核心是参与感。反对高大全,要有娱乐化表述,找到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
        在论坛成功之后,黎万强又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力。通过摸索,微博慢慢成为事件营销的主场,为小米赢得新用户,而论坛则沉淀下资源用户,微信则慢慢地开始发挥客服的作用。“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成为小米营销的组合武器,小米几乎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广告形式。
        “我们的论坛注册用户有将近1000万,10万日发帖量。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粉丝分别都超过了200万,微信的粉丝则达到256万,每天在微信上用户跟我们互动的信息在3万多条。”黎万强带领百人左右的团队,支撑着这几个主要的社交平台的互动,其中小米论坛30 人,微博30人,微信10 人,百度、QQ 空间等10 人。
        社交平台可以“黏”住用户的核心是参与感,而制造参与感的两大利器则是“话题+活动”。小米的论坛、微博一直就是话题不断、活动频频,一次又一次的小高潮,将用户带入小米的语境当中。
        小米在微博上的第一个活动是“我是手机控”,让大家都来秀一个自己玩过的手机。雷军在微博里率先炫耀自己的“藏品”,随后激发出用户的怀旧情绪和炫耀心理,瞬间就有100万用户参与,而小米并没有为此付出一分钱的广告费。活动的本质满足了人性里炫耀的根本心理。小米做活动无外乎两极分化,要么有很大的利益诱惑,要么极大地娱乐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08 08:17
        回复
          小米:玩的就是颠覆
          董军
          在创业的初期,小米说“以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别人说“不就是电子商务吗”;
          小米说“为发烧友而生”,别人说“发烧友是太小的群体”;
          小米说“卖手机就像卖海鲜,不能有库存”,别人说“你是学苹果(525.45, -1.30, -0.25%)搞饥饿营销”;
          ……
          用全新的模式做手机,小米是不被外界理解的。黎万强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最初小米想要从外面招聘负责市场营销的总监,但外面来的人,会习惯性地设计一套整合营销方案,包括电视、平媒、网络、路牌等各种广告形式的投放。这套东西复杂而且成本高,雷军并不认同。“外面的人根本不懂小米模式。”黎万强不得不接下小米手机的营销任务,说“零投入”有些夸张,但确实是以极低的投入,通过社交媒体将小米的品牌“玩”转了起来。
          外面的人不懂小米,这也是小米初期遭到质疑的原因。其实,到今天也没有人完全吃透“小米模式”。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小米玩的就是颠覆,颠覆掉传统做手机的每一个环节:别人卖的手机是给用户使用,小米卖手机是让米粉一起玩;别人在卖产品,小米是在贩卖“参与感”;别人花巨资用明星做广告,小米用屌丝闹翻互联网,一分钱不花换来百万粉丝;别人是请顶尖技术人员闭门做研发,小米是请所有的粉丝来“指手画脚”,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当中;别人不允许员工泡论坛,不能在微博随便发言,而小米则“全员解放”,鼓励所有员工泡在网上,与用户直接接触,将内部评价转移到外部评价;别人是靠硬件赚钱,小米则是靠增值业务赚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1-08 08:19
          回复
            小米创业不到4年,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尝试着颠覆,也渐渐地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比如雷军的“小餐馆理论”,即最成功的老板是小餐馆的老板,因为每一个客户都是朋友。再比如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再比如,不计成本地做最好产品,让用户尖叫。
            也正是通过种种颠覆,小米成立不到4年,以独特的模式换来年销售额280亿元的奇迹。小米模式是一个渐渐形成的过程,或许还有更多的颠覆发生。所幸小米在飞速发展中保持着冷静,黎万强坦言:“我们现在的挑战就是要保持清醒,控制欲望,控制节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08 0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