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荆竹:最硬,竹纤维最细腻,竹节较粗大,但是竹子裂的概率比较大,厚度一般,不如桂竹、石竹可塑性空间大。我很喜欢,有一根荆竹e始终压在箱底。
桂竹:一般分为广桂、贵州桂竹、台桂。
广桂——又叫白皮桂竹,皮薄软,最里面一层也软,整体密度在桂竹里最差,是初中级南箫的常见材料,价格便宜产量大。
贵州桂竹——顾名思义产在贵州,贵州那边制箫师做的南箫大多用它,皮色略黄,整体比广桂密度大点,是南箫不错的材料。
台桂——是台湾产的桂竹,密度厚度都很好,品相古朴常有红斑、黑斑,不管材料和外观都是最好的,材料价格也是最贵的,中高档箫常用它。
石竹:一般产在福建,密度比台桂略低,比广桂好,感觉和金竹/荆竹差不多。很厚,比台桂还厚。皮色发黄古朴,节比桂竹多,一般根不膨大,根珠不粗壮。个人感觉竹身品相很好,但根部品相一般。出扁管的概率很大,竹节也容易“之”左右拐,调直很费劲。一直想有个性能好、密度佳、扁的周正的石竹箫。有一根F唐口,尾略歪。
毛竹:一般指小毛竹、孟宗竹,密度、厚度都一般,但是有一种节多的美感,根部节真的很多、很密。福建制箫师喜欢用,6均孔南音大多用这种。这种好材料的箫我很喜欢,很有艺术感。
紫竹:不多介绍,最常见。
木:常见红花梨、大果紫檀、黑檀、大红酸枝、沙漠铁、绿檀、血檀、小叶紫檀、紫光檀,密度大概也是从低到高,过低过高音色都不好,气干密度大约1左右最好,集中在大果紫檀(挑密度高的)、黑檀、大红酸枝、沙漠铁、绿檀(挑密度低的)。最常见的红花梨和紫光檀其实很差,一个太软音色散也无无吹感,一个太硬没韵味。我压箱底的大果紫檀、绿檀性能和音色都是爆表级的,很喜欢。尤其绿檀,有木香,无棕眼,爱不释手。
说说为啥不同材料间,密度重要性那么大。不同密度呈现不同音色,小密度音色柔和松软,大密度音色硬朗金属音强,本质上无好坏之分,只是圈内形成了一定的审美共识。就像为啥纯净度高、糯性好的和田玉更好一样,只是玩家的普遍共识。洞箫音量小点,追求的艺术美偏柔和温婉,所以用紫竹;南箫音量大张力大,追求的是苍茫辽阔感,所以用密度大的桂竹、金竹根部。(我知道有人抬杠“内径曲线影响更大”,我说的是同样内径前提下不同材料的差异,别杠)
最后说说竹和木,竹的更有灵性,音色更有层次感,且每一根都独一无二,对收藏癖的人很有吸引力。木的音色更集中沉稳,稳定性好,手艺好的制箫师能做到完美无缺。我两种箫都有一些,喜欢竹箫略多点。看个人喜好。
欢迎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