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诗充分表现了他对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他想起了西湖孤山的梅花,想到了两百年前在那里栽种梅花的林和靖,“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十字,似乎想说明他是元人黄金台下的客人,受到的是礼貌的待遇,而并非是什么俘虏,不打算回临安去了,事实上是命中注定不可能回的去了,他这里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应是不归来”的应是二字,包含着“无可奈何”的感情,二十个字平淡中隐含着无限的悲戚之意,读来令人百感交集。
此诗触犯了文字狱。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于至治三年(1323)四月赐死赵隰,这一年53岁。从18岁到了西藏,至53岁身亡,算下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间再也没有踏入魂牵梦绕的故园江南!关于宋恭帝赵隰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一句:“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