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吧 关注:1,776贴子:30,381
  • 1回复贴,共1

论晏殊与柳永的圣寿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贾先奎
摘 要:从圣寿词这一角度,比较了晏殊和柳永二人在表现内容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客观地评价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写作动机方面探讨了二人圣寿词的情感倾向和目的,从而对这一历来较少为人所注意的圣寿词作了一次简要的重新的审视。
·
关键词:晏殊;柳永;圣寿词I


1楼2013-11-01 16:33回复
    以词贺寿,在两宋之时,颇为盛行。许多著名词
    人如张先、晏殊、柳永、吴文英、辛弃疾、陈亮等都曾
    写过一定数量的贺寿词。据统计,《全宋词》二万一
    千多首作品中,寿词竟多达二千五百余首,几占宋
    词总数的八分之一,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三论
    道:“生日献词。盛于宋时。”观其献词之对象,一为
    帝王嫔妃,一为王公贵族,一为朋友家人,问或亦有
    自寿之词,而总体上则以庆贺帝王之寿为最有特
    点,盖以帝王为九五之尊,身份最为尊贵,最为举国
    关注。于国计民生最为紧要,最切合士子忠君爱国
    之情绪,故上至将相大臣,下至寒士庶人,往往皆有
    庆贺圣寿之作。
    晏殊、柳永是北宋仁宗时期极负盛名的两位诗
    人,晏殊多舞筵歌席、流连光景、闲情余绪之作,柳
    永多倚红偎翠、离别相思、羁旅行役之作。但二者却
    都有一定数量的圣寿之词。现存《乐章集》有五六首
    贺寿词,大多数为庆贺仁宗寿诞而作。l:珠玉集:》中
    贺寿词虽近20首,但明确无疑为庆贺圣寿的仅有
    二三首。数量虽然不多,但因为二人是同一时代在
    朝在野的两位代表性的词人,正像人们历来指出的
    二人在其他方面的词作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巨大的
    差异那样,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修养、个性
    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二人在庆贺圣寿这一相同的题
    材方面。虽然必然有着内容上的相似性,但同时必
    然也同样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不同,对
    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一,晏、柳二人的圣寿词,都明确表达了对皇
    帝诞辰的祝颂,描写了百官对皇帝的朝贺。作为圣
    寿之献词,这自然应是最基本的一点。如晏殊《喜迁
    莺》(风转蕙)一词结末云:“千官心在玉炉香,圣寿
    祝天长。”其《喜迁莺》(歌敛黛)又云:“共祝尧龄万
    万。”又如柳永《永遇乐》(薰气解愠)一词云:“祝尧
    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其《玉楼春》(凤楼郁郁)
    写百官庆寿:“几行鹅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其《送征衣》(过昭阳)云:“竞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
    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又《御街
    行·圣寿》云:“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
    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不仅祝愿皇帝万
    寿无疆,而且还祝愿帝业无尽,国运长久,如此等
    等,可见作为圣寿之贺词,点明庆贺之旨,乃是题中
    应有之义,贺词也无非是把帝王比作尧舜这样的圣
    君,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在这一点上,晏、柳二人的
    贺词是相同的。
    但是不同的是,二人在表现帝王诞辰的美好
    时,晏词往往是通过描写一些美好的景物加以衬
    托。如《喜迁莺>上阕云:“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
    蛮,尧萁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通过描写清风、
    香蕙、玉露、翠莲、声声莺语、明月欲圆,不但渲染出
    一片明丽、和煦的初夏景致,而且正切合仁宗降生
    的时令。哨明了“真人”降临人间的美好
    《望仙i'-D上阕云:“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池是
    玉池,波如碧鳞,露映翠莲,词人以清新的笔触,写
    出了波澄荷美这一美好的寿筵环境,虽然为贺寿之
    作,但清新可喜,风格秀雅,不落俗套。历代人们评
    晏词,如《碧鸡漫志>称其“风流蕴藉”、“温润秀洁”。
    魏际瑞《口所作诗余序》称其“清丽”。又如《魏庆之
    诗话》引晁无咎语日:“晏元献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
    雅。”实际上,晏殊不但写男女之情、富贵闲愁的词I


    2楼2013-11-01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