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在发一条。
广播剧的配音
前面有说过,广播剧的有三个要素:“语言音乐 音响效果”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创作要素。
第一节:人物语言
1 人物语言的作用:在广播剧中剧情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塑造、情节的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要通过人物语言来体现的,所以人物语言对于广播剧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 广播剧的人物语言具有性格化、戏剧性和提示性
性格化的语言能够使得人物更加鲜活、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戏剧性的语言能够使人物听起来有戏,从特定的情景——特定的心理——特定的动作——特定的语言
1) 提示性的语言能够使听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如果说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和“戏剧性”,在别的戏剧也具有的话,那么,人物语言的“提示性”就是广播剧所独有的。这里我们主要来讲一下人物语言的提示性。
提示性:指的是在人物的语言中体现出人物的动作、场面、人物形象、具体事物等,“以言绘形”
例子1: 你“搂”的我喘不过气来了
在广播剧中说出呢,会让人明确人物的动作和人物之间的情感。既生动又形象。
但是在舞台剧当中呢?
被搂着只需要说出“我都喘不过气来了”或者“你轻点”就可以了。
因为动作已经被观众所看见了,再用语言来解说,就属于画蛇添足了。但是在广播剧中由人物来讲出,就是十分必要的。
例子2: 你今天穿的这件“藕荷色”的裙子真漂亮也是如此,为了方便读者想象。
例子3: 我今天“晚上”,就“坐”在你家门口不走了。也是如此。
2) 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广播剧是以听觉形象变为视觉形象,听众通过人物语言可以自动地进行这种转化,更好的了解剧中的场景、动作、形象等,进而受到感染。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是,有的编剧不了解广播剧这种提示性,所以写出的东西也就往往没有考虑到听觉转换为视觉这一点,所以,当cv拿到剧本的时候,在不改变原文大意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也可以与导演商量)进行适当的修改的。譬如把一些书面语,变成口语;把一些动作的戏,变成对白,说出来。【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在后面会讲到这一块的东西,怎么添加水词】
【ps,今天收到一个朋友这么说,说我写的有些深奥了,所以,我尽力把它变得口水一点,但是,如果大家语文老师都还健在的话,应该还是都能看懂我写的东西吧。我没有照本宣科,这些也不是从书上一个字不落的扒下来的。我没有那个必要,也没那份闲工夫。写这个只是因为,我觉得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没有一个系统的基础,基本的常识都不清楚,所以才会出来balabalabala。而且也确实有很多人,出现常识性名词乱用的现象,譬如“语调”和“调值”这种名词混淆。
调值,指的是阴阳上去,普通话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习惯上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称四声。
语调,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配置而形成的腔调,也指说话时的语气和停顿。语调意义就是说话人用语调所表示的态度或口气。同样的句子,语调不同,意思就会不同,有时甚至会相差千里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就是有一些人,什么都不清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导致词不达意,然后你说点什么ta还会BLX,所以我才跑出来写这个东西。不要把所有人都想功力了,不是所有人都和你的想法一样。】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