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语吧 关注:11贴子:321
  • 0回复贴,共1

糖尿病诊断标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2010年ADA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 A1C≥6.5%(非糖尿病者HbA1c为4.0%~6.0%)(实验室应采用经NGSP认可并符合DCCT检测标准的方法进行检测)*
2.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 mg/dl)。(空腹的定义是指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卡)(儿童:3.3~5.6mmol/L(60~100mg/dl)成人:4.1~5.9 mmol/L(74~106mg/dl))
3. OGTT试验2h血糖≥11.1mmol/L(200 mg/dl)。(试验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执行,将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作为糖负荷。)*
4. 有高血糖的症状或高血糖危象,且随机血糖≥11.1mmol/L(200 mg/dl)。
*如无高血糖症状,标准中的第1~3项应进行复查。
n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以下两种方法可用于怀孕后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
1、两步法:
A:进行初筛时,可以予50 g葡萄糖负荷,然后测其1 h血糖,以血糖≥140mg/dl为标准其敏感度为80%;若以血糖≥130 mg/dl为标准,则其敏感度可扩大至90%。
B:对上一步骤筛查结果为阴性的女性,于隔天行以100 g葡萄糖为负荷的OGTT试验。
2、一步法(更适用于临床上对于高GDM风险妇女的筛查):于怀孕后24~28周的妇女,行100 g葡萄糖负荷的OGTT试验。
n 以上两种方法筛查GDM的诊断标准是血糖测试结果出现以下情形(要求符合两项以上):
n 1)空腹血糖≥5.3mmol/L (95) mg/dl;2)1 h血糖≥10.0mmol/L(180 mg/dl);
n 3)2 h血糖≥8.6 mmol/L(155 mg/dl);4)3 h血糖≥7.7 mmol/L(140 mg/dl)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测定
测定时间和频率
1.门诊患者:早晨空腹和早餐后2h血糖(服药或应用胰岛素照常,不必停用)
2.2型糖尿病稳定期患者:3~7日重复检查
3.住院调控血糖的患者:可进行三餐前和临睡前测定,也可加测早、午餐后2h及次晨3点血糖
4.急性失代偿的患者:酌情增加血糖检查次数,如每1~2h测定1次
n OGTT试验
n 糖化血红蛋白(GHbAI)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GHbAI):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一种不可逆的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反应近8-12周总的血糖水平,为糖尿病监测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n 胰岛素、C肽检测 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查
n 其他检测:血生化、血、尿酮体、B超、心电图、血管彩超等相关检查。
糖尿病治疗之病情监测:
n 定期监测血糖,建议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计进行自我监测血糖,每3-6个月定期复查AIC,了解血糖总体控制情况。每年1-2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和眼底情况。
血糖控制目标
n 非怀孕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A1C <7.0; 餐前指尖血糖 3.9~7.2 mmol/l(70~130 mg/dl) 餐后指尖血糖峰值 <10.0mmol/l(<180 mg/dl)
n 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的控制目标:
A1C <7.0% 血压<130/80 mmHg 血脂:LDL脂蛋白 <2.6 mmol/l(<100 mg/dl)
A1C达标标准是以非糖尿病患者A1C水平在4.0~6.0%的基础上制定的,当中结合了DCCT研究的结论;对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LDL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应<1.8 mmol/l(<70 mg/dl),可以考虑使用强效的降脂药物以控制血脂。
1) 重症患者:应对持续高血糖的患者,以血糖不高于10 mmol/L(180 mg/dl)为阈值,开始予胰岛素治疗。一旦胰岛素治疗开始,对于大本部分重症患者而言,血糖应控制在7.8 mmol/L-10 mmol/L(140-180 mg/dl)。(A)这些患者需要采用静脉内胰岛素补充疗法。这一疗法已被证实可在不增加严重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发挥有效并且安全的控制血糖作用。(E)
2)非重症患者:目前尚缺乏相关证据支持特定的血糖控制目标。如果用胰岛素治疗,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餐前血糖控制的目标约为<7.8 mmol/L(<140 mg/dl),随机血糖控制在<10 mmol/L(<180 mg/dl)。既往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如病情稳定,可以选择更为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E)I


IP属地:江西1楼2013-10-29 13: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