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1,805贴子:6,152,729

【转】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看到了一个关于经济学著作的推荐,又想起前段时间似乎看见有人求这方面的书,翻了翻贴吧之前也没有人发过这内容的贴子,于是转来供大家参考。
这34本书中,我最多看过3本,所以我就不添加自己的评价了,看过的吧友们各自评论吧。
原文没有图,我上网搜了下,尽量匹配了文中的年份(出版社都准确)
当然,标题里那个适用范围,让它见鬼去吧~!
二楼开始上图,想插楼我也管不住


1楼2013-10-26 13:07回复
    先发个书表,手机无力啊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10-26 13:07
    收起回复
      火前留名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10-26 13:08
      收起回复
        1、詹姆斯·布坎南《成本与选择》,中译本,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布坎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之一,曾任美
        国经济协会副会长,198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把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填补经济学研究领域空缺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成本与选择》虽然从篇幅来看是一本小书,在布坎南的著作体系中却占据了一个关键的地位。因为“(机会)成本”这个基本概念与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视角密切相关,该视角对于理解布坎南的学术思想至关重要。
        在本书中,布坎南细心梳理了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指出成本概念的混淆是许多经济理论错误的根源。作为一个主观主义者,布坎南坚持认为,作为一种现实中从未存在的替代性选择,机会成本只存在于决策者的主观评价之中,并不存在可以测度的所谓“客观成本”。接着,布坎南应用成本概念对公共物品的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以及市场缺失情形下的成本进行了精彩分析。


        4楼2013-10-26 13:10
        收起回复
          2、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中译本,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该文集里搜集了布坎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系列论文,讨论了一些关于政治、法律和社会哲学的基本问题——秩序、自由、公正、效率以及进步。这些基本问题不仅在19世纪80年代存在,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存在,它们还会在21世纪80年代存在。文章严谨而系统,充分展示了布坎南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和主观主义者的学术思想。


          5楼2013-10-26 13:11
          收起回复
            6、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钱德勒(1918—2007):哈佛大学博士,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本书初版于1977年,之后重印四次,被美国《纽约书刊评论》誉为“对经济学和公司历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本书通过食品工业、烟草工业、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肉类加工业中的大量史料,论证了现代大型联合工商企业的诞生乃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认为,管理协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协调的“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论证了高效率的销售组织对于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管理的变革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指出,随着生产的扩大,客观上又要求管理进行变革。


            9楼2013-10-26 13:16
            收起回复
              7、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科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斯首次运用“交易成本”概念来解释社会制度问题,其思想被后人概括为“科斯定理”。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举行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以纪念一篇经济学论文发表50周年,这篇论文就是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本书收录了科斯教授的七篇论文,不用任何数学公式,文风简洁而清楚,全面而准确地表达了科斯教授的基本思想。

              (没有找到1990年的,这个是2009年版)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10-26 13:18
              收起回复
                8、张五常:《卖桔者言》,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张五常: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新制度经济学和合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和香港大学任教,曾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1991年,张五常教授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的经济学者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被世人称为科斯学说的“御用阐师”。1997年,他担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张五常同时也是著名的摄影家、书法家和散文家。
                本书是张五常于香港《信报》“张五常论衡”专栏文章的结集。在这本文集中,张教授用简单的经济理论与概念来解释表面复杂无比的世界,从现实案例中理解并抽取理论。二十余年来再版无数,行销两岸三地,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的改革者及青年学子。


                11楼2013-10-26 13:19
                收起回复
                  9、张五常《经济解释》,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1年。
                  本书被张教授自称为“认真写成的最后一本经济学著作”,被世人公认为是张五常毕生学术功力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三卷:《科学说需求》、《供应的行为》以及《制度的选择》,是张五常对自己所认可的经济学体系的系统论述。


                  12楼2013-10-26 13:21
                  收起回复
                    1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奥尔森: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学术思想对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书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先后被译成德、法、意、日、葡等国文字。本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
                    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经济学者认为诸如选举、工会和利益集团等公共选择决策和行为都是由一些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因而不予研究。然而,以奥尔森等学者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家牢牢扣住了“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


                    14楼2013-10-26 13:23
                    收起回复
                      没有经济学原理的基础这些是看不懂的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0-26 13:23
                      收起回复
                        搞毛线,要发也发入门级好吗?我在读经济学的邀请,零基础的表示相当吃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0-26 13:24
                        收起回复
                          张五常不是已经被黑死了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10-26 13:25
                          收起回复
                            17、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重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凯恩斯(1883-1946):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凯恩斯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点。


                            23楼2013-10-26 13:31
                            收起回复
                              18、雅诺什·科尔奈:《短缺经济学》,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
                              科尔奈:匈牙利卡尔·马克思大学经济学博士,匈牙利科学院科学博士,匈牙利科学院通讯院士,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匈牙利科学院计算中心部主任,世界计量学会理事和会长,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席。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尔奈开始对社会主义传统管理体制下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对中国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提出改革理论。
                              本书运用现代经济学框架系统分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了中国大陆整整10年还多,与制度经济学一道成为国内经济学家的两大最流行的理论武器。


                              24楼2013-10-26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