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空桑之山”的blog 作者:空桑之山
(若有侵犯请与我联系~)
【EM同人】寻琴2007-04-13 11:09
很多人认为学音乐、拉提琴的人,有著优雅的品行以及高洁的思想。
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们,那仅只限於某些已经完成了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人们而已。
在大部分的状况下,这些音乐家们都充满了饥渴。
有的人是渴求著更高妙的演奏技巧,有的人是想进入一流的乐团、得到相应的地位,有的人不只想要演奏前人留下的高难度曲子,更想自己编写新曲。
但是其中大部分的人最渴望的事情、一辈子最饥渴的欲望却是......
「我想要一把跟我完全契合的琴。」
在我的眼前,就有一个年方十六岁的年轻人,理著一头短短的小平头,忧郁的把右手托在腮边。
「你太挑了,拉裘斯。」
而站在他对面,摊开三把昂贵小提琴的人,就是我。
「你身为琴商,不就是应该满足客人这种欲望吗?」
是的,我是个琴商,贱名不足挂齿,如果一定要称呼的话,就叫我路易吧。
基础上自称「贱名」是一种很自谦的讲法,不过在很多的小提琴家心目中,我们的确是一种「在可演奏出天堂之音的乐器上标上应该下地狱的价码来赚钱的蛆虫」。
所以小提琴家们虽然会像我们打听好琴或者是托我们收购古琴,却打从心底看不起我们。
不过眼前的年轻人,显然是个例外。
第一次见到他是去年李斯特音乐学院的毕业音乐会上。
造访各大音乐学院的演奏会以及毕业典礼是我的习惯,因为在那边可以发现不少好琴手,而且都是还没找到属於自己的好琴的琴手。
不管是深信自己的实力因为没有好琴无法发挥而想找把好琴的琴手,或是想要藉著找到好琴而让自己更上层楼的琴手,还是纯粹想要拉好琴的琴手......
他们都是我的客人。
而通常他们也在见过我的琴跟听到我开的价钱之后,脸上露出混杂了讶异、愤怒、鄙夷、艳羡还有挣扎的神色。
通常在经过我分析利弊得失之后,他们都会用痛苦的表情签下一张面额三万欧元以上的支票。
至於以上到多少程度,那就看琴的品质了。
总之,那年他跟一个钢琴手在毕业音乐会上演奏著萨拉萨蒂的交响曲,就在那时,我知道我该作生意的对象是谁了。
然后我就提著那时我手上最昂贵、最细致的布郎格尼尼与贝克夫妇(当代义大利制琴家)所制造的好琴,上前找他攀谈了。
而这个年轻且才华洋溢的男孩身边,还跟著他的父母,前来看值得骄傲的儿子毕业典礼的父母。
你要知道——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的钱比疼爱孩子的父母更好拐了。
不过出乎我预料的是,虽然疼爱孩子的父母对我的琴很感兴趣,但是拿了那把琴试拉过一次的拉裘斯,却皱著眉头摇头。
「这不是我要的琴。」
说真的,这句话很值得玩味。
因为,只有优秀的琴手,优秀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琴手,才会知道这把琴是不是「他要的」。
「他要的」这三个字里头,通常包含著一种很深刻的欲望,深刻的想要找到「属於自己的琴」的欲望。
在找到那样的琴之前,所有的琴对他们而言,都只是过客而已。
我听过不少老琴手说过这样的话,但却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少年口中听说。
买卖不成仁义在,直觉告诉我这孩子日后会大放异彩,所以我把名片给了他,跟他说有需要时可以找我。
没想到过两个月之后,他真的来找我了。
只有他自己。
他到我的工作室,要求看我手上所有的琴,希望能够全部试拉一遍。
我拒绝了。
这是当然的啊,因为大部分的琴都处於封锁状态没有调整,就算是年轻的琴也不是维持在最好的状态,更别说是老琴了。
但是他一点都不在乎,还说可以帮我一边整琴一边拉,当作是试琴费。
这就是所谓「送上嘴的肉不吃可惜」吧?
唔,好像怪怪的。
总之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帮我调整、试琴,对每一把琴仔细的上蜡、上松香,还一边对著我碎碎念。
(若有侵犯请与我联系~)
【EM同人】寻琴2007-04-13 11:09
很多人认为学音乐、拉提琴的人,有著优雅的品行以及高洁的思想。
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们,那仅只限於某些已经完成了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人们而已。
在大部分的状况下,这些音乐家们都充满了饥渴。
有的人是渴求著更高妙的演奏技巧,有的人是想进入一流的乐团、得到相应的地位,有的人不只想要演奏前人留下的高难度曲子,更想自己编写新曲。
但是其中大部分的人最渴望的事情、一辈子最饥渴的欲望却是......
「我想要一把跟我完全契合的琴。」
在我的眼前,就有一个年方十六岁的年轻人,理著一头短短的小平头,忧郁的把右手托在腮边。
「你太挑了,拉裘斯。」
而站在他对面,摊开三把昂贵小提琴的人,就是我。
「你身为琴商,不就是应该满足客人这种欲望吗?」
是的,我是个琴商,贱名不足挂齿,如果一定要称呼的话,就叫我路易吧。
基础上自称「贱名」是一种很自谦的讲法,不过在很多的小提琴家心目中,我们的确是一种「在可演奏出天堂之音的乐器上标上应该下地狱的价码来赚钱的蛆虫」。
所以小提琴家们虽然会像我们打听好琴或者是托我们收购古琴,却打从心底看不起我们。
不过眼前的年轻人,显然是个例外。
第一次见到他是去年李斯特音乐学院的毕业音乐会上。
造访各大音乐学院的演奏会以及毕业典礼是我的习惯,因为在那边可以发现不少好琴手,而且都是还没找到属於自己的好琴的琴手。
不管是深信自己的实力因为没有好琴无法发挥而想找把好琴的琴手,或是想要藉著找到好琴而让自己更上层楼的琴手,还是纯粹想要拉好琴的琴手......
他们都是我的客人。
而通常他们也在见过我的琴跟听到我开的价钱之后,脸上露出混杂了讶异、愤怒、鄙夷、艳羡还有挣扎的神色。
通常在经过我分析利弊得失之后,他们都会用痛苦的表情签下一张面额三万欧元以上的支票。
至於以上到多少程度,那就看琴的品质了。
总之,那年他跟一个钢琴手在毕业音乐会上演奏著萨拉萨蒂的交响曲,就在那时,我知道我该作生意的对象是谁了。
然后我就提著那时我手上最昂贵、最细致的布郎格尼尼与贝克夫妇(当代义大利制琴家)所制造的好琴,上前找他攀谈了。
而这个年轻且才华洋溢的男孩身边,还跟著他的父母,前来看值得骄傲的儿子毕业典礼的父母。
你要知道——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的钱比疼爱孩子的父母更好拐了。
不过出乎我预料的是,虽然疼爱孩子的父母对我的琴很感兴趣,但是拿了那把琴试拉过一次的拉裘斯,却皱著眉头摇头。
「这不是我要的琴。」
说真的,这句话很值得玩味。
因为,只有优秀的琴手,优秀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琴手,才会知道这把琴是不是「他要的」。
「他要的」这三个字里头,通常包含著一种很深刻的欲望,深刻的想要找到「属於自己的琴」的欲望。
在找到那样的琴之前,所有的琴对他们而言,都只是过客而已。
我听过不少老琴手说过这样的话,但却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少年口中听说。
买卖不成仁义在,直觉告诉我这孩子日后会大放异彩,所以我把名片给了他,跟他说有需要时可以找我。
没想到过两个月之后,他真的来找我了。
只有他自己。
他到我的工作室,要求看我手上所有的琴,希望能够全部试拉一遍。
我拒绝了。
这是当然的啊,因为大部分的琴都处於封锁状态没有调整,就算是年轻的琴也不是维持在最好的状态,更别说是老琴了。
但是他一点都不在乎,还说可以帮我一边整琴一边拉,当作是试琴费。
这就是所谓「送上嘴的肉不吃可惜」吧?
唔,好像怪怪的。
总之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帮我调整、试琴,对每一把琴仔细的上蜡、上松香,还一边对著我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