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丛生到死的痛
少年时,我憧憬的是一些极端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如此吧。因为对世界所知的不多,所以想知道世界的尽头。那时候的我总认为,如果爱,就要爱得彻彻底底。所以那时的我,总把极端的爱情和死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死是生的另一端,是处于生的我无法理解的存在。所以我用生死来衡量爱情的边界。
因此我能理解为什么许多的爱情会自残自虐,我甚至认为为爱而死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死也不够来表达爱情。需要有更痛的行为,我疯狂的迷恋着那没有边际的深刻,爱情,知识,美丽。
所以后来接触羊之歌觉得很合自己的脾胃。不论画风脚本对白,有些故事总能合你的胃口,它们是你想要的,触动你心中的欲望。羊之歌就是这样的故事。那时的我,一边恐惧悲惨的结局,一边却在心底渴望,如果是那样深刻的疼痛,就应该有一个死作为结局。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写道这样一个故事,现代派大师达利和妻子出去旅游,无法照顾他们的宠物兔子,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把兔子杀了,然后煮给达利吃。——他的妻子认为,只有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爱情。
虽然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在我看来,这都是在讲人的被爱的欲望,当现实,比如拥抱,接吻,甚至做爱无法满足时,人需要更深刻的精神的表达。在这样疼痛的对现实的关注中,我们得到快感。
羊之歌已经是两年前看的了,情节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但是昨天有人提起它,我便突然在脑子里浮现出许多片断,鲜血,疼痛的面孔,绝望的神情。
人,还是不要走极端的好。这却是我的结论。
二 梦
我上小学时流行的歌词:永远有多远。
现在看来,这是理想主义的感慨,却也包含着无法了解带来的恐慌。我们生活在转瞬即逝的现在进行时,对无数的“现在”的概念堆砌起来的漫长的时间无法理解。
十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五十年呢?一生呢?
每当提起时间,我都很害怕。
村上春树的《寻羊冒险记》第一章是我最喜欢的一段,现在那本书已经被我翻得发黄,却仍然放在我的床头。那一章里主人公从一个女孩的葬礼回忆自己在大学时和她在一起的故事。那是一个空气紧绷绷的年代,理想主义四处泛滥,纠缠着迷茫的空气。那个女孩跟所有的人睡觉,试图通过与别人性交了解这个世界。主人公也处在迷茫和痛苦中封闭着自己的内心。他们两个人常常在一起性交,聊天。一天女孩问主人公,你在想什么,我总是不理解。主人公回答说,我现在对这个世界很迷茫,不能抓住尺度,为了公平的了解这个世界,要默默地等待。女孩问,那要等多久。主人公说,也许十年。女孩想了一会,说,“嘿,你不觉得十年就像永远永远?”
“嘿,你不觉得十年就像永远永远?”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心都十分的疼痛。那个女孩告诉主人公,她要活到25岁,然后去死。主人公知道她死讯时,她26岁。
这漫长的时间啊,总是让我们困惑。我们站在时间的圆心,无法掌握距离,对过去的时间感伤,对未来迷惘。失去的停驻在我们的记忆中,但是失去了,未来我们看不见,也许什么也不会得到。每当想起一生将被无意义的事情充斥时,我总是恐惧不已,但却无法寻找任何资料填充。只有站在这现在绝望。
所以我喜欢《虫师》。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花草败了又重新繁荣。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虫师》里我们茫然没有知觉,恍若梦境。故事本身在沉浮,有人出生有人死去,而引导这一切的是世间不变的规则。没有第一人称,没有现实感,所以没有恐惧。这是温馨的童话。
我愿在这童话里沉睡。
三 渺茫的希望
我见到桔梗嘴角的冷笑。一次又一次。这冷笑深深地伤着我。
这冷笑不是来自深刻的智慧对规则的质疑,不是傲慢的人对凡夫俗子的嘲讽,也不是勘破世情后的超脱。桔梗嘲笑的只是自己。
我眼见着桔梗独自一人走着,这个世界是生者的世界,她却是一个死者。她必须走着,寻找着无法得到的答案。我希望她安息吧,这才是她唯一的归宿。
我总是为这样的人不能释怀。
如何在世上一点容身之处也没有,甚至不容得一点渺茫的希望?
你知道绝望是什么样的感觉么?世上有很多人在某些情况下感到绝望,但是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人真正的感到绝望。这个词在使用时,范围被扩大了。
当我们身处险境而没有任何希望获救时,我们可以说,我绝望了。但是事实上,即使我们知道在常理中我们必死无疑,但我们总是期望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拯救我们。人,是不会放弃希望的。只有当你内心连幻想也没有时,你才是真的绝望了。
桔梗,真的绝望了。对期盼着幸福的自己的内心嘲讽,对渴望回到爱人身边的自己嘲讽。她嘲讽着一切的希望。此时,犬夜叉身边是戈薇,她根本无法去祝福,却又不能奢望自己重温旧梦。那前世的幸福如此的近,却又如此的遥远。我想象着在无人处,她笑着,然后留下泪水来。
我看着这个如此的痛着的女子。说不出话来。
真正的绝望是什么一种感觉呢?我说不出来,却不会有人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