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军师吧 关注:877贴子:31,247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腾冲和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吧 吧主一直要我发腾冲的美景 那我就先从 我家古镇发起吧
吧友们支持哦


1楼2013-10-22 18:06回复
    怎么又变成我一直要你发的咯?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0-22 18:12
    收起回复
      2025-05-10 19:31:13
      广告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腾冲和顺腾冲和顺就是腾冲县和顺乡,被名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这是进和顺的正大门】


      4楼2013-10-22 18:12
      回复
        和顺有一句顺口溜叫:罗马的钟,捷克的灯罩,英国的花窗,德国的盆。在和顺,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汉文化兼容了西方、南亚的元素,成为汉文化与西方文化、南亚文化交聚的窗口,彰显出极强的包容性


        5楼2013-10-22 18:17
        回复
          和顺地处边境,一直以来是马帮商路上的一个重镇,居民多数是明代戌边屯和当地人联姻的后代。明清以后,大量人口前往东南亚谋生经商,多种外来文化也带入了和顺,并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而当地居民也受多种文化交融汇合的影响,心态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海纳百川的胸襟,使和顺文化体现出博大精深的魅力,也使和顺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表现出“极边古镇”的独特和不可再生性。


          6楼2013-10-22 18:18
          回复
              和顺作为古“西南丝绸”的必经之地,滇西著名的商业城镇,其文化与商贸有着直接的联系。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六百年来积淀成独特的和顺文化,成了汉文化与南亚文化及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


            7楼2013-10-22 18:18
            回复
                在和顺小镇走一圈,会发现在深巷中隐藏着许多的秘密,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居民的英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的云南古居民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而“弯楼子”民居更是一个多文化结合的博物馆,德国的彩色玻璃,缅甸的镜子,印度的托盘,美式的面包烤炉,英式的保险柜,来自德国、英国的老钟还在走动,英式的栏杆安装在中式的房间内,据说他家曾用马驮来汽车配件,组合成一辆雪佛莱轿车……在一间间别具特色的民居院落中,房屋装饰工艺精巧,精致高雅。精雕细缕的木门窗,古老的桌椅,赵藩、陈世昌、蔡锷、李根源等名人的墨宝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不少人家悬挂着各式匾额。


              8楼2013-10-22 18:20
              回复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千手观音古树群:
                和顺古镇自然生态优越,镇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近百棵,除了魁阁的两棵秃杉,位于和顺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也颇具特色,古树群由七棵拔地参天的百年古樟树组成。其中五棵沿一直线而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远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开,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


                12楼2013-10-22 18:23
                回复
                  2025-05-10 19:25:13
                  广告
                  两棵古樟站立两旁,恰似观音菩萨的文殊、普贤弟子。从西往东看五棵古树分而列之,与远处的魁星阁相望,故又被称为“五子登科”。寄托了古代人们功名仕途的追求。 古树群下,一条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与村前的捷报桥相连。一辈辈的和顺人先到千手观音古树群下许下祈福求财的愿望,然后从这条古驿道上怀揣着有朝一日能从村口的捷报桥上衣锦还乡的梦想,开始“走夷方” 。
                  艾思奇纪念馆: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艾思奇纪念馆”院内串楼同栏,点缀西式阳台。环境清幽典雅,中西合璧的房屋建筑风格独具。


                  13楼2013-10-22 18:24
                  回复
                    陷河
                    即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湿地。因其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和顺人形象地称为陷河。和顺陷河水草丰茂,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沉醉。和顺游子有词云“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


                    14楼2013-10-22 18:24
                    回复
                      目前侨居国处的和顺人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13个国家,形成“海外的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我省著名的侨乡。和顺侨胞身在国外,心系祖国。他们热切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时刻关心边疆建设。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积极支持革命事业,慷慨捐输,多方奔走,有的为此献出了生命和鲜血。孙中山曾表彰和顺华侨寸海亭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一代代在外致富的和顺人,对养育自己的故土都做出回报。他们把国外赚到的钱,用于兴建住宅,营造村寨的优美环境,建寺观庙、宗祠……滴水汇成江河,令家园美不胜收。


                      17楼2013-10-22 18:26
                      回复
                        下面是卤煮我平时随便拍的照片 供吧友们欣赏


                        18楼2013-10-22 18:2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10-22 18:27
                          回复


                            这是被雨洗过后的荷叶


                            20楼2013-10-22 18:34
                            回复
                              2025-05-10 19:19:13
                              广告


                              23楼2013-10-22 18: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