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上海人,差点90后,听评弹倒很多年了,最早是因为喜欢京剧裘派的包公戏,然后上网搜包公,无意中搜到顾宏伯老前辈的二十回包公,深深为之吸引,于是开始爱上评弹,那时候还是仅限于评话,幸甚的是,当初搜到的是顾老老的书,如果当初看到顾老老所谓的徒弟吴新伯,估计虽不至于大倒胃口,估计也就不会喜欢上评弹了,后来陆续听了很多评话,包公必须是顾宏伯的,金声伯的七侠五义,吴君玉的水浒,张鸿声的英烈(可惜录音效果不好),曹汉昌的岳传(不大喜欢岳飞的人物性格,所以,没听完,呵呵),还有绕不过的三国,个人不大喜欢唐耿良,觉得有些平凡吧,中规中矩,不出彩,剩下几位说三国的大师,都很喜欢,陆耀良的书很卷气,注重说表,引经据典,不大开打,也不大起角色,别有滋味,张国良的书,乍一听有趣,细一听有理,当然张家的后三国更是独家,至于汪雄飞,最大特点就是有劲,非常撒渴,至于其他评话,有些是因为生不逢时,无缘一饱耳福,如虞文伯的济公,张鸿声书场里原汁原味的英烈,包括一些现在不说的书,施公案啊,金台传啊,还有一些个人喜好问题而不喜欢的书,好比岳传,杨家将,隋唐等等,当然还有演员的问题了,说了那么多,以后再说说弹词,有的讲了,抛砖引玉,听听各位前辈的经历,也可以推荐点好书,说句不敬的话,活人的书我都不大听了,前些年去了趟乡音听书,哎,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