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苏联安装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口。大约到1936-1937年,就只进口了不到,10%,其他去全是国内生产的。美国教科书总结说,“大致在1937年……苏联已经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写到:“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50年。” 1941年纳粹入侵,苏联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时建成的工业基础已经能够生产当时的所有武器了,包括坦克、大炮和战斗机。战争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破坏-1945年,苏联疆域之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其工业产值只大致相当于战前的30%。然而,战后经济复苏也很快,1950年的工业产值就超过了战前水平。随后几十年,苏联经济一直突飞猛进。 美国于更早的19世纪就实现了工业化,而经济增长速度在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倾向于减缓。GNP的增长比较确实表明,苏联在1928-1975年间的GNP超过了美国。苏联1928-1975年年间GNP平均每年4.5%的增长,似乎并不比美国平均3.1%的速度快多少。可是苏联的速度意味着8倍的GNP增加额,相比之下,美国的增加额只有4倍多。倘若这一势头不减,苏联的GNP将最终赶上并超过美国。两国之间的GNP比较,同其增长速度相比较,产生的问题更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大约在1975年,苏联的GNP就接近了美国GNP水平的60%。 苏联在二次大战后的消费开始急据增长。据西方专家估计,从1950年到1975年,苏联人均实际消费以3.8%的速度递增,其结果就是该时期消费增加2.5倍。相比较而言,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均实际消费的平均增速只有2.0%,增加了1.6倍。一位研究苏联经济的西方专家认为,1950年后苏联消费快速增长的结果称得上是“苏联生活水平的一次真正的革命,其意义远非量的增加可比。西方的估算并没有看到消费环境的改善,也没有看到商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和优质性,恰恰是它们,给苏联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根本的改善。” 在1960年,苏联大约每两家庭拥有一台收音机,每10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每25个家庭拥有一个冰箱。到1985年,平均每个家庭都拥有了这些消费品。 苏联社会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了根本的转变。往日成片农村现在变成了城市。农民的孩子可以首选非农业的工作。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口以及遍地都是文盲,现在都成了教养良好的人。到80年代,苏联人均拥有的医生和病床比美国更多。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功,最有名的、标志性的,是它在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其工业和技术上的成就,是它作为和美国在军事实力方面不相上下的对手而崛起的基础。苏联体制把一落后的、半发达的国家机器发动起来,使之成了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