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兮柳兮云谁之欢吧 关注:34贴子:2,431
  • 8回复贴,共1

我所偏执的国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笔


1楼2013-10-20 15:47回复
    对于国学,我是热衷于它的。
    在我看来,中国作为传承不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精粹的国学,当得起无价宝藏这个名头。它身上满载着五千年的历史印痕,凝聚着华夏文明生存繁衍的精髓,有对天道的摸索,有对人文的体察,还有对生活的记录。
    从启蒙基础的“四书五经”,到中医命理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上至宇宙《浑天说》《灵宪》,下至《易经》《九章算术》……可谓是众家各术齐全,涵盖鸿蒙万物。
    不过放眼如今,似乎国人对国学的态度并不可观。


    2楼2013-10-20 16:01
    回复
      2025-07-27 23:14: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是崇洋海外,异国留学,诸如此类比比皆是。难道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都还没啃透,就想去奢望能学到外国文化的精髓么?这个世界再和平,再和谐,各国也是有私心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别国不会轻易透露给你的,只有自己的祖国才是最无私的。
      至于“既然中国目前不是最强国,到外国取长补短有何不可?”的问题,撇开中国建国晚不谈,这就关系到中西方的思维差异了。


      3楼2013-10-20 16:13
      回复
        这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本身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良好观念,但如果过于偏重海外就不对了。
        西方人的思维就没有东方人这么灵活感性了,相比于中国人遇事爱讲寓言故事这种让人有立体感观的方法,西方人更偏爱于抽象,他们不问河水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哪里值得感叹了,只问河水从哪里发源,水质如何。或许在当今这快节奏的生活、高速化的时代之下,我们基本已经丧失了静下心去钻研国学,去感悟思想,去延伸智慧的时间和能力,这便导致了人们对于国学一知半解,能够复述国学的国学讲师随处可见,真正悟透的国学大师却少得可怜。


        5楼2013-10-20 16:43
        收起回复
          于是这种状况下,西方的抽象而直观的观念便更易于人们接受和明白。
          可打心底我还是支持高考英语的取消的。撇开学业减负不谈,我心中弄弄的爱国情怀开始作祟:明明身为一个中国人,却为何要认真刻苦去学习外国人的语言,难道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感受并吸纳国外的文化?我想恐怕不是吧。学好文言文便能更好去理解祖国拥有的无私的巨大财富,人们却去学外语,自己本身的文言基础又差得可怜。试问,这不就是放着家中的金山银山不管,去别人家辛勤劳苦地打工么?
          也许是我有些过于偏执了,但我依然希望在21世纪,中国人能够多花一分精力于传统国学上,避免浅尝辄止,浅薄不精(也包括我),让中国形成一种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


          6楼2013-10-20 17:01
          收起回复
            咳咳←_←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0-26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