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walk吧 关注:1,049贴子:8,543
  • 19回复贴,共1

“Year Walk”——对未来的遥想,对过去的奢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Year Walk 的创作组是Simogo,刚通了Simogo新作DEVICE 6,突然恍然大悟,通过对Simogo制作团队思维方式的进一步了解,我对Year Walk的理解加深了一层。
我发现,Simogo出的Year Walk, 和 DEVICE 6 这两部神作的特点,不仅仅是惊人的创意,设计,内容。真正出众的是,不同于以往的解谜游戏,这两部将玩家完全融入其中,让玩家感受成为“主角”的感受。真是好有远见!!!
下面请看我的理解。
YEAR WALK这款精致的神作想要告诉我们,人们用year walk来满足对未来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但是,我的理解是,YEAR WALK就像一个完美的圆月,设计者不仅出了给予我们Daniel的身份,更是给予了我们民俗学者的身份,以一种更独特的方式让我们体会到那种对_过去_那种“如果。。。就好了”的无尽奢望,补上了游戏的另一半。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第一周目的时候,大家被带进了Daniel的思维,体验了告别女友,雪中徘徊,奇遇watcher,层层恐惧,期盼未来,她死心碎的折磨。
当我们过了第一周目以后,从Daniel的身份中回来,来到现实,回首追忆,心中满是忧伤,好一个悲剧的游戏。
这,讲的是未来的好奇,你所感受到的人物叫Daniel
——发生在1894
但是我们惊喜地发现,year walk还没完,还有一个campain(忘了咋拼了),于是下载,enter。不同与year walk的实景代入,campain用的是文字描述代入。
现在,我们成了民俗学者,通过自己的好奇心,触发了禁制,妄图打探year walk秘密,在不断的研究中,了解到了这个在19世纪发生的悲剧:一个叫Daniel的男孩由于year walk,导致他自己亲手杀害自己挚爱的女友。你那种惋惜而悲痛的情感自然无法控制,你发自内心的想帮他,于是一种“如果我能阻止他继续year walk,使他不会杀的女友就好了”的想象蹦出你的脑子。你想改变历史。而正在此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触犯到了自己不应该触犯的,据死亡已经不愿,对未来毫无期盼,你的脑中只有回荡着“如果我能帮他该多好"的祈求。
然后你发现了箱子,发现了这个箱子与year walk有冥冥之中的联系,发现了只有这个箱子才会将你与你想帮助的男孩联系起来。于是,你将你能想出停止男孩year walk的唯一办法放进了箱子,希望watcher能帮他将这个箱子带回1894,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然后你把这个箱子放回原来的地方。
你知道你的时间快到了,那个晚上,你也不知道你是在想象还是在无意识做梦,你看见Daniel看见了箱子,打开了密码箱,理解了将会发生的事,感谢了你的好心,然后在未能伤害到女友之前自尽了。“至少。。。。至少,我救了一个。。。。”你想着。
death。。。圆圆的月亮从窗外照进屋里,照亮了你的脸,眼已闭上,嘴唇却露出满意的微笑。
当你从这位民俗学家的身份中走出来后,相信许多玩家与我一样,为能有这样一个结局感到欣慰。
这,讲的是过去的奢望,你所感受到的人物是一位民俗学者
——发生在2012
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两个决然不同的想法,诠释了YEAR WALK这一完美之作。


1楼2013-10-20 13:28回复
    下面说一下依据


    2楼2013-10-20 13:30
    回复
      可能我的理解使大家一时间难以接受。。。什么???第二周目就是想象??!!!!


      3楼2013-10-20 13:32
      收起回复
        对我的理解提出质疑的请看此楼
        但是大家仔细想想。
        第一周目和第二周目的唯一区别就是!!!!Daniel知道了箱子的密码!!!!!
        再加一个前提:第一周目的故事肯定会发生。于是Daniel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知道密码,(加一句,其实民俗学者有问题,他根本就不知道Daniel知不知道秘码,他只是假设,希望Daniel知道密码改变命运,这也印证了Daniel知道密码是个”希望“)
        那么假设第二周目是事实,打开箱子的是谁呢?不惯是谁,那个人肯定有”那个民俗学者关于密码的记忆“,于是,有些玩家就认为周目二的Daniel是某种与民俗学者的融合体,还是抛不开“周目二是现实”这个包袱。大家思考一下,这种“灵魂融合”就游戏理论来讲还是很牵强。Watcher能干的就是把箱子传送回1894年,至于民俗学家的灵魂,正在受watcher的惩罚。
        还有有的人说民俗学者如何如何也爱上了Stina。。。不能这么推理啊,当一个人在将死之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过去一位陌生的女孩生命的希望,他肯定会做啊,不一定非得爱上她啊。
        于是第二周目只是一种想象。是民俗学者对过去的一种奢求与遐想。
        year walk 和 日记是两个分开的应用,也是两个分开的故事,只是日记利用一部分year walk来完成内容罢了。
        在民俗学者拿到的箱子是空箱子时也提醒了我,箱子是空的啊!!!!其实1894年冬天雪地上那个箱子本来就是空的,Daniel本来也不知道密码。
        箱子这位酱油兄,是连接两个故事的纽带,从1894年到2012年,空空的,即便装了东西,也只告诉我们未来以及过去只是奢求,是多么的空洞渺茫。


        4楼2013-10-20 14:20
        回复
          好长,慢慢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10-21 13:35
          收起回复
            如果只是想象的话 那么最后出现的it can be changed 和remember this code 1894是谁对daniel 说的呢 明显那个时候daniel 通过yw 知道了这个密码1894呀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10-22 13:03
            收起回复
              所以说,你也不知道属于你自己的密码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3-10-22 23:20
              收起回复
                我给精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0-25 12:55
                收起回复
                  分析得很好啊
                  顶个


                  IP属地:澳大利亚9楼2013-10-25 23:39
                  回复
                    给精了。希望大家能从本帖获得更多理解。


                    10楼2013-10-26 14:12
                    回复
                      楼主点出了很关键的逻辑问题,一,Dan一周目和二周目有知不知道密码的区别,二,大前提是一周目的故事(或说结局)一定会发生。但我不认同幻想改变说,我认为第二周目是现实不是包袱,而是精妙处。这样解释:第二周目Dan和作者角色融合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些游戏者,我们的解迷促成了角色融合,让站在起点的dan知道了故事结局知道了箱子密码有了开箱想法有了change的想法…这个意义上dan(玩游戏的我们)其实就是民俗学者了不是吗?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2-15 18:05
                      回复
                        楼主点出了很关键的逻辑问题,一,Dan一周目和二周目有知不知道密码的区别,二,大前提是一周目的故事(或说结局)一定会发生。但我不认同幻想改变说,我认为第二周目是现实不是包袱,而是精妙处。这样解释:第二周目Dan和作者角色融合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些游戏者,我们的解迷促成了角色融合,让站在起点的dan知道了故事结局知道了箱子密码有了开箱想法有了change的想法…这个意义上dan(玩游戏的我们)其实就是民俗学者了不是吗?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2-15 18:15
                        回复
                          而我从隔壁时间循环无人得救的贴子里过来,比较认同这一说。处在dan角色上的民俗学者依然杀了stina,保证了大前提,自己陷入时间循环中,在被判刑前因意识到所陷入的循环而痛苦并留下同样的遗言。watch惩罚的ywer目的达到了,仅仅对stina而言是unfair的。同样的角色位置,是dan还是民俗学者则取决于我们…他们融和在了我们身上。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2-15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