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吧 关注:44,985贴子:1,710,018

【汇总】关于狂犬病的一系列常见问题回复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本吧的朋友们的问题我看了看大多大同小异,现在把相关问题汇总答复(大部分是从严教授那直接转过来的,科学性大家可以完全相信),希望大家能及早摆脱对狂犬病的恐惧。
=====================================================================
大家不要有问题就问,先翻翻帖子,确定帖子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再留言回复,谢谢。


IP属地:上海1楼2013-10-18 22:32回复
    苹果放盆里洗 被狗狗咬走一只 我洗洗又吃 了 有事吗 好怕怕
    三岁的金毛狗狗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10-18 22:33
    收起回复
      1.鸡鸭鹅能感染狂犬病吗?
      鸟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从来不会患狂犬病。鸡鸭鹅当然属于鸟类。鸡鸭鹅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成为传染源。


      IP属地:上海3楼2013-10-18 22:34
      收起回复
        2.被兔子咬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2004年《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中关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指南就明确指出:“暴露于啮齿动物、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 也就是说,被兔咬伤后通常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据笔者(严教授)多年收集的资料和研究,认为WHO的上述观点也适用于中国。兔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很小,特别是在非疫区被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事实上迄今全世界(包括中国)尚无一例有确切证据的因被兔咬伤而引发人患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传播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野生食肉动物(也包括家犬和猫)。当兔被患狂犬病的大型食肉动物攻击时,通常会被吃掉,能受伤又存活下来并发病的可能性很小。兔群之间没有肉食动物那样撕咬打斗的习惯,因此不会经唾液传播狂犬病。
        兔在人工实验中感染狂犬病病毒后,通常发展成麻痹型狂犬病。受感染的兔通常在3-4天内死亡。兔的麻痹型狂犬病主要表现为头部震颤、后肢动作不协调、逐渐瘫痪等,它的攻击性反而降低,所以不易将狂犬病传播给人。


        IP属地:上海4楼2013-10-18 22:36
        收起回复
          3.老鼠会传播狂犬病吗?
          老鼠和兔子同样属于啮齿类动物,所以可以参照兔子。
          在美国,除大型啮齿动物如土拨鼠会偶然感染狂犬病之外,小型啮齿动物(主要指老鼠)在20年(1985-2004年)的监测期内未检出1例阳性,更未记载过鼠传人的狂犬病病例。而在这20年里美国在多种野生食肉动物和蝙蝠中经实验室检测共确诊有超过10万例的狂犬病病例(实际病例当然更多)。美国疾控部门未将鼠列为狂犬病危险动物。
          我国文献报告中偶有鼠传人的狂犬病病例统计报告,但其致伤动物的确认均靠患者或其家属口述回忆,科学价值有限,而且总数也极少。
          据笔者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认为WHO的上述观点也基本适用于中国。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被鼠咬伤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鼠对狂犬病毒人工感染确实高度敏感,鼠类是狂犬病的极方便的实验动物模型。但在自然界,鼠不是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即在鼠群内部不能维持狂犬病毒的传播;鼠如果患狂犬病,只能是偶尔被其他疯动物咬伤引起。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食肉动物,老鼠体型太小,被大型疯动物袭击后岂能逃生而且随后有机会慢慢发病?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鼠感染狂犬病只可能来自被疯狗或疯猫咬伤。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通常躲在洞里。试设想一只鼠正巧被疯狗(或疯猫)咬伤、未被咬死、然后又成功逃脱、又能存活若干天直至发病,然后又有机会咬伤人……这一系列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小,最终全部发生的概率接近于零。所以鼠对狂犬病流行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IP属地:上海5楼2013-10-18 22:39
          收起回复
            4."健康犬"会传播狂犬病毒吗?
            如何判断犬是否健康呢?WHO明确认定:“只有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狂犬病。”目前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必须取犬的脑组织进行检测,这就是说,要快速确诊狂犬病必须要立即将犬处死。WHO认为:“除非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否则对其任何疑是狂犬病的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应人道主义处死,采用正确的实验室技术检查动物组织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抗原。”
            不处死动物能否判断它是否可能传播狂犬病呢?WHO的正式文件一直认定可采用“十日观察法”:如果动物为犬或猫,且在暴露发生后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以终止暴露后预防。需要强调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可疑犬或猫咬伤人后,采取“十日观察法”的同时,要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否则等到数天后观察到犬或猫已发病,再对被咬的人进行预防处置就晚了。
            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区分清楚:狂犬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潜伏期是指犬从感染狂犬病毒到发病的时间段,通常在10天至6个月之内。这是各国海关通常将犬的狂犬病检疫期定为6个月的主要依据,即如果不处死动物,只有隔离观察6个月才能判断一只犬是否携带狂犬病毒。传染期是指犬可能将狂犬病毒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的时间段。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属于传染期,不会传播狂犬病,仅在发病前3~5天,加上从发病到死亡的3~7天时间(总共为不超过2周的时间),才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这段时间称为传染期。
            从病理学来讲,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较长,病毒进入犬体内后,并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是沿神经缓慢到达脑部,增殖后再回传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此时才有传染性。犬有传染性时,大脑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带毒”的犬在3~5天后,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数天后死亡。这就是“十天观察法”的理论依据。犬也可能在十天观察期以后才发病,但在这种情况下被咬的人仍然是安全的,因为虽然犬后来发病,证明该犬在咬人时确实脑中“带毒”,但此时病毒尚未繁殖到一定数量,未转移到唾液腺,咬人时尚处于潜伏期,唾液不带病毒。所以在考虑传染期而不是潜伏期时,观察期限仅为10天而不是6个月。
            人如被犬咬伤而患狂犬病死亡,咬人的这只犬则不可能是健康犬,它最终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出现“人患病死亡后,咬他的犬仍一直存活”的情况。狂犬病不存在隐性感染,不可能像其他某些传染病那样,部分被感染者不仅不发病,还可能在随后产生免疫力。换一句话说,狂犬病不存在“健康带毒”的可能。


            IP属地:上海6楼2013-10-18 22:42
            收起回复
              5.“非咬伤暴露”会传播狂犬病吗?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于2008年发布了一份名为“人狂犬病的预防(Human Rabies Prevention)”的指导文件,其中有一小节专门论及“非咬伤暴露”:
              动物非咬伤暴露极少引起狂犬病。但偶尔有非咬伤传播的报导,提示对此类暴露需要进行评估,以便确定是否有充足的理由进行暴露后预防。最高风险的非咬伤暴露出现在从狂犬病死亡病人接受角膜、实体器官或血管组织的外科移植的病人,以及暴露于含高浓度狂犬病毒气溶胶的人。有两个狂犬病病例可能是在实验室暴露于气溶胶而引起,另有两例发生在美国西南地区有数以百万计的无尾蝙蝠栖息的洞穴中,可能是经由空气传播的暴露而造成。所以,对其他的感染途径也不能完全不考虑。不过,类似的经空气传播的病例在最近25年的时间里再没有发生过,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此类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并更多地采用了适当的预防措施。
              唾液或其他潜在的传染性物质(如神经组织)污染开放的伤口、擦伤(包括抓伤)部位或粘膜也构成非咬伤暴露。狂犬病毒可以通过干燥、紫外线照射以及其他因素灭活,不能持续存在于环境中。一般情况下,如果疑似感染物质是干燥的,那么它所含有的病毒可以认为是无感染性的。除了器官或组织移植外,几乎从未证明过非咬伤暴露可以引发狂犬病,所以非咬伤暴露无需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非咬伤暴露属于唾液或其他潜在的传染性物质侵入皮肤的新鲜开放性伤口或粘膜。
              补充说明:
              非咬伤暴露(包括抓伤)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有风险的。抓伤而感染狂犬病的例子也是有的,但病例比咬伤要少得多。
                 WHO的文件是将咬伤和抓伤并提的,如抓伤见血,也属3级暴露。因为动物患狂犬病后的典型表现是唾液大量分泌,涎水大量流淌,且喜欢互相厮打,脚爪上会沾满病毒,抓伤(特别是见血)后很容易传播病毒。
                 上述美国CDC文件中的说法,可能更适用于狂犬病发病率极低的地区。


              IP属地:上海7楼2013-10-18 22:45
              收起回复
                6.狂犬病的“再次暴露后处置”:卫生部与WHO相关规定的比较和评述
                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第二十一条 再次暴露后处置。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疫苗)者,不再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狂犬病疫苗:WHO立场文件(Rabies vaccine: WHO position paper)》(2010年)
                有免疫接种史个人的暴露后预防
                对于先前应用细胞培养疫苗进行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的个人,在再次暴露后只需分别于第0和3天给予肌肉或皮内各注射一剂疫苗就足够了。这样的病例不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种一个注射部位分2天进行肌肉(或皮内)注射的方案也适用于已经接种过疫苗且证明狂犬病毒中和抗体(RVNA)滴度大于0.5IU/ml的人群。


                IP属地:上海8楼2013-10-18 22:50
                收起回复
                  7.狂犬病疫苗后能饮酒或运动吗?
                  http://tieba.baidu.com/p/2657408852


                  IP属地:上海9楼2013-10-18 22:54
                  回复
                    8.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有多长?
                    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极少数病例(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
                    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
                    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笔者认识的许多法国研究人员对此病例就不以为然,认为该论文中仍有不少疑点,理论上很难解释,而且极个别的病例不一定有普遍意义。他们认为超过一年的病例极为罕见,被狗或猫咬伤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年,通常不必再补充接种狂犬病疫苗,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对更长潜伏期的说法,他们都一笑置之。
                    十余年来,我们单位也一直关注国内狂犬病长潜伏期病例,希望有机会与国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合作,利用中国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世界第二的有利条件,找到有实验室依据的可靠病例,来打破狂犬病潜伏期最长6年的世界纪录,在国际上发表有份量的学术论文,提升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但十多年来一直未在国内发现有确切证据的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


                    IP属地:上海10楼2013-10-18 22:56
                    收起回复
                      9.抗体能否清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狂犬病毒吗?
                      http://tieba.baidu.com/p/2601557257?pn=1


                      IP属地:上海11楼2013-10-18 22:58
                      收起回复
                        大概就是这么多,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吗?


                        IP属地:上海12楼2013-10-18 23:00
                        收起回复
                          还有就是跟二楼类似的情况的,我本来想把这一类归到第五条,但是想了想算了,这种不属于任何一条,就是相当于跟狗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
                          吧内甚至出现了,从狗旁边经过都恐惧的情况,真是感慨恐惧的莫名其妙。
                          对那种朋友说一句,别百度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狂犬病离你们真的太遥远,


                          IP属地:上海13楼2013-10-18 23:04
                          收起回复
                            我有问题,我是8月份被猫抓伤,打完全程疫苗,9月1日是最后一针,然后10月14日被一只疯狗咬伤脚背,真的是疯狗,不叫,见人咬人见狗咬狗。然后去防疫站,他们说第二天检查抗体再处理。第二天查抗体阳性,然后又在15日和今天各注射一只疫苗加强,我还会不会有事?


                            来自iPad14楼2013-10-18 23:34
                            收起回复
                              楼主你好=。=,恕我打扰。就是5月1号打完全程最后一针,5月3号去检测抗体为阳性,随后9月9日时不小心被咬了所以在9月9日和12日补了两针加强针,这次没检测抗体。然后在10月16日的时候又被狗咬到了。这次还用不用打针啊?纠结


                              IP属地:广东16楼2013-10-19 23: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