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ista吧 关注:162贴子:2,050
  • 7回复贴,共1

山巅之城(即《基督教仁爱的典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谢温斯罗普与@FreedomAsia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0-17 16:14回复
    此中的原因
    第一,是为了与他其余的工作保持一致,因为他乐于通过生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来展现他的智慧的荣耀;乐于为整体的保存和益处安排着一切差异,藉此展示他的权能的荣耀;他也乐于展示他的伟大的荣耀,正如拥有许多官员是君主的荣耀,这位伟大的国王也愿意拥有许多管家,并认为,较之通过自己的手直接赐予,通过人把自己的礼物分配给人更加光荣。
    第二,这样他就有更多机会来彰显圣灵的工作:首先是节制和约束那些恶人,俾使有钱有势的人不会吃光穷人,穷人和受蔑视的人不会挺身反抗那些优势者并挣脱束缚他们的轭;再者,通过布施他的恩宠,重新激起那些大人物心中的爱、仁慈、和善、节制等等,对于那些穷人和劣势者,则激起他们的信仰、耐心、驯顺等等。
    第三,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会互有需求,由是他们便会在兄弟情谊之下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由是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个人之所以比别人更受尊敬或更加富裕,等等,并非出于对他本人的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关怀,而是为了他的造物主的荣耀和人这种造物的共同利益。因此上帝仍然保有这些增利的所有权,如《以西结书》16:17说的。他在那里称黄金和白银是他的财富。在《箴言》3:9,他声称他们的供奉是他应得的:用你们的财富尊荣耶和华,等等。因此,一切人(基于神意)就分为两等,富人和穷人:第一类包括一切有能力凭适当的方法增进自己的财富并过上舒适生活的人:根据前述这种分类,余下的都是穷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0-17 16:15
    回复
      2025-05-12 16:53:44
      广告
      我们凭借两条规则来指导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正义(justice)与仁慈(mercy)。这两者在行为和对象上总是有别的,但他们也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主体上,只是分别涉及不同的方面:如有时候在某些突如其来的忧患困厄中,对富人表示仁慈,同时,出于对特定契约的考虑,秉持纯粹的正义对待穷人,等等。
      与此相似,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我们的交往也要收到一条双重法律的规制:自然法和恩典法(the law of grace),也可称之谓道德法则,或福音法(鉴于正义的规则不适用于此目的,而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才予以考虑,我们就略而不谈)。其中的第一种法,使人们就能够并且命令人们爱邻人如爱己。关涉到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法则的所有诫律就立于此基础之上。为了将这一法则运用于善功(works of mercy),这一法则要求两件事:首先,每个人都要帮助别的深陷各种困苦忧患中的人;其次,他之所以这么做,与他看护自己的财富是出于同一种感情,我们可以从我们的救主那里找到这种根据。《马太福音》:“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亚伯拉罕和罗得在招待天使时就是这么做的,那位基比亚的老人也是如此。
      恩典法或福音法与前者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首先,自然法是在纯洁无罪的状态下被赋予人类的,福音法却是在重生的状态下。其次,前者是针对一个人对另一个同是血肉和上帝的形象的人提出的;后者还把他当做基督的兄弟、作为具有相同精神的团体中的一员看待,并教导我们在基督徒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对一切人行善,尤其是对信仰的家族。正是基于此,以色列人尽管没有在迦南的兄弟间作出区分,却在那些作为陌生人的兄弟们之间作出区分。再次,自然法的规则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对待敌人,因为在纯洁无罪的状态下,所有人都被视为朋友。但是福音却命令我们去爱敌人。证据:如果你的仇敌饿了,就给他吃的;爱你们的仇敌,善待那些憎恨你们的人。见《马太福音》5:44.与此相似,这条福音法还提出不同的时期和场合。在某个时候,基督徒必须卖掉一切,把所得施与穷人,如他们在使徒时代所行的。在另一个时候,基督徒(尽管他们尚未捐出一切)必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贡献,就像那些马其顿人,见《哥林多后书》2:8.与此相似,面临危险的团契呼唤超常的慷慨,为教会提供特别服务的团契也是如此。末了,当穷尽所有别的办法都无法使我们的基督徒兄弟从忧患中解脱出来时,我们就必须超出我们的能力给他提供帮助,而不是去试探上帝,让上帝以奇迹或非常的手段来救助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10-17 16:16
      回复
        第三重考虑是关于这种爱的施行,它包括两个方面,或者是内部的,或者是外部的。外部的施行在本次讨论前面的序言中已经交待过了。为了阐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必须采纳这条哲学箴言:simile simili gaudet,或相似者渴求相似者;因为如果事物之间彼此不满,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相反或相异的本性产生的不相似;而爱的理由就是洞察到被爱的事物的相似之处,正是这种相似造就了爱。这就是耶和华爱造物的原因,只要造物中隐约可见他的形象;他爱他的选民是因为他们像他,他从他的爱子身上看到他们。因此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从中彻头彻尾的构想出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基督的各肢之间也是这样。凭着灵的工作,每个人从别人身上辨认出自己的形象和相似者,因此唯有像爱自己一样爱他。当具有合群本性的灵魂发现任何与自己相类的东西,其情状就好比夏娃被带到亚当面前。她一定把它视如己出。这是我的肉中肉(灵魂说)和骨中骨。她想象其中有巨大的欢乐,因此她渴望与它有亲密的接触。她十分向往为它做点好事,从中得到满足,由于害怕她的爱人有什么差错,她把它安置在内心的最深处。她绝不容许它缺少她能够给予的任何好处。如果她偶尔没有它陪伴左右,她还会眼望着她离开她的爱人的那个地方。如果她听到它在呻吟,她立即就会来到它身边。如果她发现它郁郁寡欢,她就和它一同悲悼叹息。她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她的爱人快快乐乐,欣欣向荣。如果她见到它受了亏待,她的心情就难以平伏。施爱于它,对她来说就是足够的补偿了。我们可以从约拿单和大卫身上发现活生生的例子。约拿单是一个英勇的人,具有基督的精神,故而当他发现大卫身上也具有同样的精神,他马上凭着这种爱的特征与他心连心,所以人们说他爱他如爱自己的灵魂。他非常喜欢他,不惜剥去自己的所有来装饰他挚爱的人。他父亲的王国对他来说还不如他所挚爱的大卫珍贵。大卫一定全心全意的接受了这种爱,他本人别无所求,唯望靠近他,愉快地享受他的善意。他选择在荒野里与他交谈,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辞,而不愿在他父亲的宫殿里与那些伟大的朝臣交谈。当他看到他面临着危险,便不顾一切艰危险阻向他指出来。当他挚爱的大卫受到伤害,他是绝不能忍受的,即使这种伤害来自他的父亲;哪怕只是分开一会儿,他们都会觉得,若不是这种感情通过滂沱的泪水得到了宣泄,自己肯定要因悲伤而心碎。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来说明这种感情的本性,比如路得和拿俄米,还有其他许多人;不过这个真理已彰显无遗。
        如果有人反对说,培养或怀有一种无望得到回报的爱是不可能的,我们同意这种说法;但我们所说的爱却不是这样,因为这种爱总能得到报偿。它从不给予,但总能有效地接收:第一,考虑到在同一个身体的各肢之中,爱和感情在一种最为平等和美好的交易中有来必有往;第二,考虑到施行爱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如我们在自然的身体中所见到的。嘴巴费尽辛苦接收和嚼碎食物,以滋养身体的其余部分,但它没有理由抱怨;因为首先其余部分通过若干渠道并以一种更好的形式送回一定比例的同样养分,为口提供力量和舒适。其次,嘴巴的劳作所伴随的快乐和满足超过其中的痛苦。基督徒的所有爱的劳作也是这样。如前面表明的,付出爱的那一方再次收获爱,灵魂渴望爱胜过渴望世间的全部财富。第三,灵魂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就是发现它可以热烈爱慕的东西,因为付出爱并且活着时被爱就是灵魂的乐园,无论是在此世还是天国。在婚姻的状态中,许多慰藉的存在表明这种境况下愁烦甚多;不过让那些体会最深的人告诉我们,在那种境况下,是否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可与互相爱慕比拟?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0-17 16:21
        回复
          从前面的思考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第一,基督徒之间的这种爱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而不是玄想虚构的。
          第二,这种爱对于基督的身体的存在是绝对必要的,正如一个自然身体的筋腱和其他韧带对于这个身体的存在是绝对必要的。
          第三,这种爱是一种神圣的、属灵的本性,自由、活跃、强健、勇敢、恒久;轻视一切不配成为他的正确对象的东西;在所有的恩典中,这种恩典使我们与天上的父的美德更加接近和类似。
          第四,它留在被爱者的爱和福祉中。关于这种恩典的本性、运用和卓越之处,圣灵已在《哥林多前书》13中留下记录,可以完全满足人们的要求,这种知识对主耶稣的这个可爱的身体的每一真正的组成部分是必要的,为了作用于他们的心灵,通过祈祷、沉思、持续施行(至少)上帝恩典的这种特殊影响,直到基督在他们当中、他们又在基督当中形成,一切一切,凭着这种爱的联结,彼此连为一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0-17 16:22
          回复
            其一,考虑到他与我们之间更为亲密的婚姻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依照一种最严格和特殊的方式,使我们成为他的人,这就使他更热衷于我们的爱和服从。所以他告诉以色列人,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罪孽。其二,因为耶和华要在那些亲近他的人当中显为圣。我们知道有很多人败坏了对耶和华的祀奉,有些人在耶和华自己的祭坛前设立其他祭坛,有些人奉上奇异的火和奇异的贡品;但是并没有来自天上的火或者其他突如其来的判决降到他们身上,像降到拿答和亚比户身上那样,而我们或许会认为后两者并没有犯下什么大罪。其三,上帝赋予一项特定使命时,他要确保人们严格遵守其中的每一条款。当上帝把毁灭亚玛力人的使命交给扫罗时,他与他就某些条款立了约,后来扫罗未能恪守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项条款,而且还是基于良好的借口,他的王国就落空了,而假若他谨守使命,这个王国是要作为报酬给他的。
            上帝与我们之间的事业就屹立于此。为了这项工作,我们和他订立了契约。我们已领受了一项使命,耶和华准允我们起草自己的条款。我们已宣布要从事这些行动,要达到这样和那样的一些目的,我们于此恳求他的垂青与祝福。倘若耶和华乐意听取我们,把我们平安的领到我们思盼的地方,则可见他批准了这个契约,给我们的使命盖上了印章,并且希望我们严格履行其中包含的条款;但是倘若我们怠于遵守这些作为我们的目的提出的条款,并且在上帝面前弄虚作假,我们就要堕落到去拥抱现世,汲汲于满足肉欲,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寻求好东西,耶和华必要向我们发烈怒,报复这样一个发伪誓的民族,使我们知道违反这样一个契约要付出何种代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0-17 16:24
            回复
              而今,避免覆船的唯一途径,也是提供给我们的后代的唯一途径,就是遵从弥迦的建议,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我们的上帝同行。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在这项工作中团结起来,合为一人。我们必须以兄弟般的情谊相待,我们必须欣然捐弃自己身上多余的东西,以供他人之所需。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温恭、柔顺、耐性和慷慨建立一种亲密的交流。我们必须为彼此感到高兴,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同欢喜,一同悲悼,一同劳动和受苦,永远要看到我们在这项工作中的使命和团契,我们的团契就像一个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须在和平的盟约之下保持精神的一致。耶和华将成为我们的上帝,乐意住在我们中间,就像住在他自己的人民中间一样,他还将在我们前进的路上降给我们福泽,所以较之我们从前所熟见的,我们将更能一睹他的智慧、权能、善与真。我们将发现,以色列的上帝就在我们中间,那时我们十个人即可抵挡我们的一千个敌人;那时他将使我们获得赞美与荣耀,对于往后的拓殖,人们会说,“耶和华使之像新英格兰的拓殖”。我们必须这么想,我们将成为一座山巅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视着我们,因此,倘若在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中,我们没能处理好与上帝的关系,致使他收回他目前给予我们的帮助,我们势必会成为全世界的谈资和笑料。我们势必招来敌人的悠悠之口,他们将诋毁上帝之道(ways),及所有为了上帝而表白信仰者之道。我们势必使很多上帝的可敬的仆人脸上蒙羞,致使他们的祷告变为诅咒落到我们身上,直到我们从我们正前往的那片良土上被吞噬殆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0-17 16:25
              回复
                再次感谢@FreedomAsia 的慷慨无私及辛勤劳动
                ==================================
                注:本文首发西方世界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0-17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