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帮吧 关注:327贴子:3,746
  • 28回复贴,共1

浅谈万历与张居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惯例,先拜度娘


IP属地:浙江1楼2013-10-09 10:10回复
    通告:以下内容仅为一家之言,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IP属地:浙江2楼2013-10-09 10:25
    回复
      2025-05-16 12:29:39
      广告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从1573年10岁即位,到1620年去世,一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万历在位期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明朝,甚至历史走向的影响都是相当之大。


      IP属地:浙江3楼2013-10-09 10:27
      回复
        提到万历,自然不可能忽视张居正,作为万历朝初期的首辅大臣,“万历新政”的主要发起人、负责人,他的作为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朝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又称张江陵,谥号“文忠”。
        万历即位初期,张居正与被万历称为“大伴”的冯保携手,共同在太后面前攻讦同为顾命大臣,且身为当朝首辅的高拱,指责其专权擅政,导致高拱罢官去职,张居正继任为首辅。
        当上首辅之后,时值万历年幼,政事皆由万历生母李太后代为处理,张居正深受李太后信任,得以推行改革,史称“万历新政”。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具体内容在此就不一一说明,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虽然改革的政策中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到万历十年的时候,各方面的效果都很明显,国库充盈,军备完善,边境和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I


        IP属地:浙江4楼2013-10-09 10:57
        回复
          当然,人无完人,张居正并不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人,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所缺陷,下面列举几个说明。
          一、夺情之争,1577年张父去世,按明太祖朱元璋订立的制度,父母大丧,官员应该辞官回乡丁忧守孝三年,尽管中后期有所松懈,但回乡一年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张居正为了能继续推行新政,请求夺情。这一点激起了被新政侵害了权利的文官集团的反诘,虽然在太后、冯保及江陵党(张居正因生于江陵,又称张江陵,而支持新政的官员则就被称为江陵党)等官员的努力下夺情成功,但是这一件事也为其死后人亡政息埋下了祸根。以当时的道德标准来看,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二、用人方面,在一切以推行新政为主的目的下,张居正对于守旧集团或者异己也不乏各种手段来进行打压,而所用之人虽然都是能够支持新政,推行新政的,但是人品心性方面却没有被其考虑,很多官员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少不了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同时,其本人也是以这样的想法在做。尽管张居正有所节制,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其当国期间,还是收下了不少官员给他送的礼,这一点也成为了死后万历清算的一个理由。I


          IP属地:浙江5楼2013-10-09 11:25
          收起回复
            下面回过来说说万历。说实话,万历这个皇帝很不地道,毫不念及张居正十年的教导之情,毫不顾忌十年新政的国家新气象,也丝毫不想到自己面对张居正时一口一个老师的称呼。在张居正死后,先是只封了一个“文忠”的谥号,不说张居正有没有资格拿第一级的“文正”谥号,你好歹给个“文贞”“文成”也行啊,偏偏只给了个第四级的谥号。
            之后,昔日的清流文官集团开始借题发挥,从各方面批驳张居正的生平,随后不久,万历就下令查抄张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鞭尸。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江陵党人也因此受到打压,新政因此终止,昔日受打压的旧党清流纷纷起复,于是明朝昔日的弊端再次浮现。而张居正直到万历死后的1622年,天启二年,才被朝廷平复。I


            IP属地:浙江6楼2013-10-09 11:45
            回复
              万历十四年,深受万历宠爱的郑贵妃剩下了一个儿子朱常洵,万历爱屋及乌,想立其为太子,但是因为在万历十年,王恭妃已经生了一个儿子朱常洛,而明朝又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消息一出立马遭到了以“清流”为首的一干大臣的反对,这个事件被称争国本,可以说贯穿了之后万历的一生。及至后来,可能是对于这群以被打为荣的清流无可奈何,万历选择了最孩子气的解决方式:不上朝,眼不见心不烦嘛。而长达三十年的不上朝记录,也是历代帝王所未有的。
              国本之争到了第十五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九年,终于由李太后敲定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告一段落,虽然福王朱常洵、其母郑贵妃尤未死心,甚至牵扯出了晚明的三大奇案,但是最终朱常洛还是成功的登上了帝位,也就是短命的明光宗,苦熬39年,最终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而福王则是在李自成攻破洛阳后被杀。I


              IP属地:浙江8楼2013-10-09 12:24
              回复
                万历年间,在军事方面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就,其中主要的三场战争被称为万历三大征:分别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抗击日本丰臣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虽然三场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是不难发现,三场战斗的领军将领不外乎是李如松、麻贵等人,可见当时真正能统兵的将领已经不多,而如戚继光这等抗倭名将却在张居正死后被牵连,最后郁郁而终。同时,三场战役也将十年新政好不容易积攒的财政收入几近耗费,而在此期间,女真部落却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逐步统一,逐渐壮大,最终成为了灭亡明朝的一股重要力量。I


                IP属地:浙江9楼2013-10-09 12:36
                回复
                  2025-05-16 12:23:39
                  广告
                  可以说,明朝之亡,不在崇祯,而在万历。


                  IP属地:浙江10楼2013-10-09 12:38
                  收起回复
                    万历如果不在张居正死后恢复旧制,一个中兴的局面是跑不了的,这样的话,满人未必有胆量反,也不会有各地起义的祸根了,这样的话,大明不说别的,再多撑个几十年近百年,江南沿海的工业发展雏形能够成长,后来怎么样就难说了


                    IP属地:浙江11楼2013-10-12 20:35
                    回复
                      其实南宋末年也是这样的局面,工业萌芽状态,硬生生让落后的蒙古人给打回去了


                      IP属地:浙江12楼2013-10-12 2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