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七的二倍,人生犯二的时候。
这个可大可小的年纪,人们多半还并没有经历使人绝望的打击,还并没有被彻底余毒,还并没有被彻底掐灭梦想的萌芽。作为天朝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产品”,这个年纪,正适合瞎折腾——只要你对学习不抱任何希望的话,你大可以在父母的保护下兴风作浪并在父母的打击下练就一身“精钢铁骨”——但是我还没做好这个准备。作为一个不算坏的学生我每天的生活也就是天天往学校跑,再天天和作业say hello。至于那不知什么时候播种下的梦想,对于我来说还太远——更何况梦想会不会半路夭折还不一定。
于是在这个适合犯二的十四岁,我加入了蜉蝣文学社。初衷和所有加入蜉蝣文学社的人一样:喜欢文字,仅此而已。
我从小学就开始喜欢文字,却从中学才开始拥有文字。毕竟小学这个适合犯花痴、适合做玛丽苏梦的年纪我也不能免俗——更何况我对与文字最有关系的那门语文课的热情被班主任兼任课老师浇灭了一半,另一半则被班里各种大神给彻底浇灭了,小学五年就没有死灰复燃过。升上中学分班之后那堆死灰终于在和蔼可亲的任课老师和大神的离开下顽强地燃了起来,但懵懂之中那颗自以为是的心却不满足于作文这种格式化的写法,于是开始上网发文。在贴吧里发文,最喜欢发的就是短篇,不用耐心和毅力,只要有一时的热情与一时泛滥的情感就可以扯出一篇文章——而青春期的文科女生最不缺这些。我的短篇,从不到五百字成长到两千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只不过有一天,写完一篇久违的短篇突然发现字数上了两千而已。再后来,我开始尝试长篇,发在小说网站上,现在还没有完结。我并不知道我这个永远缺乏毅力的人能不能坚持下去,就像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一直在蜉蝣文学社充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写手。
我很想说,我会一直陪伴着蜉蝣文学社,哪怕永远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写手,但是我说不出来。说实话,我对蜉蝣文学社没有太多的情感,也许将来我会忘了它也不一定。我没有见证它的成长,没有在它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我的痕迹,更没有付出任何心血。但是一手创建起蜉蝣文学社并付出无数心血的社长苒子都说,她也许不会一直陪伴着蜉蝣文学社,那么我就更没有任何资格说出丝毫承诺。或许在未来我会爱上这个地方,我会为了这个地方付出一切心血,但是那是未来,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未来。现在,我只知道,在我呼吸的每一刻,我的大脑里都有一片给那个叫做蜉蝣文学社的地方腾出的空地,我都记得心里那颗随时会夭折的叫做“文字”的种子。
蜉蝣文学社,我只希望,我能够陪你走过一段美丽的路程,一段也许你我都会淡忘,但是确实存在过的、不会被记忆深处所遗弃的路程。
——by:花茶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