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_20130816_复赛_第三场
词汇讲堂:
36 每况愈下 měi kuàng yù xià √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基本信息【词目】每况愈下
【读音】měi kuàng yù xià (正音) 愈;不能读作“yū”。
【注音】ㄇㄟˇ ㄎㄨㄤˋ ㄧㄩˋ ㄒㄧㄚˋ
【简拼】mkyx
【色彩】贬义
【结构】复杂式
【辨形】愈;不能写作“俞”。
【用法】形容人的环境不仅没有发展;反而逐渐下落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释义】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近义词】江河日下、日暮途穷、千疮百孔
【反义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谜语】越来越差
【造句】
1.连年的战争消耗了不少人力财力,在加上自然灾害,这个国家的经济~,再也无法与邻国匹敌。
2.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妹妹的视力~。
3.法国报纸最近公布:法国中学生的知识水平~。
成语辨析“每下愈况”与“每况愈下”比较
“每下愈况”与“每况愈下”两词,常见有人提及和用到,“每况愈下”是“每下愈况”之误,前者是后者演变而来。
“每下愈况”源出《庄子·知北游》,原文是庄子说“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意思 是说,管理市场的官员从经纪人那里知道,用踩踏猪的办法来判断猪的肥瘦,越是向下踩踏,就越能正确判定。以此比喻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而有人把“每下愈况”用来指事情越向前发展,就越能看出眉目来。这虽和原意有些不同,但并不相悖。
而“每况愈下”源出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蓍龟卜筮》。原文是:“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意思是说,人人都自以为是,家家都自以为贵,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查《汉语大词典》,"况"作为"甚"解的说法没有,在《古汉语词典》里有此条目,只是"况且"作为连词的时候,语气上有表示加强的意思。而"每况愈下"的原形"每下愈况","这里的"况"就是甚的意思,意为程度的加强。每况愈下的"况"是"形势"、"境况"的意思。可见二者虽然字面不同,却都是情况越来越差,形势越来越糟糕的意思,属于近意词《容斋续笔》虽比《庄子》晚,两个词中用的字相同,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文字几千年的文字中演变而成的。
每况愈下和“江河日下”比较
这两个词都有处境越来越坏的意思。但每况愈下偏重在大致地表示“越来越坏”;“江河日下”侧重于形象地表明处境。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宋·洪迈《容斋续笔·蓍龟卜筮》:“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意思是说,人人都自以为是,家家都自以为贵,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详见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7208.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