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jay迷吧 关注:558,106贴子:23,668,643

回复:从方文山“堆砌辞藻”开始说起,从《东风破》开始讲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神来之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10-04 15:22
回复
    小议方文山最引以为傲的中国风歌词:
    方文山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格呢?他写词的套路是什么?
    在下以为无非以下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就足以令大量词人望尘靡及了。


    20楼2013-10-04 16:55
    回复
      高考达人重出江湖
      瑞嗖嗖西哆西啦嗦啦西西西西啦西啦嗦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10-04 16:55
      回复
        方文山并非人们说的那样“天马行空”,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马行空,他所有的词都有一根线,有套路,说到底,他是一个“套路”选手。
        一,修辞。
        方文山的歌词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营造意象,其中又以押韵、比喻和比拟最具特色。文章试从这三个三方面对其对其歌词进行修辞研究。一首好的歌词,应该“入曲可唱,离曲可赏”,让歌词既具有诗性的美感,也同时能够成功流传。正如词作家孙义勇所说:“方文山在歌词上的创作相当讲究,可以说每一个字都很用心。”
        方文山所创作的中国风的歌词可谓独树一帜,不但蕴含浓厚地中国古典文化意境,而且风格独特,与其他流行歌曲迥然不同。认真的欣赏他的歌词,就会发现,每一首歌词都像是一幅画,画中有着古老的故事。听而不腻,看而不厌,品而有味。正是这样,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的独特魅力,深受歌迷朋友的喜爱,因此中国风的歌曲便广泛的传唱开来。
        歌词在他笔下,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种文学现象。


        22楼2013-10-04 17:01
        回复
          二,押韵。
          歌曲属于听觉艺术,歌词是歌曲的语言载体,要让人能听明白,所以歌词经常使用易记、易懂、易唱的大众化、口语化的语言,但歌词的口语化不是大白话,而是具有诗的语言特质的口语化,这就要求歌词语言除了节奏上讲究抑扬顿挫外,还须讲究音韵上的和谐悦耳。其中,首先就要求歌词音韵流畅押韵。
          押韵,就是有规则地交替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利用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有规则地回环往复,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作品和谐统一。
          这一点,方文山的歌词做得很到位。他的词作几乎全部是押韵的,而且以柔和级和细微级的韵脚居多。体现了婉约悠扬的意境,和缠绵悱恻的情感。
          例如温岚演唱的《蓝色雨》一段:
          蓝色雨已经远离 我还在原地 来不及吸引注意
          蓝色雨已经远离 我还在想你跟自己 在演对手戏
          押的是第七“齐”韵“yi”。
          古巨基演唱的《夜空的精灵》一段:
          雨下在森林泪就像碎冰 所有的往事被敲醒 夜空的精灵张开了眼睛 满天闪烁着伤心 拒绝再相信
          押的是第十七“庚”韵“en(ying)。


          23楼2013-10-04 17:06
          回复
            说文山只会堆砌辞藻的人我只想说我去年买了个表


            IP属地:江苏24楼2013-10-04 17:43
            收起回复
              又出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3-10-04 18:14
              回复
                三,比喻。
                “比喻是最有效,最基本的认知运作,它让我们在打比喻时灵光一闪,对事物达到一种新的洞识,从已知进入到未知,将不可知变成可知。”(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方文山的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追她的男生就像苍蝇一堆每天都围绕着在飞
                我拿支苍蝇拍戒备不敢睡
                ——《学不会》 作者用“苍蝇”比喻心爱女生的追求者,不仅写出了“我”对情敌的戒备情绪,也从侧面形象地烘托出心爱女孩受人喜爱的一面。
                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
                ——《龙拳》 “弓’’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歌词中,作者用“弓’’曲折蜿蜒的形状来形容“海岸线”的绵长,一方面将抽象的“海岸线”描绘得形象可感,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强势和潜在的爆发力,体现了对民族强盛的坚定信念。


                26楼2013-10-04 20:49
                回复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地蔓延
                  ——《爱在西元前》 “思念”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要形容“思念”的绵长,于是就用了“底格里斯河”作比。“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历史悠久,作者将它作为“思念”意象的客观对应物,让思念不仅变得形象可感。也因了“底格里斯河”的悠久历史而变得有了重量。
                  “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 《爷爷泡的茶》 “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27楼2013-10-04 20:51
                  回复
                    他基本上就是这些套路,有人说方文山擅长比拟的笔法,我并不这样认为,方文山“比喻”用得不错,但是“比拟”并非他长项。
                    比拟,即根据想象,把物当成人写或把人当成物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很显然,【方文山在比拟的手法上并没有突出的作品,我只发现了一首,就是《反方向的钟》】:
                    城市霓虹不安跳动染红夜空
                    【作者赋予了“城市霓虹”人的感觉,用“不安”一词写出了城市生活的浮躁和喧闹,也暗示了在这种躁动状态下主人公的心理状况。】


                    28楼2013-10-04 20:56
                    回复
                      总体看来,《东风破》算是比较完美的中国风作品,少有瑕疵,不影响全局。个人主观评定如下
                      遣词造句:S(最高S,最低D)
                      意境与画面:A
                      厚重与沧桑感:A+
                      内容:A
                      哲理:A-
                      产生的共鸣:A


                      29楼2013-10-04 21:42
                      回复
                        【青花瓷的不足】:
                        堆砌辞藻十分严重,相互之间衔接不当,只有形而没有神,没有意,实质性内容几乎没有。
                        【青花瓷常识性错误】:
                        大收藏家马未都明确指出了常识性的错误:
                        1,青花自诞生之时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
                        2,另一处错误是“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马未都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 马未都还告诉记者,在周杰伦前面唱歌时,后边背景中出现了几件瓷器,其中一件是晚清仿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赝品”。(当然,这个是春晚栏目组的责任)。


                        31楼2013-10-04 21:52
                        收起回复
                          遣词造句:A
                          意境与画面:A
                          厚重与沧桑感:B
                          内容:C
                          哲理:C
                          产生的共鸣:B


                          33楼2013-10-04 21:54
                          回复
                            遣词造句:A
                            意境与画面:A
                            厚重与沧桑感:B
                            内容:C
                            哲理:C
                            产生的共鸣:B


                            34楼2013-10-04 21: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