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夕学园吧 关注:41贴子:7,644

【隐镜】给小白的回复(关于喜欢、爱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在外地时收到你的QQ消息,问的几个问题里,除了关于我对你的看法之外,其它的问题从本质上都可大致归于喜欢、爱情这一主题。
我思考了一会儿,简短地回答了几句,然后又对你留言说,等我回到家里后详细回答你。
说实话,彼时看到你问我的问题,我有几分尴尬——因为那一刻我刚刚坐上出租车,跟男朋友在冷战。
我去外地是为了比赛,而早在为比赛做准备时,我和男朋友就出现了裂痕;到了出发时,我们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我在宿舍整整哭了一个中午,已经到了连一句话都不想再跟他多说、一面都不想多见的地步。
出发时,坐在车上,我问少佐跟恋人分手了没,被其狠狠地骂了一顿……MS我们两个谁跟恋人出了矛盾,都会乐呵呵地跑去看看对方有没有跟恋人吵架,一旦有就会觉得暴爽……记得有一次少佐跟恋人吵架,然后看到我在空间发了说说似乎在表明我跟男朋友出了问题,结果超级开心地打了国际长途过来,就为了看看我倒霉的样子= =b
然后我们就讨论起了我的终身大事,也就是围绕着我到底要不要跟男朋友分手这一主题,探讨起爱情的本质。
我猜,说道这里,你已经大致能明白我想表达的是什么了。
——如果我能弄明白喜欢究竟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那么我就不会在自己的事情上如此茫然不知所措了。


1楼2013-10-04 10:30回复

    父亲虽是政府工作人员,但是申请退休后就一心扑到了心理学上,天南地北地去各种工作坊,目前也已经是正式的心理咨询师了。若我问他什么是爱情,得到的答案会很悲惨——因为从他的解释里,爱情,跟浪漫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更像一种心理公式。
    我向你分享一篇父亲转载过的心理文章,这篇文章看似枯燥,但是对我的震撼很大,它帮助我更清冷地认识了爱情的心理本质——若把爱情比作一个丰满美丽的女人,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将这个女人的骷髅骨架拍摄了下来给我看。


    2楼2013-10-04 10:36
    回复

      ---------------------
      《每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武志红
      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
      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子宫是婴儿完美的居所,离开这个居所,是一个痛苦的分离过程。但这个痛苦却换来了一个新生命。
      第二次是恋爱。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人建立许许多多种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好父母也罢坏父母也罢,我们没得选择,只能接受,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伟玲说,“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其实,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如果“治疗”获得成功,不仅童年的错误得以修复,我们还会真正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人格成长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与家分离的最后一步。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恋爱“治疗”没有获得成功,反而留下了更深的疤痕。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处理好爱与分离这一对矛盾。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既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荣伟玲说,“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实际上,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我们自己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我们也知道恋人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所以,在恋爱前期,我们会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或者用直白的方法,或者用狡猾的方法,总之都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论你做什么,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3楼2013-10-04 10:39
      回复

        【心理分析:从“理想父母”到“现实父母”】
        恋爱到深处,我们会变成孩子。
        这就仿佛是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一旦心理医生给足病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病人的心态就会退行到孩童时代。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在孩童时代造成的,这些源头就仿佛是一个脓包,我们把那个伤痕包起来,“眼不见心不烦”。要治疗这个问题,就必须去碰触这个脓包。但是,我们知道,人们经常会出于恶意去碰我们的脓包,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疼。只有特别信任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会让他去碰触这个脓包。只有当心理医生给予病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病人才会相信心理医生,不去制造任何障碍,让他去碰触它。
        生理上的脓包很容易碰触,但心理上的脓包却很难。心理医生要想搞明白脓包的位置和状况,病人就必须退行到受伤害时的状态。如果是童年受的伤,就必须退行到孩子时的样子。
        恋爱是同样的道理。“无意识中,我们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希望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将我们治好。”荣伟玲说。我们将这个愿望投射到恋人的身上,如果恋人很在乎我们,他就会主动去满足我们这个来自无意识的愿望,去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们就会变成孩子。
        但问题是,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而且几乎必然是,健康家庭会养出好孩子,糟糕的家庭会养出坏孩子。
        【我们重复错误是因为想治疗】
        岳东和阿静的恋爱过程正是如此。
        阿静在一个相对健康的家庭长大,她的父母都很爱她,她小时候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将父亲当作偶像来崇拜,但长大了一些之后,她发现父亲其实非常平凡,他相貌普通,能力一般,并不很受人尊重,而且也缺乏一些精彩。这些发现让阿静感到失望,她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理想父亲”的原型:他才华横溢、英俊潇洒。而岳东正好符合这个原型,所以她第一次见到岳东就爱上了她。
        阿静正好也符合岳东“理想妈妈”的原型。岳东对妈妈非常失望,她虽然漂亮能干富有才华,但过于风流而且他觉得她一点都不关心他,他的理想妈妈是温暖、安全而且给予他无条件的爱。
        阿静也正是这样做的,她非常爱岳东,所以一开始就扮演起了岳东“理想妈妈”的角色,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无论他怎样对她,她仍一如既往地爱他。等她给足了岳东无条件的爱之后,岳东很快退行到了孩童时代,变成了一个“小孩子”。
        但问题是,对于阿静来说,这个小孩子实在太糟糕。“现实妈妈”欠他太多,他现在要“理想妈妈”来还债;“现实妈妈”非常花心,他现在也怀疑“理想妈妈”会一样风流;他对“现实妈妈”怀有很多愤怒的情绪,现在他将它们发泄到了“理想妈妈”身上……
        在心理治疗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是“移情”,即病人将亲子关系的模式转移到他和医生的关系上来。移情是心理治疗的契机,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会利用这个契机将病人拉出无意识的阴影,将他带入光明。如果阿静是一名心理医生,她就该知道,岳东将自己的脓包呈现在了她面前,她可以对这个脓包下手术刀了。但是,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懂得这一点,才知道怎样下手术刀,而阿静不是。最后,她只好退却。
        “我们之所以会在恋爱中重复童年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无意识中想得到治疗。”荣伟玲说,“只是,如果病得又重又缺乏改变的动机,我们就不是好的病人,再优秀的心理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


        5楼2013-10-04 10:45
        回复
          案例(二):修正童年的错误
          岳东的童年太过悲惨,他病得太重。但更成问题的是,他缺乏改变的动机。阿静是他最理想的恋人了,他以后那些数不清的恋人没有一个能像阿静这样爱他,没有一个肯去扮演他理想中的妈妈。本来,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如果他也试着去反省自己的人生,去主动改变他的行为模式,那么这会是他最重要的被拯救的机会。但是,他不想改变,他认为自己父母应该对他的人生负责任,而他没有责任,他常说“我的人生太不幸了,我成为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
          “在心理治疗中,只有当病人有强烈的改变动机后,心理医生才可能发挥作用。”荣伟玲说,“在恋爱中也一样。”
          24岁的张莉在广州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她爱上了大她3岁的同事王江,因为王江符合她理想中的男人形象。
          张莉在广州长大,3岁时,她爸爸跟另外一个女人离家出走,直到她16岁时才回家重新与妈妈复合。因此,张莉恨爸爸,她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和爸爸完全不同的人,“不能再让孩子重复我童年的灾难”。王江正是这样一个人。张莉的爸爸风流倜傥、能言善辩,而王江则稳重诚实,不善言辞,但很聪明能干。
          王江在农村长大,虽然过去的日子艰苦,但爸爸妈妈爱他,他也爱爸爸妈妈,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恋爱第一年,两人相处很好,张莉将王江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对王江的父母也很尊敬。王江对张莉也非常在乎,虽然在农村长大,但他非常浪漫,每一个节日他都会给张莉制造意想不到的惊喜,无论去哪里出差都记得给她带回她喜欢的礼物。
          【“你是不是怕我和你爸爸一样”】
          但到了第二年后,两人有了一些麻烦。张莉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和王江吵架,也慢慢地对王江越来越不放心,开始查王江的电话和电子邮件,甚至跟踪王江的行踪。王江一开始比较宽容,但这些事情多了以后,他也逐渐地失去了耐心。去年年底,两人终于在家里狠狠地吵了一架。吵到最后,张莉坐在地下伤心地哭了起来,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
          就在这一刻,王江仿佛明白了什么,他问张莉:“你是不是怕我和你爸爸一样,所以才跟踪我,不相信我?”
          这一句话击中张莉的伤心处,她抱住王江,号啕大哭起来,就仿佛要将童年的那些所有伤心都哭出来一样。王江明白了什么,他一句话不说,只是紧紧地抱着张莉。
          等张莉平静下之来后,王江和她谈了很久。最后,张莉明白,不仅她跟踪王江是在重复童年的错误,她经常为一些小事和王江吵架也是在重复童年的错误。原来,张莉妈妈的工作非常繁忙,她经常早起晚归,把小张莉一个人丢在家里,而且回家后也常忙自己的工作忘记了张莉。这时候,张莉只有用吵架的方式赢取妈妈的注意,并且,一旦她生起气来,妈妈就会过来关心她。这样一来,吵架就成了张莉赢取亲人注意力的方式。现在,她之所以老和王江吵架,也是因为潜意识中,张莉以为,她可以用吵架的方式赢得王江的关注。
          但是,经过这一次深谈,张莉终于明白,王江不是她爸爸,也不是她妈妈。他是她最亲的亲人,但是,他是一个全新的亲人,与她以往的亲人都不同,她不需要用对待爸爸妈妈的那些方式来对待他。
          等明白这一点之后,张莉不再查王江的行踪,也尽量控制自己不和王江吵架。另一方面,王江也懂得了张莉这些“不合理行为”的意义,对张莉更多了一些宽容。


          6楼2013-10-04 10:47
          回复
            心理分析:“符合”不是“等于”
            爱的蜜月期,恋人会彼此扮演对方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都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但是,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近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嫁祸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嫁祸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
            这是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不耐烦,从而不愿意继续给予恋人无条件的爱。要想超越这个艰难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才产生,而是因为过去所产生。另一方面,恋人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张莉和王江正是这样做的。在那一场剧烈的争吵中,王江突然领悟到,张莉不是在查他的行踪,也不是在生他的气,而是在查她父亲的行踪,在生她妈妈的气。并且,他将这个顿悟告诉给张莉后,张莉也立即就明白了这一点,并由此产生了改变的动力。同时,王江也继续一如既往地给予张莉无条件的爱,而不是将这个发现当作攻击张莉的武器。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张莉童年时的错误最后终于得到了修正。
            【不要将恋人当成爱的工具】
            “符合”不是“等于”,热恋中的恋人必须要明白这一点。你对恋人有一种期待,恋人对你也有一种期待。很可能,你既符合她的期待,她也符合你的期待。但是,这种相互的符合只是一种运气,你们彼此并不真正懂得对方的期待。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那也只是你的投射,你的看法,你来自于童年的期待模式。但实际上,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他是另外一个人。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但结婚仪式完成后,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我们总是在循环,但只要你去努力,你就有机会打破这个循环。前面提到的岳东,如果他停止对父母的抱怨,现在开始努力,不只是索取,也去给予,那么阿静不会离开他。即便阿静离开了,他也会找到他生命中的其他拯救者。其实,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阿静已是他很重要的拯救者。如果没有阿静,岳东可能早已经产生了其他更严重的问题,譬如精神分裂症、自杀等等。


            7楼2013-10-04 10:51
            回复
              恋爱:与家的最后一步分离
              少数时候,一场恋爱会自动拯救一个人,这是爱情为什么被奉为伟大的深层原因。但是,如果特别想得救,我们就必须自己去努力。
              荣伟玲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但是,我们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我们能作选择。而恋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全交给潜意识去指挥,我们努力去救自己救恋人,那么我们每一次恋爱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治疗机会。”
              要想达到这一点,除了要学习无条件的爱,也要学习分离。
              恋爱是与家庭分离的最后一步。并且,因为是对亲子关系的深刻复制,所以,恋爱关系也尤其难以“分离”,恋人分手带来的痛不亚于童年时父母与我们的分离。
              分手一开始注定是痛苦的,因为我们有很多分离的痛苦记忆。小时候,妈妈或爸爸经常会狠心离开我们,部分是合理的,如工作、学习,部分是不合理的,如父母离婚,或他们根本就不爱我们等等。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我们都受伤,因为婴儿期我们一开始不会懂得合理不合理。
              恋爱的分离一样具备杀伤力。虽然我们现在懂得了合理与不合理,但是,因为恋爱首先是对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的情感上和童年一样不想理会合理与不合理,我们只看到了一点:“他不要我了,像爸爸一样”、“她不要我了,像妈妈一样”。
              【关系是不可预测的】
              童年,我们渴望稳定,渴望父母时时刻刻都守在自己身边。现在,我们一样渴望稳定,渴望恋人无时无刻地守在自己身边。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不与我们分离,那么,我们就不能成长。如果恋人不与我们分离,我们也一样不能继续成长。两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
              建立一个好的关系是非常不容易,因为另一个人你永远无法真正左右——如果你当真接近这个目标了,那么这种关系必然会充斥着恶。
              既然亲密关系如此难建立,一些人,尤其是男性,干脆就放弃亲密关系,只沉浸在某个特殊领域里,并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泰斗,譬如牛顿、康德和凡高等人。
              康德仿佛很享受他的孤独,但对凡高来说,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一生都渴望拥有一个亲密的异性关系,只是一直都没有学会怎样去建立。
              “建立关系很难,因为另一个人不可控制;发展理论很容易,因为这完全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知道,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结果。你对未来可以预测,但关系却是不可预测的。”荣伟玲说。
              【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
              “生命是一个过程,恋爱也尤其是一个过程。”荣伟玲说,“如果只将恋爱视为一个结果,我就是要占有我的爱人,那么一定会遭遇挫伤。”
              更重要的是,恋爱不仅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尝试。我们在尝试寻找符合自己理想父母形象的对象,我们也在尝试是否与恋人真的合适。不分青红皂白地非要黏在一起,只会增加我们生命的痛苦,只会让我们不断重复童年的错误。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的生命中充满错误,而恋爱是一个修正的机会。以前有一个不爱自己的爸爸,那么,好的,我一定要找到一个和爸爸类似的男人,让他爱上我;以前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那么,好的,我一定要找一个和妈妈类似的女人,她会好好爱我……我们心里都埋藏着一个梦想: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但问题是,无论我们选中的是怎样一个“理想的父母”,那只是我们的投射。或许,对方真的非常符合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形象。但是,对方有过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也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理想父母形象,而你却未必符合。
              即便我们一开始以为彼此符合,我们也必定会发现,对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
              这是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它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如果我们学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真正明白,整个世界都是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独立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


              8楼2013-10-04 10:55
              回复

                可能粘贴这么一篇文章对你来说,实在是太刁难了。毕竟即使是比我还要年长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看这一类的文章。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篇文章能帮助我们认清很多东西。
                你问我喜欢到底是怎样的感觉,我说不清楚,但是这篇文章解释了喜欢是怎样产生的;你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但是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爱情中的两个人该怎么做。
                我觉得,拿这篇文章来回答你的那些问题,算是目前我能给出的最负责的回答了罢。


                9楼2013-10-04 11:22
                回复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觉得,恋爱是一件多么轻松浪漫的事,相反,我觉得它是一个让两个人成长的地方。
                  甚至说,只有爱情才能提供这种成长机会,因为只有在爱情关系中,两个人才有机会退回到童年的孩童状态,童年的那些阴影才有了机会得到治愈。我们对友情往往宽容的多,对方只要有那么一两个闪光点就足以使之成为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对爱情就苛刻许多了,因为爱人不得不担负着我们“理想父母”的重担。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说,如果有机会的话,白龙和千寻、惊山昭和叶清,一定要做恋人……因为有些苦难、有些升华真的是只有在爱情里才会发生,只有在爱情里我们才能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另一半。
                  没有那个缘分的话,做朋友就很好了,但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试做恋人,一定要试试那种彼此渗入到对方灵魂、不得不和对方的过去打交道的感觉。
                  爱情不是贪婪,不是浪漫,不是荣光,不是愉快,
                  而是隐忍,而是忍无可忍之后还要继续去忍,而是决定付出而非索取,
                  然后才是荣光,才是幸福愉悦,才是浪漫,才是热泪流到了心底。
                  所以,有机会的话,白龙和千寻一定要试试恋爱,而不仅仅是做朋友;惊山昭和叶清一定要试试恋爱,温柔了岁月,而不仅仅是惊艳了时光。
                  我是不是很讨厌……把一件如此罗曼蒂克的事情说的如此艰辛。
                  好吧好吧,男朋友和我有一起去公园啦 一起旅游啦 生日时他给我惊喜啦 七夕会设计一个软件送给我惊艳了我的小伙伴们 等等——这些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也是爱情的一部分。
                  但是,爱情的核心,一定是彼此的治愈和蜕变。当生活将彼此的缺陷一点点摆在两人面前,支撑着两个人继续走下去的,一定是爱情核心所释放的力量。
                  当然——依然要加一句:我猜。


                  12楼2013-10-04 11:54
                  回复
                    那么《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呢?这是你在QQ对话框留言时,最关心的一个动漫人物。
                    当男女主角确立在翔和阿莉埃蒂时,到底他们是友情呢还是爱情呢?
                    其实我的立场依然不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试做恋人,一定要试试那种彼此渗入到对方灵魂、不得不和对方的过去打交道的感觉。
                    只不过,千万不要只重视后边的话,而忽略了“有机会的话”这五个字。因为之前我还说过一句话:“没有那个缘分的话,做朋友就很好了。”
                    因为既然两个人都对彼此那么有感情——那么双方过的好,才是真正的奥义吧。不管这“过的好”是“各自过的好”,还是“一起过的好”。


                    13楼2013-10-04 12:05
                    回复

                      然后,问题就来了:“有机会”和“没有机会”,界限在哪里?
                      就因为翔和阿莉埃蒂是不同的物种,他们就没有机会了吗?
                      ——那白龙和千寻还一个是神明一个是人类呢!
                      ——那惊山昭和叶清还属于不同次元呢生命长度也完全不对等……
                      所以说,有机会和没有机会,不能以我们的现实来衡量。别忘了,我们所生存的3次元世界里的规则,2次元的这些孩子并不需要绝对遵循。他们活在2次元,小白你能抵达2次元吗?你和我,我们身边的所有人,恐怕一时半会儿都无法抵达2次元吧……可是这些孩子就活在2次元!他们有着我们所没有的机会……你懂我的意思么?
                      如果2次元只是3次元的规则之延伸,那么2次元何以称之为2次元,就应为它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吗?那么沐夕学园又有多大存在的必要呢?
                      这是一个梦的国度,一个奇迹可以无限发生的领域。
                      所以,翔和阿莉埃蒂究竟是爱情还是友情,看你对爱情和友情的释义了。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释义,你若问我的释义——我觉得,如果在你的笔下对爱情的定位是可以引人羡慕的东西(比如亲个小嘴儿 拉个小手 拥个小抱 吸引点眼球),那么相比较而言我觉得白千这对CP可以,昭清这对勉强也可以,但是翔蒂这对不太合适;如果在你的笔下对爱情的定位是[舍]而非[得]的领域,那么我觉得要是我的话我会让他们发展成CP……而且无疑他们的CP意义极具光辉。


                      14楼2013-10-04 12:43
                      回复
                        还有很多话想说,不过这一次就到这里告一段落吧。毕竟真的是手头事情太多,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估计你看到这里差不多已经耐心见底线了ORZ||||||||
                        我原本对你问的关于[喜欢、爱]的问题极为苦恼,思考数日未果,甚至问了身边的好朋友、亲人他们怎么看待,都未曾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回家了一、两天却迟迟不肯动手回复你。
                        甚至说,在我开始动手打这个帖子时,我也依然不很清楚答案(从1楼可以看出),只是想着姑且写写试试看吧……但是没想到,在写的过程中,我居然自己理解了一些东西,理顺了一些思路,对男朋友和我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感悟。
                        ——说起来,真的是要谢谢你。
                        其实我未说出的话,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着分析出来——就是分析一下翔蒂CP的合理性。在我看来,翔蒂CP的合理性超级高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本身就表达了这种合理性,而可提供写续文的合理性也依然存在。
                        我这里的合理性指的是由彼此的需求度来模拟的概率,也就是可以提供彼此成长的空间大小。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试试以理解昭清CP的合理性为练习,来猜猜我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总之,在翔蒂这条道路上,做你喜欢的事情吧,干巴爹!~
                        -END- @一袭白千


                        15楼2013-10-04 13:12
                        回复
                          小晓,看到这个帖子我很感动!!!我也很抱歉,我没有想到当时你正和你的男朋友冷战当中,我居然还在这种时候问你这些问题,小晓,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这个帖子已经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帖子了,我都不知道我现在应该说什么。小晓,加油!你和你的男朋友感情一定很深很深,虽然我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但是我相信你会看到彩虹的。我想要对你说的话太多了,所以拜托拜托等我一两天!!!


                          IP属地:浙江16楼2013-10-04 13:41
                          收起回复
                            我必须得说几句话,因为我又莫名躺枪了。
                            我跟她绝大多数出现争执的情况都是在谈论一些事情上观点有歧义,但是也并不是因为希望对方屈服接受,只不过是阐述的时候语速比较快。其次她很直接,也就是说她不高兴的时候,会对我这样说:“我现在很不高兴,因为什么什么”。那么这样我们的信息交流就很畅通。当对方关注的点不对时,我们会对对方说这个不是我想让你关注的,那个才是我的重点。你可以看到我们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互斥对方没有顾虑到对方感受。我曾经看过一个荒诞派小短剧,讲的就是“你没有在乎我的感受”。如果大家都只是讨论这个问题,那么世界上所有关系和纽带都将破裂,必然。
                            其次我想说关于转载的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从一开始就几乎是全盘接受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那一套,所有方法论几乎都处于俄狄浦斯情结,尽管它的举例很到位,但是我无法接受它的论点即恋人在潜意识里是理想父母的说法。这太俄狄浦斯了,太先入为主了。从哪里得到的这个论点呢?有什么依据呢?我宁可接受生物学的解释。其实对于这种感情的诞生,我百分百同意我朋友提到的繁殖理论,即,一切以种的良性繁衍,一切以种的优胜劣汰选择为前提。健康、聪明、漂亮的男人女人适合种的良性化,那么选择这样的男人女人渐渐成为基因,与生俱来。可是我是一个文科生,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科学,这么生物?那就从感情上谈谈吧。
                            先说说喜欢。
                            喜欢源于冲动,源于占有,源于体内原始的激情。它或许很汹涌,或许很细水长流,但是它总是它一定令人心悸,令人莫名其妙地感到甜蜜和酸楚。这个世界上很多感情都可以发展为爱情,我一定要说的是,由喜欢变成爱情的过程是最坚实、最稳固的。因为当你面对冲击时,使你咬牙坚持和义无反顾的不只是爱情的责任感,更多的是当年喜欢这个人时刻入记忆的幸福和喜悦。很多人,无论男女,爱情的初始不是源于喜欢,而是源于感动。因为他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她一直照顾我为我排忧解难,所以我慢慢地开始看到了他/她的好,然后慢慢地动情,慢慢地发展为爱情。它不稳固吗,它很稳固,稳固得缺少了一份爱情中的激情和欲望。初始时的暧昧是必须的,它是感情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直接反应双方的心意。尽管很多喜欢都停留在了喜欢,因为它强烈的情感波动而无法驯服成小溪,无法最终变成一份细水长流的耐心,但是它依然是一切的前提。
                            然后是爱情。
                            喜欢到了什么程度才算作爱?没人教我,我也不知道。它的含义可以无限扩张也可以无限缩小,因此我只在这里说一句,这也是我之前数次提过的一句——当我想到世界上还有你的存在心里便感到安慰,朝朝暮暮耳鬓厮磨真的是必须的吗?
                            最近似乎很流行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接下来呢?这份最长情、最无声的告白,你打算拿它怎么样?这是你这一方的告白,你怎么知道对方心里在想谁?这只能感动自己,所以它也只不过是份告白,而绝不是双方互动的爱情。
                            最后我不得不提的一点,其实也是我刚才在上文里早该提而未提的一点,性冲动。这是体现喜欢最直观的反应。禁欲式的、乌托邦式的感情或许存在,但是同时也是畸形的、压抑的,因为繁殖是人类存在的最初原因,反其道而行之,必有后果。


                            IP属地:北京17楼2013-10-04 15:13
                            收起回复
                              如果可以,我要点个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10-04 16: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