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湾到北部湾
北部湾一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1955年6月12日发文更定。此前名“东京湾”,缘起于1886年(清朝光绪十二年)中法战后,战胜国清朝政府的屈辱退让,法国转败为胜,越南从中国保护国变为法国殖民地,越南北圻首府河内被定为“东京”,随即把与中国接壤的海域,命名为“东京湾”。
北部湾是新中国成立后更定的地名,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清除殖民地意识形态的重大举措,但它的含义向未得到普遍理解,有提出更名建议的。笔者认为,北部湾是最完整最科学的地名,技术上涵容了方位、地理以及强烈的政治针对性,不能更改一字。
追溯历史地名本源,北部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域,与它的历史概念极不一致,故用任何历史地名以偏概全总揽今日的北部湾都欠准确。唐朝以前有南海、越海、徐闻(港)、合浦(港)、交州(湾)以及珠母海等名。南汉称媚川。宋、元时期有珠池、海门、桂海等名。明朝有交趾洋、交州池、西南海夷和南九边等名。清朝有廉州湾、钦州湾、越南湾和东京湾等名。宋元以前名称有的含北部湾以外海区,有的属北部湾以内的局部水域,明清以后虽属专名,但其中所谓越南湾、东京湾都是外国人别有用心的命名。利用地名实行对中国领土蚕食,可谓是西方殖民者的一大发明。但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不用“越南湾”而用“东京湾”,原来有更周详的考虑。越南湾一各,见于陈寿彭译书《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其范围包括海南岛以东的七洲洋海域。这种随心所欲把中国领土划入某种需要范畴的做法,虽属西方殖民者的本能,但却不能无视外交对手清政府还有利用价值的现实,避讳了“越南湾”这个连一点遮羞布也没有的,较易激起中国朝野公愤的敏感问题,故采用用意含蓄,在用词技术上属前代“交趾洋”脱胎的“东京湾”。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可谓深谋远虑.用心良苦了。
交趾洋一名,见于《郑和航海图》,所以未被中国明朝政府看成有碍领土主权的问题,是因为中越之间有特殊的政治渊源关系,一向不存在边界划定与纠葛,“自宋、明以后(中越)边境不设关卡。”中国边地“任越民垦辟。”1886年以后,中越关系已因法国的楔入而发生质变。由原来中越的亲缘关系变成中国主权国与法国殖民当局之间的关系。从这种背景下出笼的“东京湾”,其内涵绝非历史上“交趾洋”的量变,本质是彻底殖民化的、对我主权含有挑衅性的一个地名了。
北部湾的含义,就是立足南中国海主权范围极边的南海诸岛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对而言,从这个基点向北“放射”,则北部湾最名符其实地处于南海诸岛最北的雄南礁以北,以“北部”作为“湾”的专名。容纳了南中国海上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的完整主权,其政治内涵,远非仅是针对“东京湾”旧名而已。其核心是“北部”二字,故挪移一字不得。
(《北海日报》199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