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对家乡的大坟就很有研究。那时候的研究,无非就是听老人们胡诌骗小孩,说里面有多少宝贝金条,多少银元宝。说真的,那时候对这些金条的渴望程度还不如半截油条。后来上学,一个我小时候很佩服的老师说,这是明朝朱元璋叔叔的坟,出入口不详。但是日本鬼子曾经来炸过,拉了好几卡车的铜钱。这话我听着有点不胡诌。后来我还听我娘说,当时修坟前的公路时候,挖出一块碑石,上刻“坟前一条路,必定有人修”,那时候我的灵异思想就开始觉得这个世界有神人的存在。
对大坟的怀念很多,听到的虚假消息也很多。当然都是村子里面老人们互相传言。
直到今年,去井塘老家。才听叔叔说大坟原来是衡恭王朱佑楎的陵墓。
至于详细资料,我等会再转发一些,这吧主就得像个吧主的样。呵呵。
朱明一代,曾先后有三位宗室亲王分藩青州。其一为齐王朱榑,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封,洪武十五年就国,建文元年,以谋为不轨,废为庶人。永乐元年,诏复其国,又因骄纵不法,于永乐五年被废,宣德三年赐死,后世子孙居南京。清代青州学者李文藻曾著有《齐藩录》,惜已失传。其二为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第二子,永乐二年封,令他之国云南,高煦觊觎东宫,以偏远为由,拒不赴国。永乐十三年,改封青州,亲王府及世子府已建,仍迁延不就,益行不法,永乐十五年,徙封乐安州,宣德元年八月,因谋犯被逮至北京,废死西内。衡王是明代、也是整个封建社会封藩青州的最后一个王爵。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朱佑楎,于成化二十三年被封为衡王,弘治十二年三月就藩青州,传六世七王:恭王朱佑楎,朱佑楎子庄王朱厚燆,朱厚燆子康王朱载圭,朱载圭弟安王朱载封,朱载封子宪王朱常氵庶嗣,朱常氵庶子朱由棷。前后共一百四十余年。清兵入关,末代衡王朱由棷降清,顺治三年五月,清廷以私藏金玉银印、欲行谋反等罪名,将他与被俘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潞王朱常淓等明宗室共十一人处死,并将衡王府抄没,才算最后完结。
对大坟的怀念很多,听到的虚假消息也很多。当然都是村子里面老人们互相传言。
直到今年,去井塘老家。才听叔叔说大坟原来是衡恭王朱佑楎的陵墓。
至于详细资料,我等会再转发一些,这吧主就得像个吧主的样。呵呵。
朱明一代,曾先后有三位宗室亲王分藩青州。其一为齐王朱榑,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封,洪武十五年就国,建文元年,以谋为不轨,废为庶人。永乐元年,诏复其国,又因骄纵不法,于永乐五年被废,宣德三年赐死,后世子孙居南京。清代青州学者李文藻曾著有《齐藩录》,惜已失传。其二为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第二子,永乐二年封,令他之国云南,高煦觊觎东宫,以偏远为由,拒不赴国。永乐十三年,改封青州,亲王府及世子府已建,仍迁延不就,益行不法,永乐十五年,徙封乐安州,宣德元年八月,因谋犯被逮至北京,废死西内。衡王是明代、也是整个封建社会封藩青州的最后一个王爵。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朱佑楎,于成化二十三年被封为衡王,弘治十二年三月就藩青州,传六世七王:恭王朱佑楎,朱佑楎子庄王朱厚燆,朱厚燆子康王朱载圭,朱载圭弟安王朱载封,朱载封子宪王朱常氵庶嗣,朱常氵庶子朱由棷。前后共一百四十余年。清兵入关,末代衡王朱由棷降清,顺治三年五月,清廷以私藏金玉银印、欲行谋反等罪名,将他与被俘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潞王朱常淓等明宗室共十一人处死,并将衡王府抄没,才算最后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