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几个现象:
1.中国一线歌手存在着大量唱功不过关者,这种唱功的缺失已到了路人都听得出的地步。反观欧美,即使是偶像路线或者怪咖路线,基本功大都还是很不错的。
2.唱歌的评价标注和价值取向。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以前的快男快女(这届好一点),还是现在的好声音,评价标准都一直很游移。比如两年前的快女,几乎是隔一场比赛就换一个比法,情节是够曲折了,可是作为一个比赛,未免也太儿戏了。还有,你这个节目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自己都没搞清楚,或者是貌似很清楚,但执行起来完全不是那回事。比如现在的好声音,什么是好声音?你有些什么样的硬性标准?哪些软性标准?一上来给我讲个清清楚楚,那我信服。但从整个比赛看来,我完全看不出这些。看到的,还是瞎胡闹。
3.评委、媒体误导和观众盲从极其严重。应该说,前者想让后者怎么想,后者就得怎么想。大多数观众都喜爱音乐,但是有较专业的欣赏水平的百里无一。在这种情况下,你把“辨识度”、“情感”什么的虚无飘渺的东西挂在嘴边,观众不知就里,自然就信以为真了。其实观众当然想有足够的欣赏水平,但是每天充斥在耳边的都是些伪专家的伪标准,这让人怎么按正确的方式去欣赏?
4.再细说观众的欣赏层次。好吧,听歌听的就是个感觉,但是感觉是个最不靠谱的东西。举个例子说吧,十五年前,我听刘德华,会觉得他唱的好棒;十年前,喜欢用收录机录电台里的歌,天天接触打榜的口水歌,觉得它们很棒,觉得自己善于发现。PS:这个阶段开始听到庞龙等一些歌手的歌,比他们成名要早几年;五年前,突然发现高音是个很牛的东西,天天学海豚音什么的(我现在不认为这算高音,只是种技巧,但当时觉得比其他高的就是好的),其他类型唱功一概认为不足道;三年前,我开始慢慢学会欣赏一些真正的优秀歌手,像林忆莲、彭佳慧、林志炫等,摆脱高音的束缚;一年前,我才习惯欣赏改编的歌曲,大致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改编。。。好吧,现在我仍然几乎没有成型的评价标准,很多好的我听不出来,不好的,因为强烈的情感倾向,反而会认为它很好、而且好的无可辩驳。我想非科班出身的,基本都像我这样,一直在进步,却从不靠谱。
这几个问题,其实想深了就一个办法就可以解决:提高全民欣赏水平。
中国其实不缺唱功超群的人,虽然多数在部队。但是缺乏善于聆听的耳朵。听众其实很想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不知该如何做到;而真正有水平的歌唱家、歌唱教育家们的看法又很难传到听众耳中。而且出于某种特殊的心理,即使他们出现,多数年轻人会认为他们跟那英什么的都差远了云云。。。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破,我也很想学
1.中国一线歌手存在着大量唱功不过关者,这种唱功的缺失已到了路人都听得出的地步。反观欧美,即使是偶像路线或者怪咖路线,基本功大都还是很不错的。
2.唱歌的评价标注和价值取向。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以前的快男快女(这届好一点),还是现在的好声音,评价标准都一直很游移。比如两年前的快女,几乎是隔一场比赛就换一个比法,情节是够曲折了,可是作为一个比赛,未免也太儿戏了。还有,你这个节目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自己都没搞清楚,或者是貌似很清楚,但执行起来完全不是那回事。比如现在的好声音,什么是好声音?你有些什么样的硬性标准?哪些软性标准?一上来给我讲个清清楚楚,那我信服。但从整个比赛看来,我完全看不出这些。看到的,还是瞎胡闹。
3.评委、媒体误导和观众盲从极其严重。应该说,前者想让后者怎么想,后者就得怎么想。大多数观众都喜爱音乐,但是有较专业的欣赏水平的百里无一。在这种情况下,你把“辨识度”、“情感”什么的虚无飘渺的东西挂在嘴边,观众不知就里,自然就信以为真了。其实观众当然想有足够的欣赏水平,但是每天充斥在耳边的都是些伪专家的伪标准,这让人怎么按正确的方式去欣赏?
4.再细说观众的欣赏层次。好吧,听歌听的就是个感觉,但是感觉是个最不靠谱的东西。举个例子说吧,十五年前,我听刘德华,会觉得他唱的好棒;十年前,喜欢用收录机录电台里的歌,天天接触打榜的口水歌,觉得它们很棒,觉得自己善于发现。PS:这个阶段开始听到庞龙等一些歌手的歌,比他们成名要早几年;五年前,突然发现高音是个很牛的东西,天天学海豚音什么的(我现在不认为这算高音,只是种技巧,但当时觉得比其他高的就是好的),其他类型唱功一概认为不足道;三年前,我开始慢慢学会欣赏一些真正的优秀歌手,像林忆莲、彭佳慧、林志炫等,摆脱高音的束缚;一年前,我才习惯欣赏改编的歌曲,大致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改编。。。好吧,现在我仍然几乎没有成型的评价标准,很多好的我听不出来,不好的,因为强烈的情感倾向,反而会认为它很好、而且好的无可辩驳。我想非科班出身的,基本都像我这样,一直在进步,却从不靠谱。
这几个问题,其实想深了就一个办法就可以解决:提高全民欣赏水平。
中国其实不缺唱功超群的人,虽然多数在部队。但是缺乏善于聆听的耳朵。听众其实很想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不知该如何做到;而真正有水平的歌唱家、歌唱教育家们的看法又很难传到听众耳中。而且出于某种特殊的心理,即使他们出现,多数年轻人会认为他们跟那英什么的都差远了云云。。。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破,我也很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