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排实验的讲解,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考虑哪些因素,排除什么干扰,用什么仪器,它
们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看清每个步骤的目的、操作过程、现象变化过程、怎
样做可以获得成功、怎样将导致失败等等。总之,看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把注意力
放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和变化过程上,而不能单看实验结果,
更不能只觉得好看、好玩就心满意足了。
(3)认真动手做好实验。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
,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怎样动手做好实验呢?那就要做
到“六要六不要”:
一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心中无数,实验中手忙脚乱
,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茫茫然。
二要理解仪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爱护仪器。不要随意玩弄,任意乱用。
三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粗心大意看热闹。
四要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这是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和取得实验成功的保证。
不要随心所欲、胡乱操作甚至损坏仪器。
五要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在操作上下功夫,而且积极动脑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
光做不思考。
六要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填好实验报告。不要潦草
马虎,为了得到满意结果而拼凑数据。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
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
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
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
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做练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应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认真审阅题目。例如在解物理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要仔细
阅读题目中每一句,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单位,使自己清楚题意。然后确定研究
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系统,这些对象经历什么过程,从而确定解题的目标和依据。
画草图是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使题目形象化、具体化的途径。
要把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练习题中的已知条件,有的是直接给出为已知数,有的
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间接给出,隐含在一些给出的数值或信息中,要通过分析,根据一些相互
关系,才能求出来。
根据题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解题的物理公式。要特别注意某些习
题中的近似条件或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还要注意许多物理习题,由于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
,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运用的物理公式和数学方法不同,可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做习题时,
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各种解法加以分析比较,不但能使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能学会选择最简捷、最巧妙的解法。
在运算中,必须统一单位制。
解物理习题,不能一解出结果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还要研究这些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经
齐全,是否有取值范围,等等。必须确认答案已经全面合理,正确无误,解题才算结束。
做练习时,要注意培养认真严谨的学风,做到表达规范。
练习、测验经老师批改发回后,不能只看分数,要认真研究老师批改中指出的问题,检查
发现自己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方面的漏洞和错误,及时补上和改正。应建立一个错题记录,仔细
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薄弱知识点加以强化,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掌握记忆的方法
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加以应用。怎样才能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