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石文化之后进入青铜时代,亦即历史学上的商周时代。然后,进入早期铁器时代亦即秦汉时期。
所有这些考古文化在嬴水流域均有发现。2008年冬,山东大学文博系和莱芜市文物办组成的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在杨庄镇张里街发现两处遗址,一处遗址采集到的文物标本有残石磨棒、红褐陶釜口沿,还有较多的黑陶器残片。另一处遗址曾出土过石斧、陶片,还有青铜剑。“经普查队专家认定,整个遗址为北辛、龙山、岳石文化和周汉时期的文化遗址。”
下边重点介绍与少昊、伯益时代相对应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山东龙山文化遗。
据莱芜市文物办原主任宋继荣先生介绍,在嬴水流域发现呈大汶口文化特点的遗址有寨西遗址、大王庄遗址、边王许遗址、小增家遗址、嬴城遗址。其中,边王许遗址曾出土过石斧、石铲、石锛。小增家庄遗址曾挖出过磨制光滑、小头穿孔的石斧,在一土坑竖穴墓中出土过随葬的大汶口文化典型器——白陶鬶。2001年10月9日,由泰安、莱芜两市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者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对嬴水之滨的嬴城遗址进行了一次野外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若干件。其中,石斧一件,斧下宽上窄,刃部残断,横截面呈扁椭圆形,残长14、宽16厘米;石磨棒一件,横截面呈椭圆形,残存研磨面较平整,残长12、厚4厘米;石锛一件,扁薄,长梯形,断面呈长方形,磨制精细,刃部锐利,残长5.5、宽5、厚1厘米;石纺轮一件,扁圆形,体较薄,中央穿孔,孔径1.2厘米,轮外壁刻竖纹,直径6、宽0.9厘米。”
这批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明显呈大汶口文化特征,其中石纺轮的发现意义尤其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