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跟我同住了两年的室友兼屋主小露完成了实习律师经验,向她那位列Magic Circle(*)的律师事务所申请借调至伦敦工作。也是,难得在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不好好利用跨国机构的规模去扩阔视野实在是对不起自己。顺道认识一下英国的绅士就更不错了。
我和小露是旧同事。我们一起经招募毕业生的管理人员计划入职世界企业,我比较幸运的被安排在总办事处开始我的实习,她则被派向公司旗下的交通业务去完成为期两年的实习。小露在大学时主修一般女孩子都不会选的土木工程,明显的理科高材生。初入职时开始我们便常常互通电邮,分享工作上我们都不太懂的人情世故,以及一切被合理化的低效率行为。如果说刚毕业的我们是充满菱角的石头,过得了一年左右,著实被磨滑了不少。就算一开始是不愔世事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新鲜人,工作了一年左右大概也懂判断出有些事,味道不太对劲。
按理来说管理人员计划是一种速成的计划,找出有潜质的毕业生,经两年跨部门的在职培训,完成计划时优秀的成员可以当上副经理,可以说是管理层中的初阶了。别人由初入职的小助理当起,要升迁至副经理没个七、八年也不行,前题还是表现出色而且和上司相处融洽可以令他每年在评核中美言几句,哦,还有就是有适当的人员流失才有空出来的升迁位置。
能拿下这速成管理层机会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应届毕业的尖子。好吧,我们都不笨。早晚我们会想到,在子公司当上经理和在总办事处当上经理的分别所在。距离完成计划还有一年,和小露相同处境在子公司受训的人不免开始替自己未来的仕途担心,最简单的一种比对方法就是看子公司和总办事处同为经理级的待遇。虽说工资是机密资料,但基本上和同事混熟之后或多或少都能有个概念。结果是子公司的经理们的工资很可能连总办事处的副经理也不如。
同届入职的我们主动要求跟人事部总监会面相谈,探讨完成计划后的合约问题-究竟到那时候招聘的公司,会保持是作为母公司的总办事处,还是会以子公司开出的新合约取代?简单来说,前者代表你是母公司下派的员工,始终属於公司架构上最上层的员工;后者则无疑是一种无限期的流放,只能好自为之。
我和小露是旧同事。我们一起经招募毕业生的管理人员计划入职世界企业,我比较幸运的被安排在总办事处开始我的实习,她则被派向公司旗下的交通业务去完成为期两年的实习。小露在大学时主修一般女孩子都不会选的土木工程,明显的理科高材生。初入职时开始我们便常常互通电邮,分享工作上我们都不太懂的人情世故,以及一切被合理化的低效率行为。如果说刚毕业的我们是充满菱角的石头,过得了一年左右,著实被磨滑了不少。就算一开始是不愔世事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新鲜人,工作了一年左右大概也懂判断出有些事,味道不太对劲。
按理来说管理人员计划是一种速成的计划,找出有潜质的毕业生,经两年跨部门的在职培训,完成计划时优秀的成员可以当上副经理,可以说是管理层中的初阶了。别人由初入职的小助理当起,要升迁至副经理没个七、八年也不行,前题还是表现出色而且和上司相处融洽可以令他每年在评核中美言几句,哦,还有就是有适当的人员流失才有空出来的升迁位置。
能拿下这速成管理层机会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应届毕业的尖子。好吧,我们都不笨。早晚我们会想到,在子公司当上经理和在总办事处当上经理的分别所在。距离完成计划还有一年,和小露相同处境在子公司受训的人不免开始替自己未来的仕途担心,最简单的一种比对方法就是看子公司和总办事处同为经理级的待遇。虽说工资是机密资料,但基本上和同事混熟之后或多或少都能有个概念。结果是子公司的经理们的工资很可能连总办事处的副经理也不如。
同届入职的我们主动要求跟人事部总监会面相谈,探讨完成计划后的合约问题-究竟到那时候招聘的公司,会保持是作为母公司的总办事处,还是会以子公司开出的新合约取代?简单来说,前者代表你是母公司下派的员工,始终属於公司架构上最上层的员工;后者则无疑是一种无限期的流放,只能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