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刀吧 关注:16贴子:4,020

【恋恋双城】「转」漫谈令狐冲与《笑傲江湖》众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笑傲江湖》是金书中我最喜爱的一部,原因可能有三个,
一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令狐冲是所有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
二是非常喜欢这个书名;
三是这个江湖和其他江湖有点不同,除了也充满阴谋杀戮争斗情仇之外,它的背景是大气洒脱不羁磊落的广阔,让人读之,总觉得无论陪主人公经历了多少不公低迷被诬陷的气闷,那种浩然潇洒,自由心境,明朗温馨却总会流露心间,读的很爽快;
这个江湖除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之外,还飘扬着琴箫合奏的悠扬,勾画了名书绝画的雅致,还有浪漫绮丽的酒香满溢。
书中刻画了很多形象鲜明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都和主人公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故事,我以令狐冲为切入点,聊聊和令狐冲关系密切的几个人:岳灵珊,林平之,任盈盈,风清扬,岳不群,宁中则,任我行,向问天等,来说说我对他们的理解。
来源:金庸吧
作者:古音仙乐
注:金书中,笑傲江湖是我第一大爱。


1楼2013-09-23 21:54回复
    【令狐冲和岳灵珊】-------刻骨的苦恋
    我原本想写“美好的初恋”,可想一想,这个初恋带给令狐冲的痛苦难受折磨是远远大于它当初的甜蜜美好了。
    岳灵珊,和令狐冲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后爱上林平之,最后却被林平之所害死的一个悲剧人物。
    我始终相信岳灵珊是很喜欢过令狐冲的,男女之情的那种喜欢。
    但我也知道,后来的她的确是深爱上林平之的。
    很少有谁是一辈子只会喜欢一个人的,或许只存在小说之中,那么小说写出移情别恋倒是更符合现实情况的。
    感情从没有对错之分,你爱上了珍珠,珍珠便是天下最亮的,你爱上了石头,石头便是天下最硬的,虽然我也常常会讨厌岳灵珊的眼光之差,多次伤透令狐冲的心,可是也知道,爱与不爱,谁也没有办法去强求的。
    令狐冲苦恋岳灵珊,天下皆知--------
    生重病,没有求生欲望,自暴自弃,心痛无比,常常流泪,相思入骨,甘心被刺成重伤,能答应小师妹的一切请求,小师妹死去他差点悲痛而死。。
    让令狐冲如此备受煎熬的是因为,“得而复失”比“从未得到”,更让人痛苦难以承受。
    有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亲密;
    有过青梅如豆同生共死的浪漫;
    有过彼此牵挂心有灵犀的相思;
    有过轻嗔薄怒嬉笑快乐的甜蜜;
    维护大师兄的担心和偏心,思过崖上的送饭送酒,下雪天艰险上崖而生病,雪夜相守一夜的亲密无间,病愈后再上思过崖和令狐冲的互通情意。。。
    有过那么多只属于两人的过往,有过那么多美好温馨的情景,有过那么近那么近的距离,
    怎么能面对,怎么能承受,
    突然间的失去,永远的失去。
    越来越冷落,越来越淡漠,距离越来越远,再没有了只属于两人的亲密,
    岳灵珊拉起了另一人的手,眼角含笑脉脉含情的望向了另一个人,心里记挂关心偏向的成了另一个人,一块嬉闹玩耍练剑,不再是自己,她的一颦一笑,闹脾气耍小性子也不再是对自己,要海枯石烂此情不渝的人,再也不可能是自己。。
    令狐冲只能知道小师妹慢慢的远离了自己爱上了别人,却没有任何办法,无法阻拦无法争夺。
    女人的心里只放得下一个最亲密的人,岳灵珊既然放入了林平之,自然一心的也就向着林平之了。虽然她对大师兄仍然是很好的,却也只限于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妹之情了,所以会怀疑他偷了小林子的剑谱,诬赖他杀了八师弟伤了林平之,所以明明知道这个大师兄气量很大很骄傲对自己很好,却还是不相信他。
    女人是感情动物,往往以和自己的感情深厚来判断是非而不是理性,所以她辜负了令狐冲,伤了令狐冲,侮辱了令狐冲,带给令狐冲那么多的痛苦。最终也被自己的痴情所伤,那也是自作自受-----自己选择的自己就要接受,用不着谁来为她抱怨不平。
    书中屡次说起岳灵珊之所以喜欢上林平之是因为他像岳不群,君子风度,循规蹈矩;令狐冲太任性妄为。很有道理。记得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在船上,蓝凤凰问谁敢喝那五毒酒,林平之要喝时,岳灵珊急喊,你要是喝,我就再也不睬你。可见她多接受不了胆大胡为的人,令狐冲却是喝了这酒的。
    岳灵珊,在《笑傲江湖》中的作用,应该就是刻画令狐冲的痴情和痛苦,为情所困不得自由,因此而有的生无可恋,生死不挂于怀。大多金书男主都是太多女子爱而不知选谁,令狐冲却是爱而不得失恋痛极,让人感同身受距离更近也更加怜爱。


    3楼2013-09-23 22:03
    回复
      2025-05-28 20:21:11
      广告
      【令狐冲与风清扬】-----绝佳师徒
      风清扬,华山剑宗高手,因受气宗娶亲欺骗,错过了气宗剑宗华山相斗,也致使剑宗被气宗阴谋所害,几乎全部覆灭,非常自责后悔,几十年呆在华山思过崖上,后教给同上思过崖思过的令狐冲以“独孤九剑”,使令狐冲成为当世剑法最高的高手。
      没有风清扬也就没有后来剑术卓绝名满天下的令狐冲。
      令狐冲的名义师父是岳不群,其实真正的师父是风清扬。
      风清扬是金书中最好的老师,令狐冲也是最好的徒弟,两人可以称为是个性与“独孤九剑”最契合的绝佳师徒。
      令狐冲学习独孤九剑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先是看到五岳剑派所有极精妙的剑招被人尽破而感到失望胆怯和迷茫------然后了解到华山剑宗气宗的纷争,气宗的以气御剑,高深的内力剑招自然不会被轻易击破的这种“答案”--------在田伯光的催化下,学到了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和“无招胜有招”。没有剑招自然无招可破。招是死人是活,令狐冲对先前的疑惑不解终于全部了悟。
      笑傲一书,虽然是华山气宗赢得了正统地位,可是气宗执掌门户后人才凋零,除了岳不群宁中则之外,再没有高手。令狐冲也是学习剑宗才剑术天下无敌的。桃谷六仙就能把整个华山派逼得弃家而逃四处躲藏,虽然也许岳不群躲藏是假寻辟邪剑谱是真。但华山的整体战斗能力之差,显而易见。
      而书中也一再暗示,当年的剑宗气宗之争,是气宗用阴谋诡计不光彩的赢得了胜利。内斗也是华山没有高手的最大原因。这也是权势之争的一个表现了
      气宗掌门岳不群,一门心思的不是练自己的以气御剑,却是费尽心思的想要得到“辟邪剑谱”,最后还是以偷来的剑招取胜得到五岳掌门。也真是讽刺到家了。
      金庸笔下的人物使用什么武功都是和他本身的性格一致契合的。
      那么无拘无束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无形浪子令狐冲,使用这样随意自然,不拘一格,连招式都没有的“独孤九剑”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找到兴趣点和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去学,当然就事半功倍能取得非凡成就了。
      风清扬摒弃剑宗气宗之见,把剑法教给令狐冲,实在是慧眼识徒,心胸宽广大气。
      有了好徒弟也要有适合的教法。风清扬绝对是最佳老师,不仅讲解深入浅出清楚明白,还能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1 风老师知道学习九剑前最重要的是先洗脑,灌输新思想新理论,有了思想指导才能更清楚剑法特点才能更好的学会。
      所以他从魔教长老尽破五岳剑招说起,先给令狐冲解惑。让令狐冲顿悟,招数是死,发招的人却是“活”的,要活学活用,不能拘泥不化。
      这话深得令狐冲之心,立时理解。进而再指出笑傲一书中最重要精妙的武功思想“无招胜有招”------根本无招,如何可破?
      2 风老师不是一开始就教剑招,而是步步指导循序渐进。一口吃不了胖子只会被噎死。
      先让令狐冲学习把五岳剑派的招数做到“无招”。所有招式使用时须当做到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不能有半分勉强。
      这种随心所欲随心而行任意所至,正好符合令狐冲的性子,自然学起来极快。
      3 教习独孤九剑之时,对令狐冲非常了解,不菲薄不拔高,实实在在,恰如其分。不为求马上就胜而让令狐冲贪多务得。
      先学破剑式,背诵总诀,再把所有变化处,讲解拆招,阐演周详。
      4 对令狐冲常常鼓励,树立他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当然,令狐冲也确实资质甚好,学习这套剑法是再合适不过。
      5 风老师性格随和风趣,讲讲独孤典故啊,说说处世之道拉,骂骂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啊,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好心情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一套精深剑法,一招可有三百六十种变化的繁杂,更注重料敌机先随招“悟”变,如果没有好老师,再有悟性的人恐怕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里就学会了。
      风清扬和令狐冲性格相似又不同,令狐冲说“这位太师叔年轻之时,只怕性子和我差不多,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任性行事的性格”。可风清扬是真正的隐士,身怀绝佳武功却不履江湖,几十年孤身隐居。如果不是遭遇极大的打击,有极大的愧疚和失望,应该不会这样。可令狐冲爱热闹爱交友,他即使做隐士,也应该会是大隐隐于市的了。


      4楼2013-09-23 22:03
      回复
        【令狐冲和林平之】------天壤之别
        林平之:遭遇灭门惨案后,一心为父母复仇,最后学会辟邪剑法得偿所愿却害人害己的悲剧人物。
        看到过一些为林平之做辩解的话和文,大意是认为林平之本是个侠义之人,只是遭遇不幸为报家仇而性情大变,可以理解。我对这些观点很不以为然。
        特别喜欢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春夏之季,都可以百花争艳百草葱郁,可遇到寒冬呢。虽然,花花草草遇到严寒凋零也是正常,可是我们不就是想要寻找那些不正常,很难得,很可贵的人吗?若是一遇艰险,性情就变,就要是非不分恩将仇报,只是因为他本性不坏,就是可以理解的吗。
        更何况,什么是本性,本性应该是遇到什么情况也不会更改的为人处事,随势而变的,不是本性。
        达则兼济比较容易,穷则独善其身难。
        富家公子,父母宠溺,众人吹捧下,总觉得自己本领高强看到不平,出手相助一下,略施行侠仗义之道,给人夸奖自己满足,人之常情。抱打不平是好的,可林平之一出场时的骄纵自大也很明显,又想起书末,林平之练成辟邪剑法报了大仇之后,想着 “林平之想要雄霸天下”,可见,林平之是那种身在弱势时可以低调谦逊保全自己,但一旦得势就开始狂妄自大的人,一直很缺少智慧和心胸。
        当然,林平之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他爱父母,性坚韧,能吃苦,也太执着。他不仅是被复仇而累,更是被自己的性格所毁。
        林平之和令狐冲最大的不同,我常会想到一点。
        令狐冲常常会想起,当日在衡山群玉院中,林平之的一句话而救了他。一句话的救命之恩,他是深以为重念念不忘。
        林平之记不起令狐冲曾经对他的救命之恩,对他父母的相助之情,他记得的只是,因他自己心胸狭隘而误认为的令狐冲种种不是。
        江湖中人,记仇总是比记恩要容易。善良与否,豁达与否,感恩与否,都从这里可以看出,然后最后幸福与否,也从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要说是际遇改变了人性。那一路走来,令狐冲的厄运不幸际遇之遭比之林平之也不遑多让吧 。
        令狐冲从一开始就身受重伤,屡次徘徊在生死之际,亲如父母的师父师母怀疑,最爱的小师妹移情,被逐出从小如家的华山,被世人所误会。。。。---------感情精神和身体上,都遭受到了极重的打击。
        关键是两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
        一个清风明月光明磊落,一个心机深沉肚里文章
        一个不记仇恨总是知恩图报,一个怀疑一切只记得谁也对自己不起。
        令狐冲被一大群人弄的生不如死,可他对不戒和尚,桃谷六仙,蓝凤凰老头子等等人,仍是毫不介怀真心相交义气深重。
        他被向问天利用救了任我行,不会去计较盘算向问天这样做对自己有多少危险,只想着自己因此而学会了吸星大法捡了一条命,仍然和向问天是最好的兄弟。
        岳不群同样对令狐冲很卑鄙无耻多次杀他,令狐冲想的是他的养育之恩要再饶他一次。
        林平之想不起别人救他的恩情,只想着所有人都是在贪图他家的辟邪剑谱,所有人都在欺骗他算计他,对所有人都只有恨和利用。岳灵珊对他的一片至诚真心,他却也是早有隐瞒,自己独自去老巷找剑谱,搜令狐冲的身子,在岳不群窗下找机会拿剑谱,哪里当岳灵珊是自己的知心爱人?
        令狐冲待人总是一片真心,爱憎都让你知道,最后也往往宽容待人;
        林平之是爱憎都只我自己知道,最后找你算账,活得太累。
        性格决定命运。
        令狐冲的际遇如果和林平之易地而处,令狐冲一样会有美好的结局琴瑟和谐笑傲江湖;
        林平之一样自怨自艾恨尽天下不得善终。
        因为,气度不如,恩怨不分,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两人天壤之别。


        5楼2013-09-23 22:04
        回复
          【令狐冲与任盈盈】-----天作之合
          任盈盈,一个机智,谋略,武功,容貌都绝佳的女子,洛阳城东爱上令狐冲后,“爱情”便成了她人生的主旨,她用女子难得的大气,豁达,理解,对令狐冲的深情厚爱,最终令令狐冲爱上了自己,和他结百年之好,共谱笑傲江湖之曲。
          说到这两个人,我们总会先注意到他们的名字。我是这样理解的
          盈:充盈,不缺。冲:不足,空。
          令狐冲失去了很多,爱情,信任,地位,名誉,立身之处,尊重,生命垂危。
          遇到盈盈后,盈盈一一给予。
          盈盈在他失去小师妹后,给了他世上最难得最伟大的爱情,不小气不嫉妒不吃醋不强迫,处处为他着想,理解他了解他,关心他深爱他,总是甘用生命去保护他的安全。
          当最亲密的人都怀疑他偷了林家的辟邪剑谱时,绝对信任他的除了从小养育他待他如母亲的师母,就是盈盈。盈盈是这世上最了解令狐冲的人,了解他的骄傲胆大,痴情善良,不受拘束,正直侠义,所以从来都是给令狐冲尊重和自由,遇事让令狐冲自己选择。不迫他入教,不求他为救自己而打赢师父,还帮助他屡次相助小师妹。
          五霸岗群雄相助,给了当时了无生趣的令狐冲以豪迈,还有很多重情重义敬他为人的好友。虽然对这种群豪看重的名誉地位令狐冲是不在意,可让岳不群却是嫉妒的发疯。
          任盈盈背负垂危的令狐冲上少林,才让令狐冲转危为安,才有了后来到西湖湖底学习吸星大法而保全了性命。
          有了任盈盈,才让令狐冲不那么可怜,不那么消沉,不自暴自弃,令狐冲感受到了温暖美好,深厚的情谊,和最后两情相悦的幸福。
          但“大盈若冲”,我在这里先这样理解它,
          看似完美的东西也总有它的不完美。
          盈盈好像无所不缺,地位,权势,美貌,武功,才智。。。应有尽有。
          可我觉得再没有认识令狐冲前的盈盈,缺少最重要的东西,
          爱和被爱,也可以理解为信仰和自由。
          她不喜欢黑木崖,于是隐居在洛阳城东,和一个老人绿竹翁在一起,琴箫自娱,不起涟漪。处在花样年华的这样一个女子,这是很孤独寂寞的时光吧。
          遇到令狐冲后,她的人生和生命才有了色彩和目标。爱令狐冲让她懂得了幸福快乐和痛苦难过,帮助令狐冲让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令狐冲在一起,才有琴箫和鸣奏出完美的笑傲江湖之曲。
          所以,令狐冲也填充了她的不完整。
          令狐冲身上很有魏晋名士的风流,任情任性,不慕名利,不屑世俗,骄傲高洁。但更加的胆大妄为。他好像是金书主人公里流泪最多的一个人了,每次都是因为感情。他大哭大笑,也从不介意旁人会对他如何。最了解他的,能和他心意相通的,只有任盈盈。


          6楼2013-09-23 22:04
          回复
            【令狐冲与莫大先生】----温暖人心 风尘异士
            莫大:潇湘夜雨,衡山掌门,为人低调神秘莫测,行踪诡秘飘忽不定,“琴中藏剑,剑发琴音”是他剑法和性格处事特点。最后原五岳剑派掌门人全部毙命,他是唯一安然无事的一位。
            对我来说,笑傲一书中,最低调莫测,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个很模糊的身影总觉得看不清的,不是深不可测的东方不败,不是剑法高超隐居多年的风清扬,而是这位衡山掌门莫大先生。但对他的看不清并不影响我对这个人物的喜爱,也许也正是因为他行事奇特,神出鬼没吧。
            莫大在笑傲一书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除了首次出场几乎每次出场都是会和令狐冲见面,令狐冲对这位前辈的多次援手相助常怀感恩心。
            一 在衡山郊外,嵩山费彬要杀死衡山刘正风和令狐冲一行人时,莫大突然出现杀死了费彬。
            在这件事上,给我解答了几处疑惑。
            在刘正风金盆洗手大会前的小茶馆,我们听到了很多不亚于娱乐圈八卦的江湖八卦。对刘正风种种的溢美之词,武功好人缘好家世好,说莫大武功不如心胸不如他嫉妒他所以没来参加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等等。
            我们从莫大的行事表现上可见这些通通都只是全不可信的八卦传言。
            莫大总是衣衫落拓,一副唱戏讨钱的样子,可见他对于出身富贵的刘正风根本没有贫富上的在意,更别谈嫉妒了。
            莫大的武功比刘正风高,但江湖传言不是这样,可见刘正风比莫大高调,换言之,衡山掌门是过于低调了。五岳剑派各位掌门都是江湖人大赞的武功高手,定闲,岳不群,左冷禅等,可竟然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莫大的武功深浅。
            刘正风相比莫大,的确没有做掌门的资质。他更沉迷于音乐,以致在我们看来就是玩物丧志,对衡山一派的兴盛荣辱关心不多。
            莫大相比刘正风,看似更出世不问世事,其实他对衡山一派非常关心也非常操心,每次也能审时度势的为衡山前途寻找最好的办法。他一早就看出左冷禅的野心,知道师弟刘正风与魔教曲洋相交的事,但他从未说过也没有去以衡山掌门的身份去干涉反对过,他对于正邪的门户之见,态度比其他正派人士潇洒多了:
            【哼,魔教虽毒,却也未必毒得过左冷禅。令狐兄弟,你现下已不在华山派门下,闲云野鹤,无拘无束,也不必管他甚么正教魔教。我劝你和尚倒也不必做,也不用为此伤心,尽管去将那位任大小姐救了出来,娶她为妻便是。别人不来喝你的喜酒,我莫大偏来喝你三杯。他妈的,怕他个鸟?”】
            刘正风和莫大性格不投,也有多次误解过他,而莫大从不解释,只是会在暗中相助自己同门师弟,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衡山郊外了。对不相干的江湖人对他的误解他就更是不在意了,如若在意,也不就会有那么多对他不好的传言了。
            岳不群在意江湖对他的评价,所以做事说话总是求得君子美名。
            莫大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所以也不会高调的表现自己武功高也不会去表现自己对刘正风的态度。这种性格和令狐冲很像的,自然随意的世外高人风范。
            莫大的“琴中藏剑,剑发琴音”也是他性格的表现吧。锋芒暗藏,看似平庸不惊实则精明厉害,为人谨慎做事高洁。“莫大”是不要大呢还是非常大的意思呢?
            二 出现就是在令狐冲护送恒山一众师姐妹上少林时,在一家酒馆遇到莫大。
            莫大对左冷禅的野心打算清清楚楚,正可见他人虽神龙见首不见尾,实则心总是在关注五岳剑派和衡山派的命运。
            莫大接连五夜去查看令狐冲所为,后为令狐冲照看恒山众人,这样对后辈的关心,对五岳剑派的关心,不听信别人对他的传言,让我感动敬佩。人多的是人云亦云造谣生事,不关己事高高挂起,莫大这样才是长者之风君子之风。
            从莫大对令狐冲质问的那番话,莫大不仅是一个不在意正邪门派的人,更是一位重情中人,他赞扬盈盈对令狐冲的痴情,讽刺令狐冲对盈盈的薄幸,这得是很大心胸很高境界才会有的想法吧,或者就是本性如此,不拘不束,重视真情。
            接着就是在少林大殿中见到他了。十个正派绝顶高手,唯有莫大从头至尾不说一句话,你佩服谁也好不佩服谁也好,和谁打也好,通通我不介意。
            最后在华山思过崖洞中,在左冷禅布置的周密陷阱之下,莫大竟然神秘离开。最后以一曲《凤求凰》来实现他曾对令狐冲说过的话,你和盈盈成亲那天,我定来祝贺。
            我喜欢莫大的低调神秘,落拓不羁,不在意世人的误解,对人真诚侠义,为善不言,对本门户尽心尽责,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位品性高洁的风尘异士。
            也有人会不喜欢他的过于明哲保身吧,但在笑傲争权夺势的乱世之中,谁不是用自己的方法保全自己呢?方正,冲虚,之前的向问天,都是这样做的。你力量强就用强势的方法,衡山力量弱,所以莫大很多事上低调不强出头,是因为他是衡山一派掌门人,他保全的不是自己要保全的是整个衡山派。所以做事都要权衡轻重吧。


            8楼2013-09-23 22:05
            收起回复
              【令狐冲与仪琳】 爱若春阳
              仪琳;恒山定逸师太的出家徒儿,从小在恒山长大,不通世务,容貌清丽绝俗,冰清玉洁楚楚动人,因令狐冲曾舍命救自己而深爱上他。
              金庸笔下有很多单爱苦恋的女子,如程灵素,郭襄,霍青桐,文秀,程英等蕙质兰心的难得好女子,却都陷入痴情而得不到所爱,换来读者多少眼泪和感慨。仪琳也是单爱,但和她们又有些不太一样,因为仪琳从始至终都只是“爱”令狐冲,从来没有想过要和他在一起,从来没有过因“爱”而生的欲望和要求。这种单纯的“爱”,只是想要对方快乐逍遥平安幸福的“爱”,只会温暖对方而不会施加任何压力,犹如三月春阳,暖人心脾,却不会灼热伤人。
              我刚才想要写仪琳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笑傲》一书里,为情而苦的人到底是谁?
              是“爱而不得”的令狐冲,还是“爱而不能”的仪琳?
              令狐冲的苦恋,作者从没有不好意思藏着掖着,他的心痛,心酸,不想活,大哭,流泪等等尽在读者眼前,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令狐冲深爱而得不到的那种痛苦心情。
              而且,我们大多也应该有过类似感受,更能感同身受,爱一个人而不被他爱,爱上深深爱着别人的人,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无法承受之痛和无能为力吧。
              情为何物,不知道,但因情而带给人最纯粹的开心喜乐,因情而生的最重最疼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可是像仪琳那样的“爱而不能”呢?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感情和理智往往是矛盾,然后互相指挥的。当你心里已经爱上了一个人,朝思暮想的放不下,可是理智却明明白白的知道,不能爱他,不该爱他。爱就是错,一说更错。怎么办?仪琳自小出家,从小灌输的是“六根清净不动凡尘”的思想,她怎么能让自己为一个男人动心呢?这是违背佛门戒律的,这是万万不对万万不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底线和一个道德准则,把自己围在一个圈子里,或大或小。你呆在圈子里时,遇到了一个只能在你圈子外的人,你不能喊不能出去不能迈步,多少爱也只能埋在心底不能表现出来,苦不苦?闷不闷?大多人爱就爱了,说就说了,即使得不到,也是洒脱轻松的爱,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没有来自内心的谴责。最怕不由的就爱上了一个根本不能言爱的人,爱而不能比爱而不得好像更憋闷一些吧。
              仪琳本身是“爱而不能”的,身为佛门子弟的她不能动凡心,而她却爱上了令狐冲,这种爱不比任盈盈的少。爱到分分钟钟的记挂,每天的祈祷,刻骨铭心的相思。可是她都不能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向哑婆婆倾诉。总觉得仪琳这种爱太苦太可怜。。
              还记得一幕,令狐冲护送恒山弟子走水路回去时,【仪琳坐在船舱一角,脸色苍白,神情甚为冷漠,长长的睫毛下闪动着泪水,楚楚可怜】,心心念念牵挂的人就在眼前,但距离却那么遥远,他心里想着任大小姐,又怎么会想到我一点?我又怎么能让他对我怎样?这是非常无奈也非常难过的心情吧。
              幸好,仪琳的境界比我们这些世俗人都高。我们只会沉浸在爱而不得或爱而不能的愁苦里自伤自怜不可自拔,仪琳已经达到“爱而不欲”了。
              她只是爱令狐冲,只愿令狐冲可以与圣姑幸福,每天逍遥快乐,她只求菩萨保佑令狐大哥快乐逍遥,足矣。她从没想着要令狐冲来喜欢自己,自己和他在一起,对令狐冲的“爱”没有欲望没有期盼没有要求,只是想要他好。这种心情应该比深深爱着苦苦求着却得不到,平和多也幸福多了。
              每想到仪琳,我眼前总会出现一位月下虔诚而拜的安静女子,口中十分真诚的祈祷着“求菩萨保佑令狐大哥一世快乐逍遥,阿弥陀佛。。。”


              9楼2013-09-23 22:06
              回复
                【令狐冲与岳不群】-----人心难测 正邪怎分
                岳不群:华山派掌门人,人称君子剑。后学习辟邪剑谱,性情大变,一心争霸夺权,最后弄的家破人亡的悲剧反面人物。
                笑傲一书中,对岳不群的评价从故事之初就一直有两种声音:一是“君子剑”,二是“伪君子”。
                (一)“君子剑”的评价
                “君子剑”岳不群,天下知名。平常江湖人士眼中的岳不群是:青衫书生,面如冠玉,一脸正气,待人谦和。即使碰到刚刚动过手的人也是满面笑容。
                在衡山大会上,定逸师太天门掌门面对三教九流良莠不齐的群人时,自重身份,怕结交到小人,不肯出去招呼;而“不群”的君子剑是无论好坏一视同仁,全部有说有笑平易近人,获得“果然谦谦君子”的印象。
                令狐冲等华山门下弟子的眼中,师父一直是:风度甚高,门规甚严,习武严格待弟子甚好,蕴藉儒雅,从不霸道。(前半部)
                岳夫人宁中则一直以丈夫为傲,佩服他的武功学识和为人,深深敬重这位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君子剑”。
                方证大师冲虚道长这等高人,眼里的岳不群也是,深具仁者之心,乃毫无野心的谦和君子。
                (二)谁评论过他是“伪君子”呢?
                任我行几十年前见他的时候就觉得一脸孔假正经,宁中则嫁给他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到得少林寺中,更是和向问天一唱一和的讽刺他,一张脸皮练得刀枪不入。
                风清扬暗讽他是假冒伪善的伪君子。
                一些别有用心的江湖宵小更是直言不讳的相斥了:
                岳不群假仁假义,装出一副道学先生的模样来唬人,“君子”前该加个“伪”字。
                他向来满口仁义道德却暗使诡计骗得林平之投入华山门下,目的是巧取辟邪剑谱。
                桃谷六仙也说他人称君子却不是真君子。
                左冷禅被岳不群掌中毒针所伤后,才知道“君子剑”原来这么卑鄙。
                林平之到了最后也明白岳不群的卑鄙奸猾。
                盈盈知道岳不群一向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女儿岳灵珊最终也不得不信了丈夫的话,夫人宁中则看清丈夫为人后含恨(含羞)自杀。
                什么样的表现会让人看成是“伪君子”呢?
                从岳不群来看,好说假话说空话,动不动上纲上线,满嘴仁义道德的,为人八面玲珑,做事滴水不漏,见谁都亲密的跟见到久违的亲友一样,一脸亲切正义,看着和谁都亲但对谁都不真帮忙,脸上笑眯眯肚里算计人。。。大概是这样吧。
                (三)人心难测
                所以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表面上岳不群一直是君子,但对他是“伪君子”的看法也不绝于耳,读到故事渐渐结尾,才知道他很多事做的都很小人。但之前能就说他一直是个心怀叵测狠毒卑鄙的伪君子吗?
                1 “上梁不正下梁歪”青城派掌门狡诈狠辣,门下弟子也个个卑劣,嵩山掌门左冷禅野心勃勃,门下弟子更是能人众多高手如云,可见他一直在准备最后的霸权。但华山一直的确是很弱的,除了二十年前内斗削弱的影响,岳不群也没有有意的加强力量啊。所以,他想要自强门户是有的,但一统五岳剑派的野心我觉得可能是被左冷禅做法所激发起来的。
                华山门下除了奸细劳德诺,被骗的林平之外,其他人都是忠厚侠义良善之人,可推测,岳不群无论真实人品如何,他平时的言语行为应该是以“君子,侠义”为标准的。因为身教言传的熏陶对门下弟子很重要。
                2 岳不群对令狐冲的恩情。从小收养他养大他悉心教导,委以重望。既是师父又是父亲,所以令狐冲对岳不群的爱和敬重信任,无论何种情况也不忍害他,是可以理解的。恩太大情太重,令狐冲又是极其重恩重情的人。
                有一点很有意思,岳不群是读书人,令狐冲是很不爱读书的人。令狐冲胆大妄为洒脱任性虽然大多源自天性,但我想应该也和他没有受到书上各种思想的腐蚀和禁锢有关吧。萧峰,郭靖,杨过都是不太爱读书的人,“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虽然偏激好像也有点道理的
                3 “权势”确实会泯灭人性。历史上因争权夺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举目可见。为了达到治人而不被人治的目的,更是可以不择手段。乱世成就英雄,可非要造出不太平来成全自己的霸业,那就是不得人心的小人,或枭雄了。左冷禅是这样,任我行也是这样。岳不群呢。左冷禅意欲吞并五岳剑派的野心,莫大早已看出,心思缜密的岳不群没有理由看不出,他不可能看着华山在自己手中消失,但力量又远远不能和嵩山抗衡。所以他只能选择借助外部力量,他选择的外部力量是“辟邪剑谱”。他开头两次下华山,第一次名为参加衡山金盆洗手大会,第二次对夫人是说躲避桃谷六仙,我觉得真实目的都是去寻找“辟邪剑谱。”
                他是先自保,然后生了夺权争霸之意,在这条路上,他只能卸下自己刻意经营的君子面具,让越多人知道他伪君子的真面目。
                4 他嫉恨令狐冲只能说明他心胸狭小,先怀疑剑法突然奇高的令狐冲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后来还表现怀疑,就是掩人耳目,掩盖自己夺得辟邪剑谱的事实了。这有点周公被流言所扰,王莽谦恭伪饰的样子了。
                最后学了辟邪剑谱后更是失去了理智和人性,女儿也算是被他间接所害,夫人是因为对他所作所为太过失望而自杀,落得个家破人亡,最终霸业也未成,权利也没到手,一场空空,被武功低微的小尼姑结果了性命,真是很惨的报应。


                10楼2013-09-23 22:06
                回复
                  2025-05-28 20:15:11
                  广告
                  【令狐冲与任我行】----何时任你行?
                  任我行:日月神教教主。
                  任我行身上有很多枭雄特点,比如自身能力强大,武功惊人,见识不凡,判断力准确,野心大,耐力强,非凡的毅力,决断迅速,气势豪迈。
                  从他在西湖底被人囚禁十几年却仍斗志不减,英雄气概不弱,头脑敏锐心思机敏,脱困后,马上协同向问天进行夺权行动,威逼利诱,因人而异,最终成功夺回了教主之位,一代枭雄,可见一斑。
                  可我想说的是他另一面。
                  他曾对方证大师说“我叫任我行,只好任着自己的性子,自然是我自己想去哪就去哪,谁也管不住了。”可见他的自信霸气和自大狂妄。当左冷禅以他的女儿性命要挟他不能走时,他直接来个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你杀我女儿,我把你们全家老小都能杀光,看谁怕谁。枭雄气概尽显。
                  但就这样一个武功,智商,胆量都几到绝顶的人,真的做到“任我行”了吗?
                  可惜,没有。
                  1 十几年前,他做日月神教教主的时候,练上了《吸星大法》,虽然武功大增,却从此受之所困。【体内积驻别人的异种真气,会生出反击之力,伤及自身,疼痛难忍,一次比一次厉害。】
                  当初被东方不败篡位成功,也是因为被这个大法所扰,只想着破解之法,而无心察觉身外之事。
                  之后脱困后,在少林寺中和左冷禅比试中,突然受到“吸星大法”的反击,心口奇痛,只好罢手。
                  连自身武功都会反击自己,时刻提防,多年潜心化解,最终仍然没有尽破,反被大耗真元,这何有“任我行”?
                  2 在被东方不败夺权成功后,他被关在了西湖水底,一关十二年。十二年里,在潮湿阴暗的牢笼里,空有一身本事,行动不能自由,壮志难酬,怨恨难平,如若不是向问天解救,那就只好郁郁而终在水底了。这十二年里,哪有“任我行”?
                  3 湖底脱困后,以非凡迅速的行动力,收服了大量日月神教的人归顺自己,最后成功杀了东方不败,重新夺回自己的教主大权。然后开始实施自己的“一统江湖”计划。
                  本来,布置了精妙的诛灭五岳剑派计谋,策谋好扫荡少林诛灭武当,然后一统江湖的大计,可谁知,诛灭五岳剑派时,五岳剑派自己已然自相残杀到只剩下了恒山一些女弟子和几十个带伤的无名小辈,那种看岳不群左冷禅臣服自己脚下的风光时刻是怎么也办不到了。
                  策划表面攻打恒山暗里剿灭少林武当的计谋,还没开始实施,就已经死在华山之上。
                  在他的统一基业,雄霸野心路上,又何尝可以“任我行”过?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太过狂妄自大,凭着武功高才智高见识高,便把一切想得太简单,看的太低,总觉得只要自己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连普天之下,让他佩服不佩服的人也只有三个半。
                  就因为太过自傲,所以小看了东方不败,被人篡权成功做了十几年的阶下囚;
                  就因为太过自大狂傲,所以屡次相邀令狐冲入教而不得,因为他根本不去平等的了解一下令狐冲是怎么想的是什么样的性情;
                  就因为太过自大,而小看了左冷禅岳不群等阴谋家们,在他还没灭之前,五岳剑派已经自己灭了自己了;
                  就因为太过自大,即使他幸运的活到最后,也不见得就能把武动少林灭了完成统一霸业;
                  因为太过自大,在重新坐上教主位置后,也被之前自己厌恶的颂词而诱惑,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权势激发了更大的欲望和更大的狂妄自信,最后也终会被这个自大所摧毁。
                  如果只顾自己一身,自然是想去哪就去哪;但如果把其他人都看做是自己可以指挥的,其他事都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即使能力再高,也终不能“任我行”。
                  倒是令狐冲,从不曾想去控制别人,只此一身,做事也只求顺自己心意而已,别人的想法做法他不去勉强也勉强不得,他自己想要怎样,别人也勉强不了他,是大致可以做到此生“任我行”了。


                  12楼2013-09-23 22:07
                  回复
                    下一个应该是写:【令狐冲和宁中则】-----华山女侠,无双无对
                    貌似原文作者还没有更新完。。我也是全部照搬的。。
                    怎么说呢,尽管是写的我最爱的笑傲江湖,但对于人物之间的一些微妙关系和个性或命运解说,我未必全部认可。但确实分析的很全面,写的很赞,由衷佩服!若原楼主更新,我会继续填补后续的文字。。


                    13楼2013-09-23 22:14
                    回复
                      好吧,我全部都忘记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9-23 22:47
                      回复
                        好长,mark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9-24 03:42
                        收起回复
                          我还是喜欢小李飞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9-24 22:08
                          收起回复
                            这部小说语言风格写的很不错,很有风味的。这部小说同鹿鼎记的写法,体现了金庸老先生的文笔深厚,特别是对古文化到今天白话文的过度
                            桃谷几兄弟的语言,逻辑很经典
                            顶顶贴


                            18楼2013-12-01 13: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