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吧 关注:14,042贴子:268,635

【资料贴】“阵风”战斗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组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阵风"在研制过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其功能比原计划有了很大扩展,不仅有很强的空战能力,还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现在正在向"全面的多任务型"战斗机发展。 

  法国达索公司"阵风" 战斗机的研制起始于 80 年代初,虽然政府制订的多年采购计划一再被延迟,但飞机的研制工作一直没有停顿。由于在研制进程中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所以飞机的性能和功能也不断地被提高和扩展。现在法国政府终于下达了首批采购计划,第一批生产型也已在进行使用试飞中,很快将交付用户。而新出厂的"阵风"与原计划相比已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它与目前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代沟"也越来越大了。特别令人注目的是,法国国防部已经在着手对"阵风"的继续改进的发展计划,并打破了该机一直由法国自己承担研制和生产的传统,正在向"全球"招标。 



IP属地:上海1楼2007-09-10 11:40回复
    在这种攻击中,除了导弹本身的跟踪和击毁能力外,还取决于母机本身的动能,能量越大,发射的导弹可以飞得更远、作战也更有效。同时飞行员必须寻求一个"最大的不能逃离区",即敌机在这个距离内无论做怎样的机动,它都几乎不可能逃脱。由于要求母机能在尽可能高的速度下发射导弹,所以像"阵风"这一代战斗机要比现一代战斗机有更好的加速性、爬升性和超音速飞行性能。另外,由于导弹的最大发射距离还不仅取决于母机的能量,同时也取决于敌我双机之间的接近率。对于攻击一个正在逃离的敌机的导弹最大射程总是要小于攻击一个正在迎头飞来敌机的射程,因此飞行员在发射导弹时还必须考虑到能尽可能快地、用尽可能小的能量损失逃离敌机,以免遭到敌机发射的导弹的反击。这就要求"阵风"这一代战斗机还要具有很高的瞬态和定常转弯率和机动性,即杰出的敏捷性。 要求三代半战斗机有很好的敏捷性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在未来的空战中即使装有很先进的空空导弹,近距格斗还是难以避免。一来导弹攻击不可能百分之百奏效,特别随着电子技术的进展和飞机性能的提高,战斗机的反导弹攻击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只要导弹攻击失败,现代战斗机的飞行速度都很快,双方将会很快进入格斗状态。第二个原因,尽管现代电子识别系统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还很难十分准确地进行敌我识别,特别在多机空战态势下,很难肯定所面对的是敌机还是我机,或是中立方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继续靠近用目视或其他方法识别,一旦确定是敌机,必将有一方被击落。 
    图中所示阵风座椅后倾角很大,飞行员视界良好:


    IP属地:上海3楼2007-09-10 11:41
    回复
      “阵风”空中加油图


      IP属地:上海5楼2007-09-10 11:42
      回复
        分歧之一是,其余四国希望把飞机的远程截击作为主要任务,因为它们所要替换的机种是"狂风"、F-4"鬼怪"、F-104"星"等,所以飞机的重量被设定在 10 吨以上,而达索公司希望不要超过 9 吨。法国认为飞机更轻、更小,成本也更容易控制,今后出口也更容易。法国还是唯一一个希望该机能有一种海军派生型的国家。1985 年 7 月,法国决定退出"欧洲战斗机"联合组(余下的四个国家最后研制出了"台风")。在此以前,达索公司已于 1983 年开始启动"先进试验战斗机"(ACX)计划。这就是"阵风"的最初方案。该机于 1984 年 3 月正式设计,第二年年底首架原型机出厂,半年以后(1986年7月)就首飞成功。 

          与其余四国的"欧洲战斗机"的设计思想相比,"阵风"体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思想。


        IP属地:上海6楼2007-09-10 11:42
        回复
          最明显的一点,虽然这两种飞机在气动上都采用了前翼加三角机翼的鸭式布局,但"台风"采用的是基于前翼与机翼相距较远的"远距耦合"鸭式布局,据称其主要好处是可以降低飞机的超音速飞行阻力,而"阵风"则采用了前翼与机翼相距很近的"近距耦合"鸭式布局。达索公司认为,它们对这种布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阵风"战斗机计划之前,公司就自筹资金将"幻影"2000 扩大为一种双发型"幻影"4000。实际上这个飞机成为"阵风"的一个"技术验证机",在"幻影"4000 上采用了许多以后在"阵风"上被采用的新技术,除了新材料(硼复合材料、石墨树脂材料)之外就是"近距耦合"鸭式布局。正是由于有了"幻影"4000 的实用考验,达索公司认为他们在"近距耦合"布局上占有领先地位。达索公司认为,与机翼靠得很近的可以全动偏转的前翼将会对机翼的空气动力产生很强的有利干扰,从而能改善飞机的低速、大迎角飞行特性,这对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使用特别有利。"近距耦合"可使前翼位置更向后设置(离机翼更近),这对双座战斗机来说,可以很好地改善后座驾驶员在遂行空对地任务时的视野。 
          “阵风”战斗机三视图:


          IP属地:上海7楼2007-09-10 11:43
          回复
            第三个与"台风"设计有根本不同的是起落架。因为"阵风"兼有舰载机的任务,需在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所以要求起落架的结构特别牢固,如前起落架必须直接与机身相接,以便将载荷直接传到飞机的主结构上。这种布局显然会影响到腹部进气道的流场,从而使结构设计更为复杂。 

              "阵风"战斗机一机多用的多用途能力的一个关键是它的机载电子系统基本上都是 1985 年以后发展的而且是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在系统综合小组中特别加入了来自空军/海军的飞行员,并充分考虑了他们的使用要求。例如汤姆逊-CSF 公司的电子扫描 RBE 2 雷达,"前方扇形区光电子探测系统"和"多频谱自保护系统"。


            IP属地:上海9楼2007-09-10 11:43
            回复
              在"阵风"的驾驶舱内,采用了侧杆双杆(Hotas)操纵杆,有一个 30°×22° 宽视野全息平显用于飞行信息显示,用于战术态势显示的是一个 20°×20° 的彩色液晶显示屏,一边还有一个 127×127 毫米的彩示显示屏用于系统资源管理。 现在达索公司的电子分部已经合并到汤姆逊-CSF 公司中,但达索公司认为"阵风"的飞控系统仍将由公司自己承担,因为该系统对飞机的安全性和操控性至关重要,决不会让别人去完成。 
              "阵风"先进的驾驶舱:


              IP属地:上海10楼2007-09-10 11:44
              回复
                "阵风"的驾驶舱图2:这张比较多见:


                IP属地:上海11楼2007-09-10 11:44
                回复
                  达索公司对电传操纵系统也有着长期的经验,从 60 年代中期研制"幻影"的垂直起飞型(电传被用于滚转操纵)到后来的"幻影"Ⅲ/Ⅳ 和"幻影"2000,后者成为欧洲第一种百分之百的电传操纵飞机,现在有 500 多架在使用中,累计飞行上万小时,但从来没有因电传操纵出过事。"阵风"装的 4 通道(3 个数字式,1 个模拟式)飞控系统除了确保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之外,还确保飞行员无顾虑操纵,并根据飞机不同的外挂布局对无顾虑操纵的限止值自动进行调整。例如当飞机投放了副油箱之后,系统会自动调节限止值和飞行包线的边界。一般来说对于气动"干净"的"阵风",其迎角限制为 28°,过载限制在 9g,滚转率限制为 250°/秒~270°/秒;而对全挂载布局,其迎角限制为 21°,过载为 5.5g。滚转率限制为 150°/秒;对于各种布局的最小速度限制则都是 185千米/小时。试飞表明,飞机即便在 220千米/小时的抬头姿态下仍有充分的滚转操纵功率,机头有明显的低头趋势。到目前的所有试飞表明飞机从未进入过尾旋。


                  IP属地:上海12楼2007-09-10 11:45
                  回复
                    "阵风"上共有 14 个挂点("阵风"海军型为 13 个),其中 5 个用于加挂副油箱和重型武器,总的外挂能力在 9 吨以上,所有型号的"阵风"上都有一门 30 毫米机炮,发射火力为每分钟 2500 发。 "阵风"的主要空空导弹为马特拉-BAe 动力公司的"米卡",它装有 AD4A 主动电磁寻的头,现正在研制红外寻的头。这种导弹是真正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并已装备在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5 等战斗机上。"米卡"有 4 种发射模式:1.远程(60千米以上),多目标拦截(包括惯性制导、飞行中瞄准数据更新、红外或电磁终端制导);2.中程,多目标拦截;3.近程格斗;4.自防御。 海军型除可挂载空军型的各种武器外,还可挂"魔术"2 和"米卡"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空地(面)任务中,2005 年以后将挂反跑道武器和 Scalp 远程火力圈外发射巡航导弹,加上 A2SM 制导炸弹。到 2006 年"阵风"M 还可能挂 ANF 反舰导弹和 ASMP-A 中程核导弹。这些导弹还都在研制中,也在向"全球"导弹商招标。而且它们都可用于空军型中,从而赋予 F2 和 F3 批次的"阵风"有较强的空地攻击能力。 
                    阵风"将成为戴高乐航母上的主力:


                    IP属地:上海17楼2007-09-10 11:47
                    回复
                      达索公司目前正在集中力量研制 F2 改进型和 F3 全面多功能型的各种先进技术。首先将进一步改进"自动地形跟随"系统,使飞机在飞行同时能对空进行扫描,探测是否有潜在威胁。达索公司认为,这种独特的性能将赋予"阵风"真正具有全面的空空/空地(面)能力,而目前的现役战斗机和不久将投入服役的新战斗机的这方面能力都难以和"阵风"相比。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扩展多功能雷达功能,使其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在一个地面目标被诊断和跟踪的同时,还可紧紧咬住空中目标。 达索研究人员说,在"阵风"上把许多多功能的传感器用于典型的作战任务中,首先它把所有的信息资料汇编到任务计划系统中,并能显示在飞机的中心显示屏上,然后通过数据链把来自机外的信息资料(包括其他飞机或预警机上的)提供给机上的战术态势显示屏上。这套系统非常类似于一套"多功能信息分配系统"(MIDS)。 多功能"阵风"还将装一套"频谱防御辅助子系统"(DASS),它能够在 370 千米以远捕捉到敌雷达,并能给以定位和作出识别。该系统还同时提供激光和红外导弹发射探测器和数字式固态干扰器。


                      IP属地:上海18楼2007-09-10 11:47
                      回复
                        这种雷达的空地模式还在研制之中:


                        IP属地:上海19楼2007-09-10 11:47
                        回复
                          最后来张大图:


                          IP属地:上海21楼2007-09-10 11:48
                          回复
                            • 222.242.36.*
                            漂亮的飞机啊~~~~


                            22楼2007-09-10 12:10
                            回复
                              • 222.72.111.*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23楼2007-09-13 1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