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的棉花吧 关注:60贴子:2,574
  • 4回复贴,共1

刚刚终于一咬牙一跺脚把首席女法医两辑12本拍下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是因为学校没有这个系列的前三本(或者别人借了没还),内心又好想看。所以既然要买我就一口气把12本全买了【虽然现在已经出到第15本来着……
我应该算的上是不怎么看推理小说特别是分析类的推理小说,主要是中学的时候补了福尔摩斯系列,这个举世闻名的推理系列反倒降低了我对这类小说的兴趣然后就转攻神秘悬疑了……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福尔摩斯,并且也不喜欢御手洗洁,这俩个性非常相似的侦探让我踏入推理小说世界的时间推迟了整整三年,虽然当年冲着柯南道尔的名气,岛田庄司的小说风格把他们的作品大概补了一遍。(日本推理我果然还是偏爱变格,事实上几个变格的大家作品都不算完全的推理,甚至有些只是一些惊奇的故事,而完全没有涉及推理,可能我本来就比较喜欢看这种类型的故事吧,所以我个人也不擅长推理。)
其实我真正着迷的还是阿加莎的系列,最近我就在学校疯狂补完着阿加莎的推理小说。看阿婆的作品和看柯南道尔的作品完全是两种感觉。大概我最喜欢的侦探就是马普尔小姐了吧。可能是女性的特点,阿加莎的作品中不仅有精彩的剧情严谨的推理,并且对于人性和感情的把握也非常出色。我觉得阿加莎的作品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伤,还有总是埋在暗线里具有悲剧色彩的“命运”。所以在读阿加莎的作品的时候,你总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真相之外的因素的影响,甚至有时候你明明知道受害者失去了生命,但却觉得这是一种自食恶果,这就是阿加莎的“哀伤”和“命运”。看《复仇女神》的时候我的感触最深,马普尔小姐虽然自称“复仇女神”并且完成了对正义的坚持,但她也同时哀叹着凶手的可怜——“可怕的爱情!”
至于《无人生还》就不用说了吧,我总觉得这是我看过最精彩的一本推理小说,虽然推理不是绝对的完美,若是能够抓住细节仔细推理也许也能在结尾之前抓住凶手,但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就是在真相揭开之前,那紧凑的剧情让你完全不想停下来推理一下,一口气读完的爽快之感我现在记忆深刻。这是我看的阿加莎的第一本书,看完我马上就拜倒在阿婆的围裙之下了。
以及阿加莎的作品中,每一个登场的角色都是一个烟雾弹,看似每个人都有犯案的理由和能力,但每个人似乎又都无法断定为凶手,直到最后真相揭开之前。重温一下阿加莎的作品就会发现她在这方面的手法非常的高明,真的是将凶手的所有信息隐藏在对话与细节之中,这样真相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重温之后阿加莎埋在每个字句中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好吧,我应该把主题扯回标题,虽然我只是就着标题抒发一下我对阿加莎的敬佩之情的。首席女法医这个系列是我在图书馆偶尔看到的,并且读这个系列的时候我也看到了阿加莎的影子,虽然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夸张,整个的感觉还是差了很多。总之帕特丽夏·康薇尔的这个系列很好收集,而阿加莎的这几十个作品我还是以后慢慢收集好了。
【顺带真的真的很喜欢马普尔小姐这种“天生的侦探头脑”啊,如果我擅长写推理小说的话真心想自己创作一个这样的角色QAQ】
【最后吐槽一个题外话,为什么我看到很多杂志如果是约悬疑推理的文章,总是要“拒绝警*察”啊,这不就是让我累积实力之后偏要写出一个主角身份是警*察的推理小说的节奏么!】I


1楼2013-09-16 23:28回复
    感觉推理小说是个比较高端的类型(x),想要写好需要极高的知识积累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巧妙创新的想象力,所以这个类型我一般是只看不碰的,虽然我是理科但也其实只是为了积累更多不擅长的知识才转科,所以推理最基本的知识方面就处于荒芜状态,而且看得也非常少,大概是小说各类里我看得最少的,只看过一本《占星术杀人魔法》和福尔摩斯系列,说起来也是棉花不喜欢的两种(x),占星术杀人魔法除了开头那诡异的笔记里记载的迷信式杀人手法设定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福尔摩斯系列中有几篇让我胆寒了好几下,也许是出于对其中一些神秘与未知的恐惧感吧。(比如三个橘核,什么……什么的猎犬(汗,我真是个不合格的推理读者),还有一个很长的忘了叫什么名字的,有一段讲的是外面的惊险冒险)不过感觉福尔摩斯系列的故事性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当时是一字不漏地看完了,尽管我分析囫囵吞枣喜看剧情的人。
    我也不太喜欢纯粹的分析,尽管我觉得斜屋犯罪的设定很具有艺术性,但那毫无疑问和我是否能以它来喜欢推理分析是两回事……阿加莎克里斯蒂有所耳闻并且十分钦佩,但她的作品我并未看过,有时间补一补……
    其实说到制造悬疑感,我看过的书里觉得哈利波特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哈利波特一系列的原著我补了不止几十遍,从小到大,可以说是我的童年兼我的成长期伴随我的书,但长大以后在看总是比小时候单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要多看一些的,以我贫乏的逻辑感认为罗琳的布局方面实在巧妙,在哈利波特这七本书里无时无刻充斥着悬疑、谜团与解密的成分,而且在字里行间无处不提出应和后文或提示谜团却与人物性格形象完美契合在一起让人一时不会太放在心上,等彻底读完全文慢慢体会才会发现罗琳埋下的伏笔实在多得令人叹服,每一句话都能细细推敲,况且这又是一本老少咸宜的书,悬疑成分和探险成分、娱乐性融合在一起,百读不厌,直到现在我每看一遍都会发现几点以前没有发现的提示与伏笔。玩游戏和看电影(我不怎么喜欢哈利波特的电影,不过除了德拉科马尔福和金妮韦斯莱以外其他的选角演员都让我感觉很契合)的时候总感觉哈利的音乐配得比较阴暗(电影前期还是比较纯童话的),直到看到后来才理解这种阴暗其实是伴随哈利从始而终的感觉,就像罗琳所说,这个故事就是从一起谋杀开始的。尽管这是一部仍可以说是童话的作品,这也并不影响我对它溢美有加,虽然大部分故事发生在校园,哈利还是我心目中的一部经典,不看场景与地点,它能够这样风靡全球实在有其硬功夫所在,少量的BUG也就不再重要了……罗琳女士还有一部《偶发空缺》,希望我这周回家的时候它还在附近小书店里~I


    2楼2013-09-17 21: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