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全球后援会吧 关注:59贴子:3,928
  • 8回复贴,共1

被印度人视为眼珠子的奇特民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印度国会大厦位于新德里的核心区、总统府的侧翼,由英国人在印度独立前设计、建造。高耸的穹顶,一排哥特式廊柱围绕,在开阔的绿地、昂首云天的棕榈树的掩映下,高大巍峨、气魄雄伟。但进了门,就别有一番天地,印度感扑面而来。
I


1楼2013-09-15 11:50回复

    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到印度不久,我就发现印度人对两个问题特别敏感,是他们的“眼珠子”,谁也动不得,特别容不得外国人说半个不字:一个是悠久而伟大的历史,另一个就是“奇特”而伟大的民主。
      印度文明确实历史悠久,印度人为此感到骄傲很正常。我们中国不也是经常提上下五千年吗。不过,印度人从来不提“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书的描述和博物馆的陈列中,他们一般宣称“印度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没有之一。在个别谦虚点的场合,最多只是把埃及与印度并列,至于中国、巴比伦,他们好像忽略不计了。
      每次见识这种把戏,我总是会心一笑。这种做法虽然有点过,但总还不算太离谱。
      至于民主,是个说不清的话题,颇有“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味道。而印度本来就让全世界的人搞不清楚,印度的民主,就更加谜上加谜,“道不得”了。
      有人说印式民主好,好得不得了,给它戴上“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桂冠,把它立为“东方民主的样板”,恨不得所有“不民主”的国家都得向它学;也有人说它差,差得了不得,把印度发展落后的一切罪责都推给它,骂它是“民主怪胎”。I


    2楼2013-09-15 11:51
    回复
      2025-05-19 10:35:12
      广告

      印度民众在投票站排队投票。


      3楼2013-09-15 11:52
      回复

        印度人介绍自己的国家,设计了一个绝佳的旅游宣传口号:“难以置信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用它来形容印式民主,真是一语中的,再恰当不过了。
          不管外人看来多么地混乱不堪、甚至一无是处,绝大多数普通印度人还是为他们的民主制度感到自豪、甚至不容置疑,这种敝帚自珍的爱既广且深、质朴真诚、自发自愿,还真是让人感叹。
          我去过几次印度的国会大厦,那可是印式民主的最高殿堂。回想起当时看到、听到的有趣的事、出乎意料的事,对民主产生的那种新鲜感、引发的内心冲击,至今记忆犹新。这种感受当然是谈不上多深刻,也只是一个侧面,不过好在是自己所见所闻,感受比较直接。I


        4楼2013-09-15 11:53
        回复

          议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当然要体现“代表性”。即使熟悉印地语、英语,也要操着家乡语种来发言。
          I


          7楼2013-09-15 11:55
          回复

            不过,对译员来说,这些语言之间的转译是小菜,真正困难的是带泰米尔口音的印地语、带泰鲁固口音的英语、带奥利亚回音的孟加拉语等等以及各种语言的交叉混用!政治家的演讲,还往往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意“乡音不改”。像比哈尔邦的政治强人拉卢,其浓重的地方口音甚至成为个性政治符号,和穿民族服装、印式拖鞋一样,是自然本色、接近民众的标志。但苦了译员和听众了。
              印度一直宣传,民主制度是印度各族群、各地区团结的保证。不过,民主的反作用可能是地方利益至上,各种小团体各说一套,造成难以决策集中。像印地语的推广问题,很多届政府都曾经下决心采取行动,都会被地方邦议员为了各自利益反对驳回。没有议会多数,连语言都无法整合,通行不了“标准话”、“普通话”,其他重大决策要集中统一恐怕就更难了。
              有意思的是,地方议员们兴起了学习印地语的风气。他们发现:媒体听不懂他们的地方语言,就不给报道,少了出镜率,亏大了。I


            8楼2013-09-15 11:55
            回复

              选举造势活动多如牛毛,宣传广告很像圣诞节前的商场促销:“参加某某议员的大会,赠送纱丽一条,先到先得,数量有限”。
              I


              9楼2013-09-15 11:57
              回复

                为适应下层选民,各党都有形象化的党徽:国大党是伸开的手掌,印人党则是一朵莲花,其他有用大象、神牛、猴子、狮子以及自行车、纺车等等不一。
                  到了议会选举季节,街上到处都是各个党甚至各个候选人的竞选口号,从大而化之的“印度大放光芒”、“向贫穷宣战”,到具体而言的“选我就有工作”、“选我就有牛奶喝”,无奇不有。
                  选举造势活动多如牛毛,宣传广告很像圣诞节前的商场促销:“参加某某议员的大会,赠送纱丽一条,先到先得,数量有限”。所以,每年都会有几起选举踩踏事件发生,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丧生。事件情节如出一辙:都是赠品惹的祸。
                  有时,我会觉得民主的格调似乎不该这么低,或者说,一张选票不该这么便宜。
                  不过,选票决定一切的结果就是一切为了选票。任何执政党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权力在握、能够再次当选。只要能拉到选票,形象工程、小恩小惠、表演姿态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而社会长远、整体利益,则无暇顾及。有些议员私下露骨地表示:不能把选区发展得太好、把选民赔得太饱,否则他们价码升高,未来难以为继!
                  这种选票政治不仅难称民主,甚至诡异地走向了民主的反面!
                  本文选自作者2012年底出版《去印度,去印度,带着禅的行囊》,下一篇讲一讲在印度人人皆可当议员。
                  (本文作者介绍:旅居印度六年有余。现居新德里。2012年底出版《去印度,去印度,带着禅的行囊》。)I


                10楼2013-09-15 11:58
                回复
                  2025-05-19 10:29:12
                  广告


                  11楼2013-10-14 1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