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比“幸福在哪里”更令人困惑的,其实是“幸福是什么”的课题。“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哪一个课题都足够十个哈佛教授研究它几辈子的。所以,很多人迷上了哈佛大学“史上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成为哈沙尔教授的粉丝所谓“哈哈族”。
说实话,我也有点轻度哈哈。教授的美妙的幸福课令人叹服,只是充满了形而上的思辩,有时不免让人感到学院气息浓重,缺少些人间烟火气。而仔细想一想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那些印度人,却一个个宛若形而下、活生生的真人版幸福教材。
如果说,索普的调查是靠谱的,而负责穿越的神仙也是靠谱的话,梦想向着幸福穿越的我可能会被发往印度,生而为印度人。
如果你选择穿越,在印度重生,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位高贵的婆罗门、显赫的刹帝利,但也有很大可能成为低等的首陀罗、吠舍,甚至不可接触的贱民。你可能是个三轮摩的司机,也可能是光着脚、举着一把气球在十字街口乞讨的鼻涕横流的儿童。你可能是个四方流浪的修行者,有着高深的道行甚至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大师,也可能男扮女装、自我献祭而成为“神的女人”……
高低贵贱,种姓种族,肤色信仰,种种搭配,难以穷尽。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不论哪一种人,你都很有可能自我感觉是幸福的。
不管教授们怎么难以解释,不管看起来、想起来多么离谱,印度人就是幸福了,怎么着?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