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人吧 关注:2,732贴子:53,736
  • 4回复贴,共1

湖北荆门33次大面积塌陷 农民不敢下地劳作(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来源:大河网

荆门城郊,子陵铺镇曾庙村,最近刚刚陷下去的大坑。

中国式地陷危机


1楼2013-09-13 08:10回复
    村民搬迁几成无人区
    曾庙石膏矿区,挖掘了18年后,于2010年被政府关闭。
    地下的“空洞世界”离地面并不远,直接造成地表水流失。曾在石膏矿井当了多年装车工人的叶光香说,多年前,村民们发现,地面像个筛子,水田和塘堰,根本就蓄不住水,“往水稻田里抽30厘米深的灌溉水,12个小时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因为缺水,叶家的水稻减产,一亩地的毛收入仅有500多元。
    地陷频发,以及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曾庙石膏矿区的8户村民,仍在等待搬迁。
    事实上,子陵铺镇采空区,几乎变成了无人区。2010年至今,当地政府已相继搬迁63户村民。但部分无以为生的农民,仍舍弃不了危险区域的耕地。村民们说,他们离开了土地,没有打工的本领,靠什么生活。
    地陷成因何在
    目前为止,荆门市石膏矿采空区已先后出现33次地陷,地陷面积约38万平方米。石膏矿采空区,频频地陷,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2010年,东宝区政府相继关闭了子陵铺镇的5家石膏矿,并投入经费搬迁采空区部分村民,剩下的采空区边缘户也将纳入搬迁范围。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科长王予川解释:采空区顶板和支柱为石膏,其实石膏有个特性,“微溶于水”、“遇水软化”。石膏矿关闭后,地表水长期渗漏,导致采空区地下水水位抬升,软化了采空区内的石膏顶板和支柱,导致顶板和支柱垮塌,从而引发地面塌陷。
    王予川说,目前,荆门市的子陵镇、麻城镇等多个石膏矿产区正在艰难转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在逐步加强矿山采空区管理,如规范采空区留柱,废渣回填,缴纳备用金等。
    对于采空区的治理,王予川坦言这是“世界性难题,几乎不可能实现。”他称,只能搬迁采空区的村民,加强科技监测,等待采空区的自然塌陷,直到塌陷稳定之后,再进行综合治理。
    目前为止,荆门市城郊石膏矿采空区塌陷尚未造成人员伤亡。
    特派记者张勇军发自荆门市
    摄影/记者熊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9-13 08:13
    回复


      4楼2013-09-13 09:50
      回复


        5楼2013-09-13 14:02
        回复


          6楼2013-09-13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