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47贴子:239,959

回复:张九龄是不是张良后裔?

收藏回复

张道陵,张鲁都不是张良的子孙,清朝的经史专家何焯考证的。知乎上的文章,张道陵比他太爷爷张皓的儿子还都大几十岁。


IP属地:江苏禁言 |97楼2024-07-23 10:53
回复
    张说和张九龄通谱系之后认张九龄为子侄辈,张说“说”自己是“范阳张氏”张华的后人,既然是子侄,我张说是范阳张氏,你张九龄是我张说的子侄辈,那肯定也是范阳张氏。张说与张九龄“通谱系”是为了给张九龄寒微家族一个可以攀附的门第。 张九龄家族出身寒微,这在新旧《唐书》均有相关记载,戴伟华先生也提到了。“通谱系”能够改变这种身份,对张九龄的仕途帮助很大。说白了,就是帮助张九龄攀附一个名门,提高身份。
    其实,张说,张九龄被后世史学家根据出土墓志研究,他们都不是范阳张氏。
    所谓范阳张氏,是特指张华的子孙。他们都不是张华的子孙,从而和张良就攀不是关系了。


    IP属地:江苏禁言 |98楼2024-07-23 11:50
    回复
      张居正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著名辅宰(宰相)。张居正是张良的子孙吗?
      摘自网文----孔祥宽的文章。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汉族,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北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
      张居正祖籍为安徽定远,四代祖张诚,字怀葛,始迁湖北秭归后徙江陵,张君政出生在荆州。张居正的一世祖追认到元末的张福,字关保。二世祖张唐,三世祖张旺,四世祖张诚,五世祖张镇,六世祖张文明,七世张居正。
      张居正身居宰辅,生前都没有搞清自己是不是张良的后人。更没有承认自己是张九皋的后人。
      从张居正自述的《先考观澜公行略》,张敬修《文忠公行实》记载上看,张居正生前并不以宣公、守尊公为始祖,而是以元末的张福(关保)为始祖。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湖北的一些家谱将张居正列入到张栻(南轩)的子孙中了。族谱记栽,张栻是张居正的12世祖。这样,张居正又成为张良的子孙了。《太岳宗谱》载张居正可考始祖为守尊公,守尊公六世孙张福为凤阳定远人,因战功迁湖广归州。但光绪二十八年长沙阅田《张氏四修族谱》记载——明代名相张居正(公元1525-1582)为张栻12世孙!张良131世孙。张栻的次子张炳,随父任居江陵,十一传至居正,登宰辅。
      后世乱拉名人,以妆门楣,这样的家谱你信吗?


      IP属地:江苏禁言 |99楼2024-07-23 11:53
      回复
        早在唐代,张说家族自称出自范阳就受到了质疑。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谱学家孔至作《百家谱例》,认为张说家族为“近代新门,不入百家之数”。但此举遭到了张说子张垍的反对,张垍对其弟张埱言:“多事汉,天下族姓,何关朱事,而妄为升降!”孔至最后在韦述的支持下,才未修改。
        这件事说明虽然张说标榜自己出自范阳张氏,但在当时似乎没有得到谱学家的认可。而张垍认为孔至多事,更彰显了这种“不自信”。
        周睿在其博士论文《张说研究》中也引用了封演此文,并引中唐王颜的话语:“开元中,左丞相张公(张说)越认(冒认)范阳封燕国公;大历初,左相缙叔(王颜的叔左丞相王缙)越认琅琊封齐国公。……如燕齐两公,皆名世大贤,社稷重器,尚尔为也,况中智以下薄俗者乎?”
        张说都是冒认范阳张氏,和张九龄通谱系,把张九龄也通称范阳张氏了。专家,教授都说通谱系造假,不足为信。这主要从出土的墓志铭分析、论证张九龄、张九皋和范阳张氏----张华的代系传承没有关系。


        IP属地:江苏禁言 |100楼2024-07-23 11:59
        回复
          张鲁张道陵说的“是张良的后裔”也不能证实!中国人有一个十分不好的习惯,就是硬着头皮给自己家找出来一个名人做祖宗!比如说,朱元璋就曾经有过想要认朱熹做祖宗的想法!
          这天刚好有个姓朱的小官要给朱元璋汇报事情,朱元璋等他汇报完后突然就问了一句你也姓朱,是不是宋代朱熹的后代。这个朱姓小官定了定神后,回答他说朱熹是一个大人物,他虽然也姓朱,但不是朱熹的后代。
          朱姓小官虽然只是个小人物,却不愿意随便认名人做祖先来提高自己的身份。这让朱元璋茅塞顿开,一个小官尚且可以做到不乱认祖先,他贵为天子就更加不需要乱认祖先了。而自己身为一名开国皇帝,竟然有如此毫无根据可言的想法,一旦后人查出自己和朱熹没有关系,岂不是要被世人嘲笑。
          张居正就很明智,生前为辅宰时也不认为自己是张良的后代!其他一些自己家里编的“家谱”,只要一个姓的,是名人就拉来做自己的祖宗,本身就十分不靠谱!这种家谱也不要作为宝贝了。


          IP属地:江苏禁言 |101楼2024-07-23 12:16
          回复
            看看是你家的家谱吗?一下的103世,109世。
            103世张韪字能万,晋时散骑常侍,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
            119世张君政字芳清为韶州别驾,便在曲江定居。
            “103世张韪,字能万,晋时散骑常侍,随晋元帝南迁,寓居江左。”-----这句就是胡编乱造,不了解历史。张韪是西晋司空张华的第儿子,“字能万”,在晋书上就没有,官职:也是错的。张祎是 散骑常侍;张韪只是散骑侍郎。
            张祎、张韪兄弟两随张华一起被司马伦杀害了。寓居江左的是张祎的儿子张舆。
            这种胡编的家谱能信吗?


            IP属地:江苏禁言 |102楼2024-07-23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