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小说吧 关注:3,523贴子:39,156

【舞文弄墨】<历代后宫史实>红颜薄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LL讲得都是史实,祭拜度娘!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9-08 17:23回复
    可以吗?可以我就开始发了。 @赤泪夜猫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9-08 18:02
    回复
      2025-05-21 13:52:30
      广告
      期待~~


      3楼2013-09-08 18:05
      回复
        来了~欢迎新人


        4楼2013-09-08 18:11
        回复
          第1章 皇子婚前性启蒙
          伴随着旨在让皇帝恣意享乐的中国后宫嫔御制度,生活在其中的万千佳丽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获得皇帝的宠爱和临幸。她们修饰容颜,研习媚术,千方百计地寻找着侍奉御寝、获幸固宠的机会,把后宫变成了香艳迷人的温柔乡。
          中国历代的帝王们纵情声色,大多也是以广衍后嗣作为借口,似乎他们沉溺于美色,也负有历史重任,为的是江山社稷。话又说回来,中国的帝王们打江山、坐江山的一个主要目的,不就是纵享衣食之欲、男女之欲?所以,生活在女人群中的皇帝终日性嬉渔色,也就不足为奇了。小皇帝和太子也不例外。到底皇帝在后宫中是如何度过他们的一生呢?他们和皇后、妃子又是如何一起生活的呢?
          古人把为皇帝提供性服务的制度叫做嫔御制度。把嫔御所居之处叫做六宫。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位居中宫、并统率六宫,皇后便是六宫之长。后宫里有名号的女性,相应有主位和使用宫女的权力。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拥有主位的妃嫔们则是皇帝的有名分的妾,是宫中地位较高的少部分人。
          宫女,泛指被选入宫中供帝王声色享用的女子。大致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礼法允许,历代沿制的嫔妃类;二是宫中数不清的女官和宫娥等等,这部分女子可随时召来,封以头衔,博取帝王一时之欢心;三是宫中庞大的女乐倡优,她们色艺出众,专供帝王享乐和应酬之需。
          幽居深宫大内的宫女们,其休闲生活是什么样的,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一朝入选帝王宫,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妃嫔们,虽然表面上享受的是荣华富贵,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宛如囚禁笼中的金丝雀,一道厚厚的宫墙,把她们与紫禁城外热闹喧嚣的繁华市景割断开来。
          中国历代的皇家很注重广衍后嗣。以儒学走上仕途的朝廷是官也一直对皇帝广衍后嗣给予充分的关注。广衍后嗣需要的就是早生多生。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9-08 18:17
          回复
            另外,宫廷里的娈童制度也是和皇子束发后的性启蒙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换言之,娈童就是所谓的教学试用品。
            赐给皇子的娈童和宫女,在作用和地位上都是不一样的。除却给皇子提供早期的性经验尝试,让皇子成婚之后在与妃嫔的相处中更从容,这一功用之外,宫女已经担当着传宗接代的职责。所以,在对宫女的选择上非常严格,因为皇家一向看重血统的纯正,不会允许皇家血脉参有杂质,入嫁皇室的女子,出身一定都要好的,即使是这种宫女,也不例外,因为她们都是有延续皇脉的机会的。这些宫女如有身孕便会赐以名分,如果没有的,那就自认倒霉好了。而娈童则要更悲惨,娈童不可能生孩子。所以,即使是在这种性教育试验品里,娈童的地位也是可想而知的低下。娈童的年龄一般都非常小,通常都是十三岁上下。于他们自身而言,可悲在不能生育,因此没有地位,而于皇家而言,这也是他们的优点与可用之处,他们不会给皇家血脉参杂。所以,往往有时候皇帝对皇子是先赐娈童再赐宫女而后成婚。在成婚之前,基本上皇子们也可以算是阅人无数了,不存在大婚之夜不知道该干啥的尴尬。
            皇家还煞费苦心地在宫中豢养小动物,用小动物们本能的活动,提示皇帝(太子)两性关系的概念。明代《禁御秘闻》中说:“国初设猫之意,专为子孙长深宫,恐不知人道,误生育继嗣之事,使见猫之牝牡相逐,感发其生机。又有鸽子房,亦此意也。”因此,各朝代皇帝(太子、皇子)的性生活从未被耽误过。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9-08 18:19
            回复
              对于吹枕边风,人们常以贬义来解释它,殊不知,一个懂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而吹的枕边风比大臣的奏章、宰相的建议的有效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改善君主的性情,影响君主的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会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历史上我们所熟悉的贤惠的皇后中,最有名的就是明朝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还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9-08 18:20
              回复
                第3章 皇帝婚前的性生活
                朝在制度上规定,皇帝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皇帝“进御”。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藉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被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司长、司仪、司寝、司门。清代宫中的这种制度,目的是使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和皇后的生活中能够从容不迫。
                皇帝在婚前和哪些女人发生性关系?一般来说,哪些女人最先与皇帝(太子)发生性关系并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也无法规定,完全看皇帝个人的兴致。对于青春年少的皇帝而言,在性问题上处于被开导而无禁忌的状态,对于太子而言,十四五岁行冠礼以后,被视为成年,非有皇帝的诏命不得随意出入后宫,以防与妃及宫女发生瓜葛,至于在东宫服侍太子的宫女,太子可以任意猥亵。那么,谁是皇帝或太子的第一个女人呢?从可能性上说,这个女人是不是会成为皇后或嫔妃?这实在难以确切的回答,谁都可能成为皇帝的第一个女人,被临幸以后也一般都有相应的名号。但总体上说,最可能成为的是其身旁的宫女,有的皇帝的乳妈也担任过这一角色。宫女和乳母在宫中都是女仆,是没有名分的一类。宫女如果被临幸和得宠,则会取得名分,从而改变其卑微低下的地位。乳母能自由出入宫禁,即使被临幸,其乳母的名分也不会改变,也无法改变。人们无法接受当年乳养皇帝长大的乳母能成为皇帝的嫔妃,更不能接受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明神宗16岁时,路过慈宁宫,遇见宫女王氏,也许是缘分,神宗竟“私幸”了她,而王氏竟从此有了身孕。像这样重大的事情,太监那里都有案可查。但神宗却从此失去了对王氏的兴趣,倒是抱孙心切的慈圣太后关心这件事。一次,太后提起此事,神宗却装着没听见。王氏的宠遇极短,她所生的孩子同样遭到冷落。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9-08 18:21
                回复
                  2025-05-21 13:46:30
                  广告
                  然而,明代的另一位皇帝宪宗,却始终依恋他的第一个女人——万贵妃。万贵妃4岁就成为宫女,在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宫中服侍,进人少女时期以后,越发娇艳,加上聪明伶俐,很得孙太后的喜爱,于是成为孙太后身边的“小答应”。英宗的儿子宪宗出生不久便被立为太子,万贵妃被调去服侍太子。宪宗逐渐成长为一个少年,天生慧黠的万贵妃不知在何时、用何种方法勾引了少年天子。自此,宪宗对她的依恋更加深了一层,万贵妃充当了情妇和监护人的角色。宪宗对她除了感情和需要以外,还充满了敬畏。当然,类似这样的例子是极少的。
                  从心理上说,惟我独尊的皇帝对于他的第一个女人感情浅淡,不会持久,也不眷恋。这个女人令皇帝羞涩,会使皇帝想起初次性生活的紧张和怯弱。皇帝在她面前永远不会轻松。皇帝自然而然地会避开她,转而扑向其他的美女。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9-08 18:21
                  回复
                    走在深宫后苑中的皇帝,满目都是春风中婷婷玉立的娇艳美女,皇帝嗅着醉人的花香,由衷地感受到一个拥有四海、子女玉帛尽归己有的天子的滋味。
                    皇帝要的就是这种气派,可苦熬了成千上万的青春少女。偌大的后宫,院落重重叠叠,每个进入深宫的女人都期望能获得皇帝的宠幸,希望恭承雨露情。可皇帝只有一个,一天晚上只能有一个女人侍寝。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上百个、上千个后宫中的女人在阳光下企盼,在夜色中叹息,在子夜时哽咽,何日能侍御寝?女人们就这样从春天盼到夏天,从秋天盼到冬天,失望与希望交替,盘算与叹息相随,皇帝随时都能满足自己的一己之欲,可成千上万的活生生的女人却要在期盼中煎熬,在泪水中送走一个又一个黎明。如云的乌丝干枯了,满头的秀发变得雪白,就这样在期盼,失落和凄苦中过完余生。
                    君临天下者哪有不好色的?其实好色与荒淫无道只有一步之遥:如果颇有政绩,则好色亦可被忽略,在史上称为明君;如果只是一味的好色而无政绩,则被认为荒淫之昏君。人类社会无异于动物群体,雄性首领总是能够占有大量异性。历史就是如此,百姓只能为自己的无能和卑微而哀鸣!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9-08 18:27
                    回复
                      走在深宫后苑中的皇帝,满目都是春风中婷婷玉立的娇艳美女,皇帝嗅着醉人的花香,由衷地感受到一个拥有四海、子女玉帛尽归己有的天子的滋味。
                      皇帝要的就是这种气派,可苦熬了成千上万的青春少女。偌大的后宫,院落重重叠叠,每个进入深宫的女人都期望能获得皇帝的宠幸,希望恭承雨露情。可皇帝只有一个,一天晚上只能有一个女人侍寝。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上百个、上千个后宫中的女人在阳光下企盼,在夜色中叹息,在子夜时哽咽,何日能侍御寝?女人们就这样从春天盼到夏天,从秋天盼到冬天,失望与希望交替,盘算与叹息相随,皇帝随时都能满足自己的一己之欲,可成千上万的活生生的女人却要在期盼中煎熬,在泪水中送走一个又一个黎明。如云的乌丝干枯了,满头的秀发变得雪白,就这样在期盼,失落和凄苦中过完余生。
                      君临天下者哪有不好色的?其实好色与荒淫无道只有一步之遥:如果颇有政绩,则好色亦可被忽略,在史上称为明君;如果只是一味的好色而无政绩,则被认为荒淫之昏君。人类社会无异于动物群体,雄性首领总是能够占有大量异性。历史就是如此,百姓只能为自己的无能和卑微而哀鸣!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3-09-08 18:27
                      回复
                        第5章 冷宫无情,红颜薄命
                        中华古国,人杰地灵,不说那英雄豪士,开国君王;不说那文坛俊彦,朝堂谋臣。泱泱中华,千里山河,孕育出了无数得天独厚、集世间灵气于一身的美女,娇柔的身段、广博的才艺,再加上那一幅盖世的容颜,使得无数的英雄豪杰百炼钢亦化为绕指柔;使得无数的君王为之茶饭不思,为博美人一笑,甚至做出祸国殃民,遗笑千古的荒唐之事。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上天在给了她们无数女子朝思暮想的身段,才艺以及容颜的同时,已经注定了她们的命运最终会以悲剧结束。
                        她们的心,往往是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的同时被残酷的命运伤得鲜血淋淋,变得支离破碎。这当中有多少的无奈?又有多少的血泪?这岂是“红颜薄命”的区区四字所能涵盖的?因为红颜,所以薄命。这其间似乎并无因果关系,却实在又有着千般诉不尽、道不明的世俗荣辱、人情冷暖,徒留下罄尽今生性命的传奇,留待来生的袅袅余音了。
                        逊清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她仪表大方、容貌秀美,但最后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可谓是典型的红颜薄命。
                        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正白旗,1906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她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身材适中,瓜子脸,弯弯的双眉,有神的一对眸子,皮肤细白,又有大家闺秀的风度,真正是一位窈窕淑女。可惜婉容只活了四十一岁,公元一九四六年八月,因精神分裂症,客死于吉林省敦化县。
                        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
                        同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因为皇帝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同时也就圈定了婉容凄苦的一生。与婉容同时入选的还有另外一个少女-文绣,但是由于文绣家族势力没有婉容家大,所以文绣退而居其次,成为皇妃。然而现在看来,婉容的幸运当选却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3-09-08 18:43
                        回复
                          等到溥仪逃至长春,成为了满洲执政府的傀儡后,他更是对婉容置若罔闻,不闻不问。同时婉容的行动也受到了日本人的严密监视和限制,这一切使婉容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婉容越来越放纵自己,她狂躁易怒,她嗜毒成瘾、她甚至有了溥仪所不能容忍的行为,总之,婉容竭尽所能地做出所有可以激怒溥仪的事情。所以也许这才有了后来所谓的“淫闻”吧。有时候只不过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生米成了熟饭也就只有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在这些问题上,除了历史学家会去考证之外,我们是没有必要评论先人的对与错,把它当作历史来读读就行,如实而已。
                          自从迎接秩父宫雍仁之后,溥仪为婉容制定了几条规矩:未经允许,不得跨出宫内府的大门;不得在各种公众场合露面;不得谈论与政治有关的话题……这到底是溥仪的主意,还是在日本人的授意下作出的规定呢?总之,人们在各种正式的场合里,再也见不到那位衣着鲜丽、风度翩翩的皇后了。
                          至此,婉容与外界完全隔绝,她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冷宫生活,这段日子使她从一个娇美恬静的美人变成了一个形如槁木的疯子。
                          到了1946年,随着日本人的投降,撇下了一大群的皇亲国戚,溥仪这个儿皇帝也仓皇出逃了。在随解放军转移到吉林延吉的监狱后,孤苦伶仃的婉容终于香魂一缕随风散,化作一抔黄土,结束了她曾令人羡、令人怨、令人怜、令人叹的一生。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冷宫中后宫嫔妃,深宅大院的妻妾会在失宠后,感叹到:“红颜未老恩先断。心未老,色先衰,而爱驰。”这是以色事人的悲哀。当然这并不是由她们自身的因素造成她们悲哀的命运,而是残酷的现实,封闭的体制,利欲熏心的人心。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3-09-08 18:49
                          回复
                            在静华的《漫谈伪后“秋鸿”》一文中,写了关于打入冷宫的婉容,并在伪满政权垮台后不久最早向社会披露了:
                            在八年以前,崔小姐死了,鸿秋少了一个良伴,因而又增加了许多忧闷寂寞的成份。姑嫂不和(溥仪二妹“二格格”常常从中挑拨是非)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于是,鸿秋的神经病加重了,“红颜多薄命”,鸿秋也逃不掉这个圈子,她病重了,她渐渐开始对于所有的人感到模糊了,但她也公开地被别人遗弃了。从此溥仪再没有和她同进过餐,同玩过球,同赏过春花秋月,更禁止她所有的亲属面见她,也不许离开她自己住着的地方,实际她也不愿去散步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她的病只是加重。这时她的饭由太监来做,她的丫环被打发了,她不知道梳洗,也忘了妆扮,给她饭她就吃,给她烟她就吸(她有鸦片嗜好),把她放到什么地方就是甚么地方,她没有自主的力量,也似乎失掉知觉了。从前的花容月貌,变成了蓬头垢面;从前的窈窕多姿,而今是如柴的瘦骨。十四年来的幽居生活使她变得这样快吗?还是谁委屈了她?这个没有人知道。我们只有感慨:冷宫无情,红颜薄命!
                            当然,后宫之中,多的是数不清的深宫哀怨,她们在冷清的偏宫之中,每日俯首弄姿,于无情的风中翘首盼望,等待帝王的临幸。相较于这些个到死都未曾见过帝王面的女子来说,那些存在在历史轨迹中的或是名垂千古的,或是臭名昭著的女子毕竟也让我们记住了她们。
                            其实,命厚命薄是与美态倩姿无关的,能有几个红颜能如周璇一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好命?她们的情,恨,哀,愁于帝王家中只能化作一声深深的叹息。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3-09-08 18:50
                            回复
                              2025-05-21 13:40:30
                              广告
                              接着便是问名。使者又立于门外,令宾者传话:“将加卜筮,奉制问名。”问名是询问女家的姓名、生辰。宾者传话后,主人按规定的句式回答。按如上方式,使者进入女家,与主人按规定方位站立,礼仪性地问答一番。随后盥水洗觯,双方以醴相递授,用脯醢行祭礼。礼毕,双方双按规定站好,使者的随员又将一份重礼——币篚,授与主人。
                              使者回去后,负责占卜的官员对女方的姓名、生辰作出占卜,如结果为吉,那么数日以后,再行纳吉仪式,即告知女家吉祥。然后再行纳征礼,即正式向女家赠送聘礼。纳征之后,选定大婚的日期,使者再到女家行告期仪式。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告期都有一套在同小异的郑重而繁缛的仪式,每次使者都要宣读皇帝的制书,女家主人也要相应地送上答文。
                              紧接着举行的就是册后仪式,前一日内廷设专人在女家门前和未来皇后阁外住守。当日,正、副使者与内侍、宫廷礼仪官站立在女家门外,女家主人身穿朝服立于庭阶,使者令宾者传话:“某奉制授皇后备物典册。”主人出迎于门外,再拜,使者不答拜,在谒者的引导下入门,后面跟阒持节、持案者。主人与官员们按位次站定,持案者恭敬地将册宝奉授正副使者,使者将册宝传给内谒者监,内谒者监在皇后的阁外跪置册宝于案。女官尚宫等人进入阁中,帮助皇后着装饰首,傅母引导皇后出阁,尚宝引皇后立于庭中,面向北,尚宫跪取册,尚服跪取宝绶,然后按规定方位站立。尚宫称:“有制。”皇后在尚仪的赞导下再拜,尚宫宣读册文,皇帝的册封皇帝文写道:“维某年月日,皇帝使使持节太尉封某、司徒封某,册命某官女某氏为皇后。咨尔易阶乾坤,诗首关睢,王化之本,实由内辅。是故英皇嫔虞,帝道以光;太任妣姬,周允克昌,皇后其祗曰助厥德,以肃承宗庙;虔恭中馈,敬尽于妇道;帅导于六宫,作范仪于四海。皇天无亲,惟德是依,可不慎欤。”
                              皇后再拜。尚宫、尚服奉册宝进授皇后,皇后郑重地接过册宝,表明她接受了皇后的地位,愿意入主后宫。皇后将册宝交给司言、司宝收掌,然后在尚仪的赞导下升座,坐北面南,皇后第一次以皇后的身份,接受内官们的稽拜。
                              大婚当天,皇帝身着衮冕,驾到正殿。侍卫环立,文武官五品以上分别立于东西朝堂。使者与诸女官前往女家奉迎皇后。在皇后家,使者宣读皇帝迎娶皇后的制书,皇后父亲礼仪性地将答表递与使者。使者宣布奉皇帝之命迎接皇后,司言将此话奏闻皇后,皇后再拜。皇后父亲按规定告诫女儿:“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然后,母亲同样按规定语言告诫女儿:“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此时,乘舆进到皇后跟前,皇后登上乘舆,车出大门,浩大的迎娶队伍喜庆而庄重地驶向皇宫,从皇宫正门将皇后送进洞房。


                              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3-09-08 1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