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韵清荷健康管理吧 关注:15贴子:398
  • 6回复贴,共1
姜淑惠医师
  此篇文章与传统对牛奶观念差异极大,就如姜淑惠医师在后记中所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这冒犯许多乳制业者,奶粉贩售者….”依然坚持自己一贯的主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全文有点儿长喔!请有空时好好研读吧! 
  在临床行医生涯里,因所学之故,经常容易遇见幼儿过敏、气喘、过敏性鼻炎、扁洮腺肿大、皮肤发疹、成年人关节炎、腰背酸痛、免疫系统失调等病例,每当病家本身或父母亲属,详细寻问致病原因,或想改善平日饮食时,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暂时停止摄取牛奶或乳类制品」,多数的人最初都是投以惊讶疑惑的眼神,或有驳斥道:「牛奶乃极端完整的食物,欧美人士长得高大壮硕,就是从小摄取牛奶代替茶水饮用。你这位医师到底有没有搞错?」或也有些病患,姑且相信并且付诸实践,结果成效斐然,孩子或自己本身的痼疾得以痊愈,进而体悟「知难行易」的道理。其实牛奶本身营养分相当完整,可以提供小牛在婴幼儿期的利用;犹如人类的母奶,所提供的养分亦有一定期限,超过婴儿期再摄取就不适宜。其中蕴涵深远的道理,牛奶乃至乳类制品到底适合不适合孩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呢?以下将逐步分析说明。不要忽略消化生理学上的通则;没有健全且完整的消化作用,自然无法获得完善的营养。 
           1. 从牛奶及人奶成份比较谈起: 
  蛋白质:牛奶总蛋白质含量高,为人奶的三倍。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Casein)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人奶味道较甜,因为碳水化合物含量较牛奶高。在矿物质方面,牛奶缺乏碘、铁、磷、镁,人奶含量丰富。人奶含有二种物质成份,此乃牛奶所缺乏者,一者卵磷质 (Lecithin),属于磷脂质,一者Taurine,属于一种胺基酸,这二种物质参与婴儿脑部发育,哺乳人奶攸关婴儿智能发展,又岂是牛奶可以取代?人奶中另有二种胺基酸,其含量为众奶之上,其成分为Cystine及Tryptophan,他们提供婴儿极佳的营养分。 
  从人奶与牛奶成份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人奶牛奶都是提供给小牛或婴幼儿饮用。仔细观察小牛与小婴儿成长的差异,可以发现牛奶原是发育中小牛的食物,小牛出生后饮用牛奶,促使其骨骼及身体重量的急速发育,每个月增加一倍,(出生后前三个月均如此),但脑部发育少且慢;相对地,人类小婴儿却需要六个月时间,体重才会增加为出生时的一倍大。婴儿的发育,身体成长成熟度缓慢,但脑部却以最快速发育,超越所有的动物。小牛肢体骨骼的快速成长,故需要大量蛋白质;相对地,婴儿脑部成长胜过肢干,故需要卵磷质及Taurine等特别物质的辅助。 



1楼2007-09-02 17:03回复
    素食者倘若蛋白质摄取过量,也会造成骨质软化,只是植物性蛋白质较动物性蛋白质,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其中理由乃是牛奶,乳类制品,肉类,蛋,鱼类,除了蛋白质外A还有其他会促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就是酸性物质比例太高(请参考健康之道(三)),为了保持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弱碱性,骨质必然要游离(所谓抽取)更多的钙质,以达成此目标。在此特别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以目前台湾蛋白质平均摄取量,均属过剩之虑,绝无缺乏之忧,千万不要担忧自己或孩子没有足够蛋白质,为了安抚这种偏差心理,进而加倍给自己或孩子补充大量牛奶,优酪乳,奶酪及蛋。请记得,得自乳制品额外的蛋白质,势必造成钙质及其他矿物质,流失体外之倾内,造成身体负性钙平衡。 
      除了大量蛋白质摄取,会造成骨质冲刷外流外,缺乏运动,停经,喝汽水,可乐(碳酸,磷质含量太高),吃加工精制垃圾食物,过量的盐及其他酸性食物,均为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腰酸背痛,疲倦,骨头酸软无力,牙齿松动,齿龈退缩,容易扭伤,闪腰,骨折¨¨代表骨质中钙质及其他矿物质之流失,此刻应当重新检讨我们的饮食,减少蛋白质,鱼肉类,乳类制品摄取,以便重建真正的健康。 
              4. 人类应当尽早放弃乳类制品之理由: 
      商业性现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类制品,对我们人体有极大危害,除了前面叙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显示我们应当尽早丢弃牛奶、乳酪、奶油等乳类制品,今列举四点理由说明之。 
      巴斯德消毒法的害处。
      毒性物质残存的考量。 
      均质化乳制品的伤害。 
      合成维生素D的添加。 
      1)巴斯德加热消毒法的害处: 
      细菌学家巴斯德创立消毒杀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变成熟奶,虽然有利于保存及减少伤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热后的牛奶或乳酪等、改变酵素性质,酵素及蛋白质、脂肪的结构成分,加热后会形成不稳定物质,且牛奶加热至170℉ (约摄氏62℃)会破坏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统,诸如 Cystine,Tryptophan,Lactase等。其他维生素,矿物质,也大多数摧毁殆尽。又加热后蛋白质会凝固(凝乳)形成坚硬的酪蛋白,且有益肠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坏,最后牛奶变成非常困难消化,易致过敏,对人类有害无益的东西。 
      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卫生单位为了强调安全、清洁的产品所设计。但是并不能提供人们有助益健康的产品,更何况巴斯德消毒法并不能完全排除毛发,灰,花粉,霉菌,昆虫,肥料等环境的污染。总之,巴斯德消毒法仅仅提供劣质,即使原本唯一仰赖吸食牛奶的动物-小牛,假设喂食消毒过的牛奶后,在其成熟成壮牛前就会死亡,人类应当觉察这些事实,任何人只要即时觉悟而拒绝再喝牛奶制品,都不算是太迟。 
      虽然经过发酵的乳制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通常较比牛奶对于人类消化道,前者较为优胜,但是事实上对人类真正理想饮食而言,仍旧差距甚远,因为他们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应避免。假使真的要摄取,则可使用少量生的,无添加盐分的乳制品。 
      2)毒性物质残存的考量: 
      现代畜牧业与过去完全不同,限宥于空间,管理,经济效益,已不采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为了避免密集式畜而造成传染病意外,故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杀虫剂,为了促进肉质肥美,乳汁增产,故自主的添加生长促进剂及贺尔蒙,如此无法确知的化学品,添加剂亦会流入牛奶中,残存的毒性物质,随着人类摄食又进入人体。畜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取代牧章,牛群的生态环境及生理现象也会改变。 
      在有一次参观牧场的经验中,发现牛眷里牛只所排出的粪便稀松,不成型,犹如腹泻般,缺乏小时候在乡间所见所闻,那阵阵泛着草香,晒干后可以整团捡回家当燃。纤维质的减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变,脂肪含量增加(因为牛群饱食终日,缺乏活动),尤其饱和性脂肪比例偏高,相对地未饱和脂肪反而大量减少,例如EPA(EicosapentaenoicAcid)。换言之,破坏性脂肪远比建设性脂肪为多,造成心脏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统癌病变的增加。 
      3)均质化乳制品的伤害: 
      所谓牛奶均质化(Homogenization)是打断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坏后令其解散的一种制作法。虽然在乳制工业中,此乃一种新的制作过程,但是质化乳会破坏人类的动脉管壁,对于发展均质化乳,实为致命一击。 
      Kurt Oster医师研究最为精辟,他发现有一种酵素(Xanthin OxiDase)简称XO,可存于牛奶脂肪中,正常饮用非均质化乳时,XO只会存于肠道间,不会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环中。但是牛奶若经过均质化之后,这个均质化过程会减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释放出来,进而造成血液再回收。因此摄取均质化牛奶,吾辈血中XO浓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饮用非均质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A其XO浓度均低。 
      XO被视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会诱发脂肪物质沉淀,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进一步造成瘢痕,粥状化,最后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Ostcr及哈佛大医学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摄取均质化牛奶是美国人罹患心脏病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国家,如芬兰,他们的乳制品也是全面采用均质化过程,故心脏病发生率亦极高。又法国极少用均质化制乳,其心脏病比率较美国、芬兰明显降低。


    4楼2007-09-02 17:05
    回复
      2025-05-11 19:28:02
      广告
      • 218.56.104.*
       但牛奶让人担心的还不只是造成骨质疏松症,更重要的是含有荷尔蒙和传染病源。一只乳牛在自然状态下,每天最多可以制造10磅的鲜奶,但今天牧场里受尽折磨的乳牛,每天最多可以制造100磅的鲜奶。为了增加鲜奶产量,于是喂饲乳牛大量的牛成长激素(Bovine Growth Hormone, BGH)增大牛的乳房,几乎拖到地面,因而常受到感染,需要固定的抗生素,美国农业局允许每公撮(1公升的千分之一)可包含100到150万的白血球(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脓汁)。这些成长激素、抗生素和脓汁经过处理后还是残留在牛奶中,对于食用乳制品的人,尤其是儿童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危害。


      6楼2007-09-13 17:00
      回复
        谢谢楼上朋友!
        欢迎


        8楼2007-09-13 20:42
        回复
          大部分人都迷信牛奶!
          观念的扭转非常艰难!
          积非成是,良可痛心!


          9楼2007-10-05 16:18
          回复
            • 125.120.72.*
            我已经很久不吃牛奶啦
            是以前看了无毒一身轻里的所说
            这个东西很发的,是不太好


            10楼2007-12-20 13:40
            回复
              o


              11楼2007-12-21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