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福建吧 关注:3,276贴子:5,615
  • 2回复贴,共1

【刺桐风】有关家乡的一篇很有味道的文章------"寻宝之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一楼喂度娘


IP属地:福建1楼2013-09-07 00:11回复

    泉州沉淀太多层岁月,而且它们都还活着,这座城市,因而就像个藏宝之城。你永远不知道,在泉州,下一刻,你将邂逅到的,是哪一个朝代,甚至哪一个国家的哪一块碎片
      小时候生病了,外婆会在家里点上沉香,拿着家家户户都有的“圣杯”(占卜的工具),向八仙桌上的神灵问一通,蘸点香灰冲水喝。如果没能好,第二天,母亲会带着我,顺着那石头铺就的小巷一路走一路买贡品,走到巷尾这一片区的镇境神(主管这一片区的神灵)庙宇,朝神灵磕几个头,要几张符纸回家冲水喝。
      或许是精神暗示的作用,一般小病都会在这两次祭拜中消失,真遇到大病了,才会去求更大的庙宇(通常每个镇有一个),或到祠堂求祖宗的帮忙。同时,医生也会叫过来——不过医生被认为是鬼神的助手。
      我以前就一直怀疑,我的老家,是按照鬼神的逻辑滋长的。无论泉州城,还是每个小镇、每个村,基本都是这样的格局:一个祠堂,一座庙宇,中间一条街道,街道旁延展开万千灯火。事实上,泉州古城的格局就是“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塔是开元寺的两座塔,街的两边,一边接衙门一边接祠堂——信仰的观照下,世俗的生活,两边接着的,是生的规矩和死的秩序,这就是我理解中的泉州。


    IP属地:福建2楼2013-09-07 00:13
    回复
      2025-05-26 09:16:51
      广告

        二
        从小到大,我常听到,某个中东国家或教派的人,来寻找自己遗失的王族或先师。据说,一个学者一次偶然到泉州考察,走进一个石头砌成的公共厕所,刚脱下裤子,无聊地看着地上的石头——右脚踩着的是一块千年的石碑,左脚踩着的是写着梵文的某个遗址,一惊,连屎尿都拉不出,大叫着跑出来。他一路狂奔到了开元寺,一抬头,看到寺内高耸的仿木石塔上雕刻的竟然是印度教的某个神灵,又发现这庙宇是用皇帝才能用的99根盘龙柱建成的——这柱子,还有许多是印度正教雕刻装饰的。这引来了大批学者进驻,学者们进而发现,泉州的古文物数量,是中国城市中唯一可以与西安媲美的。泉州曾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 “市井十洲人”,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纽约”。
        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市井十洲人”的意义,但有趣的是,一条短短的涂门街,这边是关帝庙,隔一堵墙就是清真寺,而斜对面,就是印度正教的遗址——这是另一个泉州。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特意为此到访泉州,并说:“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需要学习的,泉州人以前就做到了。”
        一方面,泉州传统得近乎顽固,另一方面,似乎又包容得有点毫无原则。我觉得这恰恰是传统中国的精神,也是泉州所传承的——守着最坚硬顽固的信仰和规矩,才有能力和坐标,在其他方面更有弹性和变通性,更能吸收、理解和接受。所以只有在泉州,才能有一座用印度教柱子建成的佛庙。事实上,我还在泉州的海交馆看到一个奇特的雕刻:一个佛教僧侣,脚踏道教的祥云,背后长着基督教天使的翅膀,手持东正教标志的十字架,穹顶是印度教的装饰花纹。


      IP属地:福建4楼2013-09-07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