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自由词自由曲吧 关注:16贴子:247
  • 1回复贴,共1

曹雪芹是写作自度曲的大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词曲都是能唱的。词又称为“诗余”,意思就是作诗之余的一种娱乐。在唐代,李白就曾经在宫中作《清平调》三首,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到了宋代,词更成为大众娱乐的工具。当时的教坊以及达官贵人府内,都有歌女演唱词。最著名的词作者当推柳永。
词牌本来是一种音乐的曲调。最初也许是先有词后配曲。由于某些词的曲调和格式使用的人多了,就固定下来了,并且以它的标题就成为词牌的名称。比如词牌“念奴娇”就是如此而来的。有时由于采用了一个曲调的“歌头”部分,这就产生了诸如“水调歌头”的名称。有时在一首旧词的基础上加减了字数,于是就产生了“减字木兰花”之类的词牌。
元曲最初是因戏剧而诞生的。说白了就是唱词。既然是唱词,当然要配合唱腔。所以就必须合乎一定的格律。后来有的人在某些场合单独演唱一些曲子,这就在“套数”之外又产生了“散曲”。
随着时代变迁,词曲的音乐部分逐渐失传了。原本的词和曲都是为歌唱而写的,现在演变成了纯粹的文学形式,但是仍保持了传统的格律。思想保守的人认为这些格律都是金科玉律,不可以有丝毫的突破。却不知道传统的词谱和曲谱,最初也是由人创造的。
当然,词谱和曲谱的形成,是历代文人集体创作和锤炼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尊重和广泛运用。但是不等于我们就不可以创造新的形式了。
在诗歌领域里,当初使用现代汉语写作自由诗(新体诗),是一个大胆的突破。同样的道理,词曲自然也可以突破。我们也可以写作一些自由体词曲。不过你写出来的东西应该像词像曲,具有词曲的风格,词曲的句法,词曲的韵味。只不过传统的格律可以突破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要自创词牌曲牌呢?我认为不必。成熟的词牌曲牌,意味着它是一种公用的楷模。很多人都要用它来填词度曲的。我们所写作的自由体词曲,未必就能形成一种成熟的格律,供很多人照谱填写。
其实自度曲并不是我们的创造。在词的领域里,宋代姜夔创作了《白石道人歌曲集》,自作词文,自谱音乐。他作的词和音乐一直留传到今天。
在曲的领域里,曹雪芹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叙述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他听了《红楼梦十二支曲》,并观看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红楼梦十二支曲》不是人世间的曲子,所以作者不用传统曲牌,而使用“自度曲”的形式。十二首曲子虽然每一首曲子都有曲牌名称。但这一些名称其实都与曲子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其说它们是“曲牌”,倒不如说们它是“曲题”更为合适。
例如:〖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影射了宝黛二人的命运。
又如:〖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
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
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
终难定!
影射了王熙凤的结局。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判词,比如写晴雯的:
霁月光风,
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后来的人并没有用这些曲子的格律来度曲。所以曹雪芹写作的曲子属
于“自由体曲”范畴。他虽名为自创曲牌,其实并不是供后人来度曲
的。他写的作目的,只是为表现小说里面的人物而服务的。
此外,曹雪芹还描写了贾宝玉与薛蟠等人在一次聚餐酒席上行酒令的
情况。令主要求每人以“女儿悲” “女儿愁”“女儿喜” “女儿乐”
开头各写一首曲子。像这种曲子,也是没有固定的格律的。可见得
古代也流行自由填词度曲。
2012-12-23 04:11


1楼2013-09-06 07:22回复


    2楼2013-09-08 0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