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在青少年中的迅速普及,孩子使用手机的利弊受到普遍关注。许多媒体也针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和讨论。
有媒体调查发现,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配手机尽管方便了自己和孩子间的联系,但不少学生沉迷于上网或短信聊天,影响了学习。
然而随着世界进入移动网络时代,学生使用手机似乎越来越不可避免。市民张先生上初中的儿子开学时总闹着要配个手机,说同学都有,就他没有。张先生没办法,给他也买了一个。张先生说:“买手机之后吧,结果经常看见他写作业的时候偷偷摆弄手机,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作为家长真的挺头疼的。”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如张先生类似的情况实在不少。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大中城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几乎七成以上都有手机,而在三四年级学生中,“手机族”也占到半数左右。在初高中生中,手机则更加普及。随后,笔者也走访了清远部分中小学校,对学生的“手机普及率”进行了探访。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初高中生上学带手机很普遍,小学生也有不少用手机。
为了让孩子有手机用的同时,尽量不影响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纷纷绞尽脑汁研究对策。有的在给孩子买了手机之后,对孩子作出约束,规定孩子只许打电话,不许开通上网功能;有的家长规定每月话费不能超过一定的上限,超过则没收手机;有的家长规定上课时间手机必须关机,并与学校老师沟通,请老师监督孩子。
但是这种种办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不开通上网功能的,不少孩子经常短信聊天;规定话费上限的,不少孩子整天用手机玩游戏;上课时间关机的,不少孩子常常忘记,而因为其不是故意开机,老师也不能简单没收了事;甚至还有的孩子挖空心思研究如何上课玩手机而不被老师发现。
从这种种现象可见,用“规定”的形式对孩子手机使用进行封堵,效果实在有限,且长此以往,往往会造成孩子与家长围绕着手机“躲猫猫”。
另有家长希望给孩子用的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但经过了解,孩子对功能过于简单的手机往往兴趣不大,甚至羞于使用。虽然学生使用手机是为了便于联系,而不是鼓励攀比,但是这种心态确是很不容易疏导的。
如何让学生正确,有度的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了家长老师都十分关注而又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