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旗坡吧 关注:18贴子:774
  • 12回复贴,共1

【903•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八周年】节目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敬战死的英灵
下敬涂炭的生灵
中间的敬人世间的良心


1楼2013-09-03 15:53回复


    2楼2013-09-03 15: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六十八年,足以承载一个人的一生;六十八年,足以诞生一个家庭三代人;六十八年,却只是一个民族的沧海一粟;六十八年,却只是时代与历史仓促印记。
      我们何其幸运,从这个时光的节点,以敬仰的姿态回眸,就能望见六十八年前,那一纸降书。上面的每一个字眼,都倒映出大半个中国沦陷的城池;上面的每一个标点,都镶嵌了大半个中国浸血的尸骨;上面的每一寸间隙,都点染了大半个中国百年的苦痛。
      只有不忘记苦难过往的民族,才有未来;只有不忘记昔日脊梁的民族,才有未来;只有不忘记曾经胜利的民族,才有未来。背负着历史,同时背负着耻辱,同样也背负着希望。
      我们不会忘记,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里,每一个尸体倒下,白骨所指的,都是六十八年前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十四年悲愤欲绝的日子里,每一颗子弹溅出,硝烟所向的,都是六十八年前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十四年不见尽头的坚持里,每一寸鲜血流过,蜿蜒所趋的,都是六十八年前的今天。


      3楼2013-09-03 15:56
      回复

        作者:笔触_绘狼


        4楼2013-09-03 15:57
        回复


          6楼2013-09-03 15:57
          回复
            无论如何,总会有人活下来,这就是求生的欲望。无论是沙盘的推演,还是真实的修罗场。战火弥漫,硝烟浸透,到了最后,还是能看见某些身影踉跄站起。战争赋予这个世界最深的绝望,人类坚守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总会有坚韧的生命,走过十四年漫长得几乎望不见尽头的修罗道,走到六十八年前的留声机旁,拨响一个民族挺拔站立的呐喊,就用,我残损的手掌。


            8楼2013-09-03 15:58
            回复
              绝望之中的希望,是生命最美好的绽放。无论人命是否如同朝露,我们都有需要爱的地方。忠于这片焦土上的废墟,因为这是我的国家;孝敬两位执拗羸弱的双亲,因为这是我的高堂;爱重那个倚门远眺的女子,因为这是我的姑娘。最好的文字徘徊在租界的孤岛;最好的图画盘旋在沙盘的线条;最好的音乐回荡在征人的眼角眉梢。既然今夜尚未开火,那么请听我,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0楼2013-09-03 16:02
              回复
                中华的傲然穿越过历史厚重的城墙,用血脉相承的形式流淌在骨子里。秦人的骁勇,汉人的威仪,唐人的纵横,宋人的不屈。蒙古铁骑,满清八旗,杂糅着鲜卑、匈奴和突厥的善战。漫长的历史中,土地与文化,交融纠葛,将曾经为敌的政权,凝聚成了这片土地最终依仗的长城。如同天南海北汇聚到战争中的士兵们,交织纵横。丝线易折,锦帛难断,丝线而至锦帛,所用,九张机。


                12楼2013-09-03 16: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苦难最大的敌人,就是经历着苦难的人们,凝聚成一块钢板。耄耋花甲的老人,身强力壮的中年人,热血奋进的青年人,哪怕是孩子。所有的人从心底激发出反抗的斗志,是求生,也是抗争。天真烂漫的孩子,最该在战争中受到保护的群体,到底是被逼迫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让他们在还不明白战争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战争。看见了吗?就在那片山头,就是他,二小放牛郎。


                  14楼2013-09-03 16:04
                  回复
                    少小离家,投笔从戎。有的再也没能回来,有的还未回来却已物是人非。须发皆白的老者,提及故土,总是离不开看惯了的景致,思念久了的人。村口的放牛郎,井边打水的好姑娘,就这么散落在天涯。隔着天南海北,对着子孙绕膝,回忆中清晰的过往,生动细致的描绘,是不是因为所思念的夜夜入梦?所以即使隔了六十八年,也能分毫不差地描摹出,那山那水那些人。


                    16楼2013-09-03 16:05
                    回复
                      视频来自:优酷



                      17楼2013-09-03 16:05
                      收起回复
                        音以载情,文以载心,用虔诚和敬重,向着我们的先辈深鞠一躬。
                        侧耳聆听,历史的院墙,将响彻回音。
                        我们能听见他们说:“我们胜利了!”
                        他们能听见我们说:“我们记得你!”



                        18楼2013-09-03 16:06
                        回复
                          文字编辑:此间妖侬
                          美术编辑:玲十七 随风飘荡的游魂
                          校对:悄悄一线光973
                          感谢所有参与的炮灰们!



                          19楼2013-09-03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