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也没完整的打上几场球,能进入郎导的12人名单实属不易,希望未来小米能有更多的机会上场打球,总觉得她现在太压抑了,需要一种彻底的释放。一直训练却不能上场打球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和煎熬,好在是小米一直没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着,不让自己落后太多,所以她需要付出的就要比别人更多更多,否则只能是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如果是实力不济或没有特色也还可以接受,但在小米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至于说传球技术,如果她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硬伤或者是没有培养价值,也就不会连续三年进入国家队,虽然是替补队员,但别忘了她在天津队几乎是从到到尾的拍手,就凭这一点,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至于有些粉一直拿小米的技术粗糙说事,甚至某些场次的持球都会成为复读机并且乐此不疲。试问目前国内的现役适龄二传手里有几位在技术上面能说是超出小米很多的?有谁一上去就能发挥的?可以说在小米身上的一些运动素质和气质在很多队员身上是无法看到的。
这次大奖赛从小组赛到总决赛可以说小米也是一直没真正找到自己的节奏,虽然最后一场小组赛拿下塞尔维亚,但其中的过程还是磕磕绊绊,跟副攻和接应的配合还是有很多瑕疵,但请大家别忘记,小米进国家队才几天,在过来的一年又有多少上场打球的机会,训练和比赛那是两回事的,小米在赛后的采访也曾自己说过在比赛的时候发挥要比训练时好的多,这也是郎导最后带小米去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哪个教练都喜欢能在赛场发挥的队员。
但每次上米上场的时候都给人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总觉得确少一种自信和以往的气场,站在久违的赛场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我想打过球的朋友应该会感同身受。有的场次明显看到小米的紧张和心里没底,总决赛几次大比分落后上去之后对乱球的处理明显在节奏和调整力度上有欠缺,在心态上有些变化,因为接下来留给她的球真的是太少,丢掉一两个就要失去了这次机会,看到了小米的珍惜,同时也看到了那种无形压力写在了她的脸上。几次亮点换三点都没能起到制约对手的目的,我们也看到了小米脸上的落寞和不甘,不过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但对于小米来说又是弥足珍贵。因为她太需要用一场甚至一局比赛来证明自己了,但越是给自己施加压力,越是想表现好,因为手还比较冷而马上投入高对抗的比赛中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球,也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再加上平时与主力队员配合的机会比较少,以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国家队没有三大赛任务,如果可以一直跟郎导在国家队训练比赛也算是一种收获,因为郎导在调整队员状态和抓技术细节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也能开阔视野。不过因此就会失去在天津队跟队友配合的机会,不过鉴于是多年在一起打球小伙伴,应该在配合问题上不会有太大的阻碍,况且队里的核心队员殷娜还在一起训练。希望在今年联赛能看到小米能真正的站到赛场上,充分的释放自己多年以来的压抑,用实力证明自己,不论是赢球输球,只是希望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小米。!
这次大奖赛从小组赛到总决赛可以说小米也是一直没真正找到自己的节奏,虽然最后一场小组赛拿下塞尔维亚,但其中的过程还是磕磕绊绊,跟副攻和接应的配合还是有很多瑕疵,但请大家别忘记,小米进国家队才几天,在过来的一年又有多少上场打球的机会,训练和比赛那是两回事的,小米在赛后的采访也曾自己说过在比赛的时候发挥要比训练时好的多,这也是郎导最后带小米去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哪个教练都喜欢能在赛场发挥的队员。
但每次上米上场的时候都给人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总觉得确少一种自信和以往的气场,站在久违的赛场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我想打过球的朋友应该会感同身受。有的场次明显看到小米的紧张和心里没底,总决赛几次大比分落后上去之后对乱球的处理明显在节奏和调整力度上有欠缺,在心态上有些变化,因为接下来留给她的球真的是太少,丢掉一两个就要失去了这次机会,看到了小米的珍惜,同时也看到了那种无形压力写在了她的脸上。几次亮点换三点都没能起到制约对手的目的,我们也看到了小米脸上的落寞和不甘,不过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但对于小米来说又是弥足珍贵。因为她太需要用一场甚至一局比赛来证明自己了,但越是给自己施加压力,越是想表现好,因为手还比较冷而马上投入高对抗的比赛中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球,也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再加上平时与主力队员配合的机会比较少,以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国家队没有三大赛任务,如果可以一直跟郎导在国家队训练比赛也算是一种收获,因为郎导在调整队员状态和抓技术细节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也能开阔视野。不过因此就会失去在天津队跟队友配合的机会,不过鉴于是多年在一起打球小伙伴,应该在配合问题上不会有太大的阻碍,况且队里的核心队员殷娜还在一起训练。希望在今年联赛能看到小米能真正的站到赛场上,充分的释放自己多年以来的压抑,用实力证明自己,不论是赢球输球,只是希望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