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宣传吧 关注:1,764贴子:11,052

回复:【古风】每一味中药背后都有一个美丽传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紫苏
九九重阳节。华佗带着徒弟到镇上一个酒铺里饮酒。只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他们狂嚼大吃,蟹壳堆成一座小塔。华佗想,这伙少年无知,螃蟹性寒,吃多了会生病。他便上前好言相劝。那伙少年吃得正来劲,哪听得进华佗的良言!一个少年还讽刺说:“老头儿,你是不是眼馋了,我掰一块给你尝尝。”华佗气愤地叹了两声,便回身对酒店老板说:“不能再卖给他们了,吃多了会出人命的。”
酒店老板正想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那里听得华佗的话?把脸一沉,说:“就是出了事也不关你的事,你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
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来吃自己的酒。
哪知过了一个时辰,那伙少年忽然都喊肚子疼,有的疼得额上冒汗珠,喊爹喊妈地直叫;有的捧着肚子在地上翻滚。酒店老板吓坏了,忙问:“怎么啦,得了什么病?”
“唉,是不是这螃蟹有毒?劳您去请个大夫来给我们看看吧。”
这时,华佗在旁边说话了:“我就是大夫,我知道你们得的什么病。”少年们都很惊奇:原来这老头是个大夫!想到刚才自己的失礼,不好开口求救。但除了这条道无路可走,只好放下架子向老人央求:“大夫,刚才是我们的不是,冒犯了先生,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发发善心,救救我们吧。你要多少钱都好说。”
华佗说:“我不要钱。”
“那你要别的也行。”
“我要你们允许一件事!”
“别说一件,一千件,一万件都行。你快说是什么事吧?”
“今后一定要尊重老人,服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
“一定,一定。你快救命!”
华佗回答道:“别着急,稍等一等,我去取药来给你们治。”
华佗和徒弟出了酒店,徒弟以为是回家取药,便说:“师傅不用您操劳了,告诉我取什么药,我自个去取吧。”
“不用回家,就在这酒店外的洼地里采些紫草叶给他们吃。”
华佗和徒弟很快从洼地里采回一抱紫草叶,请酒店老板熬了几碗汤,叫少年们服用后,不一会儿,肚子不疼了。他们可乐了,再三向华佗表示感谢,各自回家了,并到处向人们讲华佗医道如何高明。
华佗又对老板说:“好险呵!差点闹出人命。你以后千万不要光顾赚钱,不管别人性命!”
酒店老板连连点头称是。
出了酒店, 徒弟心里迷惑,问道:“老师,您可从没有用紫草治过病,您怎么知道紫草能治吃螃蟹中毒的病?是哪本书上这样写的?”
华佗道:“书上没有讲过,难道你忘了?前不久我们不是看到水獭吃紫草叶治病的情况吗?”
那年夏天,华佗带着徒弟在一条河边采药。忽听河湾里哗哗啦啦水响,掀起一层层波浪。一看,原来是一只水獭逮住了一条大鱼。水獭把大鱼叼到岸边。嚼吃了好一阵,把大鱼连鳞带骨通通吞进肚里,肚皮撑得象鼓一样。水獭撑得难受极了,一会儿在水边躺,一会儿往岸上窜,一会儿躺着不动,一会儿翻滚折腾。后来,只见水獭爬到岸边一块紫草地边,吃了些紫草叶,又爬了几圈,跳跳蹦蹦地回到了河边,一会儿便舒坦自如地游走了。
看到这个情景,徒弟只是感到有趣,华佗的脑子里却产生出疑问:为什么水獭吃了紫草就逐渐舒适了呢?
华佗对徒弟说:“鱼属凉性,紫草属温性。今天少年们吃的螃蟹也是凉性,我用紫草来解毒,这是向水獭学的。”
徒弟听了老师的述说,心里顿时开了窍,更加佩服老师的高明,也知道了增长才干和学问的决窍。
此后,华佗把紫草的茎叶制成丸、散。给人治病中,又发现这种药还具有表散功能,可以益脾、宣肺、利气、化痰、止咳的作用。
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适。所以,华佗给他取名叫“紫舒”。可不知怎的,后来人们又把它叫作“紫苏”了--大概是音近的缘故,弄混了吧。


19楼2013-09-01 15:16
回复
    刘寄奴
    传说汉武帝刘彻过长坪,见路边一大蟒,当即用箭射之,蟒负伤而逃。第二天他在射蟒处看见许多青衣童子在捣药。武帝问何故捣药,童子说,昨天我主为刘寄奴射伤,命令我等在此捣药治之。武帝问,你主何人?皆不答。武帝大声呵斥,童子纷纷逃窜,一时全无踪影。武帝将所捣之药传于世人,皆不熟悉,便将此药名为“刘寄奴”,成为后世治疗金疮之奇药。
    长虫坪的蟒蛇大概是条热衷于功名的蟒蛇,被汉高祖射伤之后并未偃旗息鼓,吸取教训,以后刘秀兵败奔走秦岭,走到大蟒河又被它拦住去路,刘秀惊得跌下马来,盛怒之下拔出剑来插在河心石头上,将蟒刺死。大蟒委委屈曲地缠到剑上越缠越紧,越缠越紧,生生地将自己斩为十八段。蟒蛇的血把河心的石头染红了,蟒蛇的身体被水冲到十五里外的山涧凝固成石头,是为龙骨峡。是夜,大蟒给刘秀托梦说,我缠住你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向你讨个封号,你却将我杀了,这个代价你是要偿还的。于是就有了后来王莽纂位一十八年的传说……王莽政权从头到了算起来没有一十八年,但是跟传说就算不得这个细帐了。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野生于山坡、树林下。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采集加工时间: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供药用。)


    20楼2013-09-01 15:16
    回复
      马齿苋
      马齿苋,老百姓叫“马齿菜”,原来只作为野菜食用,后来才逐渐成为中药的。
      据说古时豫西地区有个郎中,因医术精湛,“刮富济贫”而闻名乡里。邻居有一位小伙子,很想向郎中学一手,可无从开口,因此经常于深夜在郎中窗外偷听。有天夜里,听见断断续续的声音:“马齿菜治痢多了,要多收些钱......”,“马齿菜还能治痢疾!”他终于学得了一个妙方。
      其实,老郎中讲的这话是教儿子行医作人的道理。村里有个名叫刘寨的财主,横行乡里,乡亲们恨之入骨。因其一脸麻子,所以外号“麻子寨”。这天,老郎中对儿子说的话是:“麻子寨吃利多啦,看病要多收些钱......”。邻居的那位小伙子因一门心思想“药方”、“治病”,便听走了调,也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治痢良药。


      21楼2013-09-01 15:17
      回复
        牵牛子
        从前,在黑丑山下住着一家姓王的人家,家中只有两口人,男的叫王安,两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
        突然,有一天王安下田耕作归来,觉得自己两腿发沉,第二天竟然卧床不起,妻子望着丈夫满身水肿,腹部肿胀,心中痛苦无比。虽四处求医,也没有治好丈夫的病。一日,有一个牵牛娃从王家门前经过,见一向辛勤劳作的王大伯躺在床上呻吟,忙问:“伯母,大伯怎么躺下了?“王氏回答说:“你大伯患了水肿,腹胀病,不能下地了。”牵牛娃说:“这好办,我去采些药来试试!”说着,牵牛娃一溜烟跑到山上,采了好多瓜瓣形的黑色颗粒的花籽来,递给王安:“大伯,你用这花籽熬药喝看看效果咋样?”
        王安的妻子半信半疑地接过这一大包花籽。每天熬两碗汤药喝两次。喝了不到一个月,满身水肿消退,腹胀消失,两腿也活动自如能下地走路了。又过了几天,竟能下田地耕作了,王安和妻子都很惊奇,又采集了几大包这种花籽,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各种症状全部消失,病人痊愈了。后来,王安找到牵牛娃问:“你给我采的那种花籽叫什么名字?“牵牛娃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王安牵着牛来到花丛鞠躬表示谢意,牵牛娃在旁边见了,便说:“这种花就起名叫牵牛花吧,我采的花籽就叫牵牛子得了”于是牵牛子的名字就这样传下来了。
        歌曰:牵牛苦寒,利水消肿,盅胀痃癖,散滞除壅。


        23楼2013-09-01 15:17
        回复
          百合
          相传,曾经有一伙海盗打劫一个渔村,除把渔民家里的金银财宝和粮食衣物抢劫一空外,还把许多妇女和儿童挟持走,带到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上。
          由于孤岛上没有船只,所以妇女和儿童都没法逃跑。过了几天,海盗又出海打劫。然而,在海盗出海后,海上突然刮起了台风,把海盗的贼船打翻了,海盗们一个个都葬身海底。守在孤岛上的妇女儿童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半个月之后,海盗抢来的粮食便被他们吃完了。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既没有船只来救援,又没法给村里人送个信来接应,他们只得等待着,并挖些野菜,采点野果,在岸边捡点鱼虾来充饥。有一次,他们挖来一种草根,圆圆的,像大蒜一样,根块肉厚肥实,便把它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熟,一品尝,还有点香甜味,大家随即饱饱地吃了一顿。此后,他们就一直采挖这种草根来充饥。
          一天,他们发现有只船来到孤岛,妇女和儿童都异常高兴,他们把被海盗劫持的经历对船上的采药人讲了一遍。采药人甚表同情,并惊奇地问道:“岛上没有粮食,这么长的时间,你们吃什么呢?”领头的妇女说:“开始我们吃粮食,后来又挖一种草根吃,像大蒜一样,又甜又香,又能当饭吃,我们就是靠它熬过来的。”采药人一听,又看见船上的儿童都吃得胖乎乎的,妇女们也满脸丰盈红润,便断定这是一种有营养的药草,于是,挖了些这种草根带回去种植。经过验证,此草茎块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药效还真的不小呢!至于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还没人知道,因考虑到遇难的妇女儿童正好是一百人,此药是他们百人合力共同采挖品尝后才发现的,所以,采药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百合“。从此,“百合”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了下来。


          24楼2013-09-01 15:17
          回复
            益母草
            夏商时,有一贫妇李氏,在生孩子时留下淤血腹痛之症,她的儿子都长成大人了,可她的病始终没有治好,体质越来越虚弱。大儿子劝她求医治疗,李氏伤心地说:“咱们连隔夜粮都没有了,哪有钱治病呢?”
            一天,大儿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后便急匆匆走出门去。他在十多里之外找到一位采药人,诉说了自己母亲的病苦。那采药人一听喜上眉梢,说:“你母亲的病我能治好,但需纹银十两,大米二十斗。”大儿子忙说:“钱粮都不成问题,只要你能治好我母亲的病,报酬好说。”大儿子问:“那你什么时候采药呢?”采药人却说:“这个你就别问了,明天早晨你带着钱粮来取药便是了”
            这天刚刚接近黄昏之时,那采药人便扛着锄头,背着药篓悄悄地进了山。李氏的大儿子也蹑手蹑脚地跟在采药人的后面,见采药人在一个山坡上停下来,挖了两把草,就急忙走了。李氏的大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立即找到那采药人挖药的地方,借着月光,看到的竟是一种叶子呈手掌状,开着淡红色花和淡紫色花的草。他赶紧将自己带来的口袋打开,用手挖了很多这种草,连夜回家去给母亲煎汤喝,七天后,疗效大显,母亲不像以前那么腹痛了,再喝七天后,淤血也不见了。后来,李氏的大儿子就用这种草药给很多妇女治好了病,人们给这种草起了个名字叫“益母草”。
            歌曰:益母草苦,妇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祛淤。


            25楼2013-09-01 15:17
            回复
              龙眼
              龙眼是中医传统补药,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对虚劳赢弱、失眠健忘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我国民间关于龙眼治病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江南某地有一个钱员外,本人家有粮田千顷,家财万贯,但美中不足的是年过半百膝下无子。钱员外连取三房妻室,总算在53岁时得了个儿子。晚年得子,合家欢喜,取名钱福禄,视为宝贝。小福禄娇生惯养,长得又瘦又矮,10岁的他看上去仍像四五岁,这下可急坏了钱员外。
              钱员外有位通晓医药的远房亲戚王夫人,她见福禄这般模样,就对钱员外说:“少爷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过于娇贵,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若要强身健体,非吃龙眼不可”王夫人并讲了有关龙眼来历的传说。在哪吒闹海那年月,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哪吒便把龙眼让他吃了。海子吃了龙眼之后病好了,长成彪形大汉,活了一百多岁。海子死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果子,呀!太好吃了,真是香甜可口。穷孩子吃了这种果子不但没有出什么危险,而且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从此人们才开始把这种果子当作补药吃,并叫它为“龙眼”。在东海边家家种植龙眼树,人人皆食龙眼肉。钱员外听后立即派人去东海边采摘龙眼,并加工制作成龙眼肉,每天蒸给福禄吃。久而久之,福禄果然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
              龙眼与荔枝都比较热,生吃时不宜贪多。


              26楼2013-09-01 15:17
              回复
                芦根
                江南有个山区,这地方有个开生药铺的老板。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
                有家穷人的孩子发高烧,病很重。穷人来到药铺一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羚羊角”,五分羚角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
                “求你少要点儿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
                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
                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孩子痛哭。
                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孩子发高烧,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位药铺老板的药,便说:
                “退热不一定非吃羚角不可。”穷人急问:“还有便宜的药吗?”
                “有一种药不花一个钱。”
                “什么药?”
                “你到塘边挖些芦根回来吃。”
                “芦根也能治病?”
                “准行。”
                穷人急忙到水塘边上,挖了一些鲜芦根。他回家煎给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热。穷人十分高兴,就跟讨饭的叫花子交了朋友。
                从此,这里的人们发高烧时就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芦根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


                27楼2013-09-01 15:18
                回复
                  凤仙花
                  凤仙花具有活血消肿的功效,是妇科调经和外治跌打损伤的民间要药。关于凤仙花药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龙溪有个叫凤仙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秉性温柔善良,与一个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爱。一天,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凤仙这般漂亮可爱,顿生歹心,前来调戏。被凤仙臭骂一顿灰溜溜地走了。凤仙知道这下可闯了大祸,县官儿子肯定要求找麻烦。于是决定与金童一起投奔外地。凤仙只有父亲,金童上有母亲。两老两少连夜启程远走他乡逃难。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荒山野岭又无处求医访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说县官听说儿子被村姑骂了一通,就命手下前来捉拿凤仙,眼看就要追上,无奈之中凤仙、金童拜别父母,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以示保洁。两位老人强忍悲痛,将凤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两位老人依坟而卧。凤仙和金童夜间托梦给父母,告之山涧开放的花儿能治母亲的病。次日醒来,果见山涧满是红花、白花,红的似朝霞,白的似纯银。老人采花煎汤,服后果真药到病除病愈。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凤仙花以示纪念。


                  29楼2013-09-01 15:18
                  回复
                    吴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还反映了古代重阳插吴茱萸这一民间习俗。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绿灌木植物。它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有浓烈香味。能驱虫除臭,利五脏,消食积等,有散寒止痛、理气止呕、温中止泻的作用,可用于寒疝睾丸冷痛,脐腹部的寒气作痛,以及寒滞所致的脘腹胀痛、泄泻、呕吐酸水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含有吴茱萸碱、吴茱萸内脂醇、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驱除胃气和抑制肠内异常发酵,还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30楼2013-09-01 15:19
                    回复
                      朱砂
                      很早以前,人们迷信,许多人有病不求医,常去找方士。有一种癫狂病,当时的医生没法治,可这病遇到方士,却治一个好一个。因此,人们更是信巫不信医了。
                      有位秀才懂医术,他暗想:“方士只会画符念咒,装神弄鬼,怎会真能治病呢?这里面准有什么名堂” 。为了弄清究竟,于是,他跟妻子商量了一个办法,以探出方士的秘密。
                      一天, 秀才的妻子去找方士,说她丈夫得了癫狂病。
                      方士急忙来到秀才家,只见秀才披头散发,满脸泥污,躺在地上正说疯话呢:
                      “嘿,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让我带领天兵天将下凡,扫荡妖魔鬼怪……”
                      方士一看,秀才果然疯了。他就装模做样地作起法术,点火把、洒松香,坚起桃木棒准备驱“鬼” 。方士先端一碗净水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张画好的符,嘴里念念有词:
                      “天灵灵,地灵灵,一天三朝过往神。过往神,有神灵,鬼使神差下凡尘。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为你驱鬼来治病,只要喝下这符水,妖逃鬼散病除根。”
                      说着,方士就要点火烧符。秀才早有准备,嗖地跳起来,一把抢过符纸,抬腿一脚把方士踢出门外,嘴里骂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何方来的妖道胆敢如此放肆,滚!你这个妖孳!”
                      方士被踢倒在地,刚爬起来,门巳关紧。他叫了半天,没人理,只好自认倒霉回去了。
                      在屋里,秀才先把那碗水喝了一口,什么味也没有,确实是碗净水;再看看符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秀才反复琢磨:“这都不治病啊”。最后,他盯住画符用的朱砂了:“莫非这能治病?”
                      第二天,他把一个得癫狂病的人找到自已家,用一点朱砂放在水里给他喝。那人喝了以后,病果然慢慢好了。从此,秀才知道方士“驱鬼”治癫狂病,只不过因为符上的朱砂有药性。这样,朱砂成了一味中药。


                      31楼2013-09-01 15:19
                      回复
                        茵陈
                        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亦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华佗见了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
                        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个病是那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习去”。
                        那人回答说:“我没有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那有这种事!你准是吃过什么药吧?”“药也没有吃过”。 “这就怪了!” “哦,因为春荒没粮,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这就对啦!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 “一个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啊?”
                        “我也说不清楚。”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
                        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疸病?嗯,弄点回去试试看。”
                        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儿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叮问: “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儿月里的蒿子?”“三月里的。”
                        “唔,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害黄疸病的人吃。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 ,又叫“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
                        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注:青蒿也是一味中药。我国中医药科研人员已从中提取出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治疗疟疾药品,有很好效果,享誉国际,千万别把“国宝”当柴烧了。)


                        32楼2013-09-01 15:19
                        回复
                          白芍
                          华佗喜爱栽草药作为标本,以辨别药之真伪,防止用错药。他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满了草药。一天,有个外地商人看华佗爱种草药,便从山上挖了一棵芍花给华佗,并对华佗说:“这芍花本是野生,人家都说它可以治病,不知真假,我给你一棵,你试种一下。”华佗就把这棵芍花栽到了窗外。来年春天,芍花开放,华佗就先尝花,后尝叶。由于华佗对芍花的采药季节还没掌握,对春天的芍花不能入药更不了解,只感觉它没有什么药味,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就把它放那儿不管了,一直放了数年没理睬它。
                          一天夜晚,夜深人静,秋风凉爽,月对窗户,华佗正在灯下精心地撰写医书,把某药治某病一条一条地记录着。正写之间,只听窗外有一女子的哭声,他抬头往窗外一看,迎着月光有位身穿绿衣、头戴红花的美貌女子。“啊!这是谁家的孩子,深更半夜的在外啼哭,难道受了什么委屈?”华佗便出去看看,可东瞅西望,却未有半个人影,只见那女子站的地方正是那棵青枝绿叶的芍花。华佗心想:难道是它吗?他看了看芍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既是你有灵验,现在已是初秋,早已花谢叶老,也用处不大了,况且你身无奇处也无法入药呀!”说罢转身回屋里去了。刚到屋里坐下又听到那女子啼哭,抬头一看还是她。他又出来看,还是没人。那女子站的地方仍是那棵芍花。一连几次都是这样。
                          华佗觉得非常奇怪,就叫醒夫人,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向夫人说了一遍。夫人说:“这家房前屋后的花草,都是你亲手种的,在你手里都成了良药,治了不少病,救了不少人,只有这棵芍花在那儿冷冷清清地无用。我想:可能是你没把它放在心上,你不了解它,它委屈地哭了。”华佗说:“我早已尝过多次了,花叶梗都没有什么用处,可怎么入药呀。”夫人说:“花叶梗你都尝过了,你尝过根吗?”华佗又说:“花叶梗都没有用,根还有啥尝的。”华夫人看他有些不耐烦,也不往下说了,就说:“好啦,天已经不早了,你休息吧。”华佗觉得很累,便倒下睡着了。
                          华夫人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得奇怪,总觉得芍花啼哭是委屈了它,可能它的用处还未被发现。不行,我得想法成全它。早晨起来,华夫人拿了一把菜刀去切菜,一不小心手被菜刀划了一下,血立刻冒了出来。夫人忙把华佗叫起来。华佗一看,赶忙拿刀伤药敷在伤口上。但血还是止不住,一个劲地往外流。华佗可没办法了。夫人便说:“不妨你把芍花根挖点来敷上试一试。”华佗便挖了一点芍花根,捣成泥状敷在伤口上。嗬,可灵验啦,血立刻止住了。过了几天,伤口愈合,好了之后连个痕迹也没有。
                          华佗说:“夫人多亏你提醒我,你还为它流了血,要不是你,就把一味好药给埋没了。”后来华佗对芍花做了细致地试验,发现它不单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便将它记在《青囊经》里,给加了一个“药”字叫“芍药花”。由于华佗的栽培试验,芍药便在谯陵(今亳州)大力发展起来,后来又发展到四川、杭州、陕西等地,但以产在谯陵的个大、色白、粉性足,被称之为白芍。


                          33楼2013-09-01 15:19
                          回复
                            麻黄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无叶草。”“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记住了。”“你背一遍。”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34楼2013-09-01 15:20
                            回复
                              续断
                              从前有个江湖郎中,整天走村串户为人免费看病送药,所到之处深受拥戴。
                              一天郎中来到一个山村,碰巧遇到有个年轻人病重。病家曾请一个山霸开的生药铺配了许多药,花了不少钱,也毫无效果。眼看病人不行了,人财两空使得病家悲痛不已,嚎啕痛哭。郎中走近一看,又摸了病人的脉,说“有治”,于是打开随身携带的药葫芦,倒出两粒丹药———还魂丹,让人撬开病人牙关灌进去。不多久,病人就醒了过来。
                              病人举家跪谢感恩,把好心的郎中留住下来。乡亲们闻知这件事,纷纷请郎中到自己家,热情款待,问病求药。最后,这事传到了山霸的耳中,山霸动了坏心思。一天,山霸把郎中请到家中,备了好酒好菜。郎中问缘由,山霸吐露想和郎中合伙开药辅、制还魂丹、赚钱发财的意思,却被郎中断然拒绝了。见劝求不成,山霸恼差成怒:“你个小小郎中,敬酒不吃吃罚酒。若不答应,我就打断你的腿,看你还怎么四处行医?”郎中冷笑道:“还魂丹是祖传救人药,只救人,不图财。”说罢起身离去。山霸一摆手,几个狗腿子一拥而上,用乱捧狠狠打在郎中身上,直到郎中昏死过去,满身是血,最后被扔到了山沟里。
                              不知过了多久,郎中醒来,发现两腿被打断,爬也爬不成了。他含泪啃吃附近的野草,咬牙支撑着。后来,一个砍柴的青年发现了他,认出是好心的郎中,背他到山坡上。他用虚弱的声音和手势,让青年给他挖那些长着羽毛样叶子、开紫花的野草。青年挖了许多,把郎中背回家中,每天煎这种野草给郎中喝,悉心照料。两个月后,郎中的伤腿就好了。
                              这天,郎中对青年说:“我不能再在这里住了。给我治伤腿的药草就借你的口传给乡亲们吧。”青年流着泪百般挽留,但郎中还是连连摇头,并在当晚悄悄离开了。
                              青年按照郎中的嘱咐做了,并根据这种药草能续接断骨的作用,给他起名叫“续断”。经很多摔伤病人使用,确实很有效验。不过,郎中的还魂丹却从此失传了。


                              35楼2013-09-01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