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勒耳私人图书馆吧 关注:53贴子:1,136
  • 12回复贴,共1

加拿大水怪巡礼-卡迪魅影(图文并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拿大水怪巡礼-卡迪魅影(图文并茂)
          
一、看见啦?? 在加拿大和美国的边境线西部,有一个叫做温哥华岛的小岛,它隶属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会就是位于岛上的维多利亚,在温哥华岛以南地区,有一种非常出名的海怪出没,其实千百年来,美洲印第安人的切诺基部落中就流传着大海蛇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种神秘动物终于有了正式的记录,当时称其为“海巫”。尽管至今没有实物证据证明温哥华岛怪兽的存在,但是关于它的目击报道却数不胜数,而且目击者中不乏严谨之士和高层人员。1932年8月,维多利亚省立图书馆官员F•W•凯普看见了它,第二年10月,不列颠哥伦比亚立法会议员、著名大律师W•H•兰利也见到了怪兽。甚至连在萨斯喀切温省(Saskatchewan)最高皇家法院担任法官超过三十年的詹姆斯•托马斯•布朗先生也宣称他在不足150码的距离看见了那只海怪。 加拿大地图,留意左下角翠绿色即为温哥华岛,我还标出了另外几处加拿大怪兽产地,育空山区是大脚怪家乡,艾伯塔省是著名的艾伯塔龙化石出土地,新斯科舍省是我下次将要介绍的另一处海怪尸体发现处 



1楼2007-08-30 19:24回复
    温哥华岛地图,奥克湾位于维多利亚市旁边,是出海观察怪物的地


    2楼2007-08-30 19:25
    回复
      2025-05-17 03:43:06
      广告
      这种海怪真正扬名天下是在1933年,这年的10月5日,当地《维多利亚-泰晤士报》以头条新闻的形式报道了一则爆炸性消息:“游艇乘客在维多利亚对海发现巨型海蛇!”一位当地的律师和他妻子在驾驶游艇出海“叹世界”的时候碰见了一只巨型怪兽,他们心有余悸地形容这只动物是“长着骆驼脑袋的大海蛇”。这个形容非常贴切,基本上日后所有的目击事件均是看见类似怪。报纸编辑阿奇•威利斯为了进一步探索这只怪物,当然也为了创造更多的销量,发起了一次“给怪物命名”的大型活动,最后从征集来的大量名字中,威利斯确定使用“卡布罗龙”(Cadborosaurus)一词,这个词由常发现怪物踪迹的卡布罗湾(Cadboro Bay)转接而来,很快这个名字就在当地家喻户晓,人们不但不厌恶怪物,反而把它看作温哥华岛的幸运动物,都亲昵地称其为卡迪(Caddy)。 1934年卡迪再次露面,这次是两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的职工发现了它。事隔不久有两位渔民在卡布罗湾里看见有两只卡迪同时出现,它们悠哉游哉地巡游了好一会儿才消失,事后渔夫描述说其中一只卡迪身长达60英尺(18米)!另一只却只有一半大。这一年还发生了另一件更出名的目击事件:有两个猎人坐船在近海打野鸭,有一只野鸭被击伤后挣扎着飞到离岸一百米远的海面上,这两位猎人把小船划过去正准备捞起野鸭,突然间水里显出一个黑黑的影子,迅即一个大脑袋浮上水面,张开嘴巴一口就把野鸭吞掉了!船上的两个人吓得呆若木鸡,怪物却转个身又消失在幽暗的水里了。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关于卡迪捕猎的报道,目击者说卡迪的脑袋有6英尺长(1.8米),长着锯齿状的牙。 二、找到啦!! 1937年对于卡迪研究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人们不仅拍到了它的相片,而且还找到了它的尸体!这年10月份,位于夏洛特女王岛的那登港捕鲸站(Naden Harbour whaling station in the Queen Charlotte Islands) 被一片喧嚣声所埋没,酒吧里、大街上、小巷边人们都激动地奔走相告,议论纷纷。原来,一条刚刚回港的捕鲸船在处理一具捕获的抹香鲸尸体时,在鲸鱼的胃里发现了一具奇特的动物遗骸,虽然遗骸已经被胃酸侵蚀了不少,但仍能够看清这只动物的模样:这是一只以前从没有过记录的怪物,全长20英尺(6米),它的脑袋象马头,口鼻部向下弯曲,身体极为细长,在身体靠前三分之一处长着一对大鳍,尾部是很古怪的平行鲸状尾鳍,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海蛇和哺乳动物的合体。当时的捕鲸站经理给这只怪物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剪下一部分已经被腐蚀的组织样本送到位于纳奈莫(Nanaimo,地处温哥华岛东南部,靠近乔治亚海峡)的水产管理局进行分析。令人悲哀的是,管理局的官僚把样本堆放在杂物间里,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不知所踪了!更糟糕的是,由于怪物尸体恶臭难闻,那登湾的居民都不愿意把它拉到自己家里,于是这个宝贝竟然被露天摆放,日晒雨淋了一段时间后也莫名其妙地被“处理了”,至今没人知道那具尸体到底落了个什么下场····· 当时拍摄的怪物尸体,为了观看方便拍摄者在怪物身后挂了一张白布


      3楼2007-08-30 19:26
      回复
        1


        4楼2007-08-30 19:26
        回复
          几处值得留意的细节:头部可见明显的弯曲;鳍呈宽扁型;尾部腐蚀严重,几乎脱落,但勉强看见是两片尾鳍


          5楼2007-08-30 19:27
          回复
            6楼2007-08-30 19:27
            回复
              f


              7楼2007-08-30 19:28
              回复
                8楼2007-08-30 19:28
                回复
                  2025-05-17 03:37:06
                  广告
                  虽然尸体是丢失了,但是温哥华岛的怪兽热却因此而变得更加火热,人们满怀激情地到处留意卡迪行踪,目击事件层出不穷,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觉得看见了卡迪”之类的模棱两可记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们开始把目光从怪物身上转移到远隔万里的战场。整个二战期间关于卡迪的报道相当少,但是有以下两件事不得不提: 三、抓住啦?? 在1939年的一天,有一艘捕渔船在极近的距离遭遇了卡迪,事后船长保罗•索尔比回忆到:“·····我们正朝着北面航行,就在距离海岸线还有三十英里(鹤注:约48公里)的地方,我看见这个家伙在水面上探头探脑的,露出水面的部分大约有四英尺(鹤注:1.2米),我觉得好玩,就吩咐船朝那家伙开过去。开始我以为那是只北极熊,它的皮毛在水里一飘一飘的,等我们行驶到和它平行时,水十分清澈,能见度很高——这时我才发现它根本不是什么北极熊,也不是以往我见过的任何动物,这只怪物身体细长,至少有四十英尺长(鹤注:12米)的身体在水下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它那一对大得可怕的眼睛,仿佛是开在头顶上一般,黑漆漆的眼珠似乎也在打量着我们。我看得心惊胆颤,倒是同行的一位纽芬兰人大喜若狂,又叫又跳,他不停地喊道:‘你看见它的眼睛了吗?你看见它的眼睛了吗?’·····” 另一件事的当事人叫做欧内斯特•李,自1940年开始他就致力于捕捉一只卡迪,为此他在温哥华岛南部驻扎了好几年,期间他多次看见卡迪,但一直没机会抓住它。终于在1943年的春季,他成功地又追踪到了一条卡迪,为了抓住怪物,李驾驶摩托艇两次猛烈撞击卡迪,倒霉的怪兽在遭到第二次冲撞后停止了前进,并象一条破布带一样沉入了幽深的海底,看来是小命不保了。李没能找到尸体,但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温哥华岛居民对他“杀害”怪兽的行径暴怒万分,人们觉得他这样做简直是对当地“幸运动物”的莫大亵渎!于是天天有人到李家外抗议示威,他一出门就会遭到鸡蛋、西红柿、烂鞋底的轮番轰炸,更有甚者,不少卡迪的狂热拥趸还公开叫嚣要李“一命偿一命”!万幸的是,仅仅时隔两个星期,又有人在海里看见了卡迪,可怜的李先生终于捡回一条小命,从此再不敢打卡迪的主意了。当然,新出现的卡迪很可能是另一条怪兽了。 其实卡迪尸体并非只有一具,下图为1936年10月6日在菲尔康营地(Camp Fircom)被冲上岸的怪物尸体


                  9楼2007-08-30 19:29
                  回复
                    d


                    11楼2007-08-30 19:30
                    回复
                      xz


                      12楼2007-08-30 19:31
                      回复
                        1999年7月11日拍摄到的疑似卡迪录像,上图中不明生物从左至右游动,下图参照的游艇从右至左前


                        13楼2007-08-30 19:31
                        回复
                          鉴于大量的目击记录和怪兽尸体照片,科学家也开始着手研究卡迪。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海洋学家保罗•勒布(Paul LeBlond)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皇家博物馆的E•L•鲍斯菲尔德(E.L. Bousfield)宣布卡迪是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它带有哺乳动物外观特征。两位科学家还为卡迪确定了学名:卡布罗龙威利斯种(Cadborosaurus willsi),以纪念大力宣传卡迪的威利斯先生。在1992年12月,鲍斯菲尔德向美国动物学会通报了卡布罗龙的存在。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这两个人是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所谓“XX大师”?其实不然,这两位科学家都有着自己的正当职业,他们的信誉也是得到众多同事认可的,在宣布卡布罗龙确实存在之前,两人已经对卡迪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范围进行过长达二十年的研究,他们不见得会用自己的前途和事业来开这种玩笑!现在,这两位科学家都是不列颠哥伦比亚隐秘动物科学俱乐部(British Columbia Scientific Crytozoology Club,简称BCSCC)的副部长。1996年他们合著了一本名为《卡布罗龙:深海遗孤》的书(Cadborosaurus: Survivor from the Deep),在书中他们总结了八项卡布罗龙的特征: 1、其长度介于5至15米之间; 2、其身体呈细长型,类似蛇,但是运动方式与典型的爬行动物左右摆动不同,是和水生哺乳动 物一样的上下波动型; 3、其头部独特,多次目击报告均称与羊、马、骆驼的头部相类似; 4、颈部长度在4米左右; 5、背部有脊突,自颈部后延伸至末端; 6、身体前部有一对鳍,后部无鳍或者退化为极小的肢体; 7、尾部平行分开两片; 8、游速极快,在水面上能以40节(时速40海里,即74公里)的高速前进。 那么前面罗罗嗦嗦一大堆,到底卡布罗龙是什么?在鲍斯菲尔德的书里就提到“·····从其头部和只有一对鳍、平行尾的特征来看,至少它不可能是所谓的蛇颈龙”,为此还有人提出观点,说卡布罗龙可能是械齿鲸,一种早就灭绝了的鲸鱼。它的外观可能确实和械齿鲸有几分相似,但是械齿鲸并不是细细长长象根面条似的,而且卡布罗龙的脑袋象骆驼和马,而械齿鲸的头和海豚差不多,械齿鲸的身体构造也不可能使它抬起头来游泳。我们熟悉的另一种加拿大水怪——奥卡纳根湖怪物“奥古普古”和美国香普林湖水怪“香普”据信应该是械齿鲸,但卡迪则不可能是·····且不管它是什么,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有成百上千的目击证据,却偏偏始终抓不到一只动物?甚至还有“放生”之类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而且纵观这些记录,不难发现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不少记录都说是靠近观察,说明卡迪并不怕人,但是每次一说到捕捉,人们就总是说卡迪以高速逃走了·····既然卡迪不怕人,又怎知道在恰当的时候逃走?既然有多次逃走经历,它为何还对人毫无警觉?再说了,看人们对它的描述也觉得很可疑,爬行动物长着哺乳动物一样的毛发、脑袋和尾巴,以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游泳,在自然界中根本没有第二例可供观察,这让人很怀疑卡迪这种“合体怪物”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是让时间来证明这一切吧····· “在人们彭湃的脑海里确实需要海怪·····没有怪物的海洋,就如同没有美梦的睡眠一样令人失落。”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 美国作家,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4楼2007-08-30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