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吧 关注:10,522贴子:94,670

回复:[大改重发·历史向] 仁者 (卷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恢复正常了于是来应邀挽尊【滚,还带这么个ID略不好意思/3\
初看仁者的时候还没太多交流,对那时的笔调印象也更深一些。说起来也还是握着笔的人是俯瞰着各个人物,还是从整个大情节里沉进每个人物里的区别。看了证词和新改的这篇,最深刻的印象就不再是从前那种对某一个场景和句子特别惊艳,但是全篇大概念比较模糊的感觉了。反而从头开始,渐渐会被故事和线索吸引住,关注新的人物是如何推动一整条线索。第一次看的时候,有原创人物会需要格外去习惯,现在也没有这种感觉了。
另外就是,很少有作者能把生之绚烂写得那么洒脱刻意,乱世的铺垫到了,就会使读的人从美好里总带着一些惴惴不安。即使是描写死亡的场景,每一个字也都强调着生,生之毕力,生之挣扎,还有最后逝去时那份苍凉和无奈。总的说起来的话,是一幅幅色调和对比很强烈的油画的感觉。
【PS看评论请不要随便甩手】【喂


112楼2014-06-24 21:20
收起回复
    晃晃给力,同样的情节再看一遍依旧兴趣盎然


    114楼2014-06-26 23:58
    回复
      第一节中狠辣的程昱看到何逸的尸身流露的温情和敬重让人动容,乱世之中各有选择,手段有硬有软,然而基本的道义之心犹在。这样的人才配得到天下
      陆离是个死士啊,晃子你不要欺负他。如果陈宫真的告诉张辽,这只辽仔说不定真会去救呢。
      不过这里曹总要荀彧过来处理侯谐的事,究竟有怎样的想法?处理一个战俘,为何要劳动尚书令亲自前来?
      “徐晃本来就闷闷不乐,听见这话由攻陷北门的人嘴里说出来,“哼”了一声,嘴就噘起来了。”来让我每节都来发现一些私货,嘿嘿


      IP属地:上海115楼2014-06-27 00:58
      收起回复
        最喜欢晃晃的比喻辣,超带感!(重点
        虽然知道徐晃不是傲娇但是炒鸡像傲娇,应该说年轻气盛?
        淡淡一笑!辣种破不开的无奈…我要被洗脑了
        荀彧就像光一样,不是炫目的那种,…黑夜里柔和的荧火?
        看火凤的时候,以为郭嘉是荀彧的背面或者说对面?,兰后我对郭嘉就一直是这个印象,直到看啦晃晃哒,意识到:才不是这样的!(愚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14-06-27 19:27
        收起回复
          这篇里的郭嘉好像直接越过了证词里那种因为卓绝而把自己和别人隔开的,所谓聪明人的迷惘,更明白所谓天下的去向,也并不因此轻寡他人的志向和抉择,换句话说,他的锋芒在不得不示人时才出现,也因此更有力量了,有种知道天地不仁,偏偏要一力承担的孤臣孽子的意味。
          郭嘉的谋略和荀世的观点说到底目的是趋同的,有一点法家和儒家之间各尽所能相争相倚的味道。PS这段里的曹总比前面更多了几分老成谋国之气,更有说服力啦~曹伯伯棒棒哒【你滚蛋
          陈宫和张辽这对人物关系也很有意思!


          118楼2014-06-27 21:05
          收起回复
            我来了!


            IP属地:广东119楼2014-06-28 10:06
            回复
              好浪漫


              来自手机贴吧120楼2014-06-28 14:44
              回复
                要挽尊了,不知为啥,我脑海中闪着荀彧、郭嘉、何逸一起走秀的画面。侯谐这结局简直真的是不得不死,曹操不让他活,为了何逸他也不让自己活。可怜荀彧和郭嘉,一个受到冲击,一个哭了。但是这两节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郭嘉哭了和荀彧面对侯谐时表现的人情,是上次程昱给郭嘉说:“侯谐是仁人,这位从事也算义士,我等害仁义者赴死,即便是情非得意,也不要心安理得。”我果然觉得程老爷子最萌。。。。


                121楼2014-06-28 21:03
                收起回复
                  要扯的比较多还是不回楼中楼了
                  读你写的东西,别的不说,每每总想感叹这是多么有生命力的文字,好像源远流长的河,静水波涛都自有节奏。河岸或有碧草萋萋,或是寒鸦夕晖,又或跌落千寻瀑,总有一脉水相连,都说好的东西是用生命去创作的,是为那一脉水吧。
                  像不少人评过的,这文有鲜明的画面感,有GN说像油画,确是那样浓墨重彩,又笔墨流畅得像国画,再纯熟的技法也不显老辣。明明是一些沉重的话题,读来不觉沧桑悲凉,而是暗流中有种温暖,有时与他们的际遇有关,有时无关。还有啊,你老喜欢插叙一段剧透,一看到这个,就觉得开了上帝视角,天啊若干年后竟是这么惨,然后呢……不知为何想到一句“人生如逆旅”,来此走一遭纵是辛苦,但我们都有不得不为之事,逆流而上。该做的功课做完了,才可以回去,总归,会回去的。
                  话说这个文若有点冷,刚则易折,强极必辱,谦谦君子应不取。那位上下爱戴的尚书令大人,应不会是“水至清则无鱼”的气质。而是他让人如沐春风,甚至是他主动亲和别人,但春风拂面过,明月在九霄——他是这么个不可亲近法。不过这是人设的不同了,等到具体剧情里咱再去说说这个文若。
                  至于奉孝啊,胖晃你治好了我无论如何对嘉嘉没有感觉的毛病,这个奉孝真是深得我心,熊抱~


                  122楼2014-06-29 22:16
                  收起回复
                    读第一遍时还以为郭嘉会在适当的时候向荀彧摊牌,毕竟戏志才那个“心要和,面上却不能过和”的“和”,是要有双方才能称和的。郭乌鸦单向去委屈,怎么能游刃有余呢。后来一想,以荀彧这性子,他若是知道郭嘉为何如此,哪还能让他做成这个中间人。只是嘉虽不愿说,荀彧早就看出戏志才的话“假里有真,真里有假”。后来荀彧在军帐里温言试探郭嘉,想让他坦白劝杀张绣那番“身不由己”的缘由,对方只漫不经心地说是我年轻气盛,呵,这段对手戏写得可叫一个动人。荀彧心想这个人始终不是志才,是说他就是不坦率么,连真假参半都不会。。。
                    淯水河畔祭英魂。曹公这人可真难做,要是先祭曹昂,肯定有人说私情怎可放在国家前面blabla,这祭典都尉呢,又有心狠无情之嫌,儿子死了乃还在这大义凛然,秀给谁看呢。赞胖晃把《蒿里》放在了恰如其分的地方,记得书里曾说写在早年的《薤露》是为哀君,而写在198年左右的《蒿里》则为哀民,同是挽歌,一体两面,为天下悲。
                    将一己之悲蕴藏起来,发酵为普世之仁,是啊,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喵的体会是另一种:把它蕴藏起来等待发酵是需要一点天赋的,比较容易入手的是打开小我之门,水滴汇入河海,它就与万物一体的大爱相连了,那滴水从未消失,而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言归正传,私以为15楼最后一大段嘉嘉的独白,有点用力过度


                    123楼2014-06-29 22:22
                    收起回复
                      这个深思又敏感的奉孝,开始他对曹公好像是无所希求的,一夜长谈后虽有交心之感,但他没有决心跳下水去,淡淡地站在适当的距离上。张绣同学的黑锅事件,对他其实是个挺好的准备,有过这种经历后的“嘉愿为卫鞅”,从一开始就带着看到结局的透彻。如你形容他的眼神,在烛火中像夜晚的池塘闪着波光,像草药那样清清的苦味。哎。卫鞅最初是以王道游说孝公的 ,但孝公不能听,他想要以霸道迅速取得天下,于是卫鞅就心甘情愿地成了那个卫鞅。
                      不必在这比高下,谁不知文王之道。然而天下尽乱,以王道为出发点去匡正它,恐怕是漫漫长路不知何日破晓。黑暗兵法是将它迫入正轨的最快方法——至于以后,黑暗过后,总有光明。卫鞅是注定要死在路上的,未完成的天下,留与后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奉孝与文若都是殉道者。文若坚持在那条看不见未来,甚至无处立足的王道之路上,我想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因为暗夜之中,也总要有光明,才能让未来真正完成它的人,不忘这缕破晓的光辉。
                      爬这楼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来挽尊……相信咱还有N多要说的,过些天慢慢补上


                      124楼2014-06-29 22:23
                      收起回复
                        来说说阿贞与无邪。
                        卧龙说“戏”真是一语成谶,十年啊……直到最后是十五年吧。军帐里漆黑的夜镶着银边,梦境与未来信手剪接,颇见笔力。只是现在写了,到十年后怎么写呢,嘉嘉临终这段ms是没法跳过去的
                        当初这着险棋可是扣人心弦,真让奉孝赌赢了,也赔上了阿贞的一辈子。不知贾诩咋就托大得无视那一丝诡异,收下了这孩子——他虽然好用,也没有什么非用不可的理由。难道与奉孝较个高下这么令人来劲?话说贾诩身边的车尔也是内奸,算无遗策的三哥你好自为之TAT
                        十年后的柳城,戏贞默默烧着信,我也一下穿越到了建安十七年的寿春,那时能陪荀令君烧信的无邪也不在了 奉孝最后让阿贞抽身而退,和当年在山坡上说“你要是不愿去,现在来得及”一样,真是的,都十年了郭乌鸦你在这方面一点长进也没有,还不忘发挥一下乌鸦嘴神技,预感阿贞会不得善终TAT 单线联系的郭嘉不在了,阿贞就成了黑海孤帆,无论沉没还是有幸泊到彼岸,终无人知晓了。
                        额,现在还是不说这么BE感十足的话,还等着看戏贞在剧中的表现呢。迄今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你描写他的手,像只黑铁的火钳。这个沉默可靠的年轻人,的确有黑铁火钳的气质。只是有点脑补不能他同时还有一张安静清秀的脸


                        125楼2014-07-01 16:12
                        收起回复
                          戏贞怀里是郭嘉的那枚黑子,而剑无邪则映着荀彧的光,洁白端方。
                          他还是个孩子呢。50楼里无邪被徐晃调戏得体无完肤,少年啊这样子怎么行,自己先乱了方寸可保护不了荀先生~要多跟你家令君学学推倒一切二皮脸的功夫XD
                          (……荀先生,那个带消息的人说……女人小孩都敢用……[受打击⊙﹏⊙] 话说这里的大晃子实在是太可爱了≥v≤)
                          偷袭粮仓那段的无邪很亮,“等会儿陈先生问起,告诉他我从来不姓‘陆’。我随主人姓荀,单名一个剑字,别人都叫我——剑无邪!”,好个少年心性,锋芒乍现,一瞬间觉得他该去仗剑江湖。经历人世无奈,他的性格也会发展吧,期待。
                          至于名字的来历,心无邪方能剑无邪,我一下想起仙五前传里大叔的经典台词:剑者,心之刃也,既可为杀,亦可为护。换了三年里的二师兄,大概要问无邪为何执剑了 年少时但持一念无邪,随着阅历渐长,还是要明白心之所愿,方不致迷茫。


                          126楼2014-07-01 16:15
                          收起回复
                            说来有趣,无邪与含章的名字,多少反映了你和卧龙对荀彧人设的不同。这里的荀彧信念似白玉无邪,刚直如有宝剑锋,真一泓清冷石上泉。而卧龙的那个荀彧,恰如“含章可贞”的坤卦,温润包容,自是默默周全,自有一番坚持。
                            既然说到这话题,喵就再倒些豆子,召唤 @卧龙家的鹰
                            你这文和卧龙的谋者之心各散枝叶,但它们也相当互补。如果书中聊聊数语的历史事件是车子停靠的站点,卧龙带读者去细看石板城墙上的斑驳,你也停泊在那,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写了很多政治上的角力,它们真是好看的政治戏,让喵这个最讨厌政治的人都觉得自然而然。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我好奇的,很少有同人真正涉及,而它正是推动战争与谋略的暗流。
                            她的文若和你的奉孝,是我看过的同人里写得最动人的两个(至于曹总这个渣,红苏那篇光荣岁月里的最可爱,那时他还连青呜…)。从文风来说,卧龙似皎然明月,大约其人温柔敦厚,热烈中也带着点庄严肃穆。你这篇呢,大概要以雨后晴光来形容,景色清晰饱和,一切熠熠生辉又从容流淌。她沿着历史的脉络写下去,你的私货虽多,也觉得终点早在那里,展卷时已是满天星斗。知道是那样,仍然引人入胜。人生之所以然,是一切好作品永恒的话题。


                            127楼2014-07-01 16:18
                            收起回复
                              陆离最后,是见到小绸了么?可怜的娃,死节是为谁?
                              夏侯渊的性子很可爱,直性子的爽快人总是给人好感,期待他和阿辽来一架~
                              荀彧一如既往的清冷啊,替人行凶那里看得一惊,这样的语句从令君口中所处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波澜,而后面借郭嘉的心理提到的“他的天下不在朝殿,不在庙堂,而是在像这样的天空之下,黄田,碧波,绿树,白墙,人们穿游其中生息不止。这才是荀彧所想的天下”这里充满理想主义的美,这样的语句在残酷战争的映衬下总是触目惊心。
                              关于侯谐的杀与放,很多时候他这样的人的命取决于时势,曹操行天子令,不杀不足以立威,个人觉得荀彧还是会理解这一点。张绣的生机与侯谐的死路,便是时势造就,令人慨叹...
                              郭嘉和荀彧之间那种明明互相了解却难以沟通的状况让人觉得隐隐有种苍凉感,郭嘉感觉背负的太重了,sp的曹总还真是大boss...


                              IP属地:上海129楼2014-07-02 13: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