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志信父子:《高山下的花环》中雷军长的原型,54军160师师长张志信(右)
中国有古语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越战争中,便涌现了许多父子同上前线的事迹。在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中,雷震军长与“小北京”这两个人物即是当年许多参战的父子化身。
在这场战争中,曾有三个靠前的说法,即各级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军干子弟靠前。许多老革命亲手把儿子送上了战场,有的等来了子弟的凯旋,但有的等来的则是噩耗,以及伴随终身的遗憾与思念……
在那场战争中,一批“子弟兵”们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战场。且多有不俗的表现,乃是前线参战各部队的真实写照,并作为中国军队当时的一种特有现象,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一代人的强烈共鸣!回顾那段历史,还原那些人物,呼唤理想与正义的回归,对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eaf60430e2442a7ae0efdade141ad95/49c4a7cc7cd98d10a11756f1203fb80e79ec90cc.jpg)
中国有古语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越战争中,便涌现了许多父子同上前线的事迹。在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中,雷震军长与“小北京”这两个人物即是当年许多参战的父子化身。
在这场战争中,曾有三个靠前的说法,即各级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军干子弟靠前。许多老革命亲手把儿子送上了战场,有的等来了子弟的凯旋,但有的等来的则是噩耗,以及伴随终身的遗憾与思念……
在那场战争中,一批“子弟兵”们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战场。且多有不俗的表现,乃是前线参战各部队的真实写照,并作为中国军队当时的一种特有现象,一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一代人的强烈共鸣!回顾那段历史,还原那些人物,呼唤理想与正义的回归,对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eaf60430e2442a7ae0efdade141ad95/49c4a7cc7cd98d10a11756f1203fb80e79ec90cc.jpg)
![](http://c.hiphotos.baidu.com/album/s%3D1000%3Bq%3D90/sign=14192405ad6eddc422e7b0fb09eb8d8c/5ab5c9ea15ce36d3cfd489d03af33a87e850b179.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