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志:老实模样有几分道学气
排名第九
武功:★ ★ ★ ★
智商:★ ★ ★ ★
情商:★ ★ ★
英雄指数:★ ★ ★
攻击力:★ ★ ★ ★
《碧血剑》故事的一开始便是袁承志的苦儿历险记。
袁承志找不到崔秋山和哑巴的踪影后,便茫然无主地放声大哭。他还是个孩子,就太早品尝到了人生中生离死别的痛苦,太早就彷徨无依。这是他命运和人生的悲剧,这造成他日后并没有做出大的成绩来的原因。
袁承志的情况有一点像张无忌,少年失持,长大后反而消失了许多锋芒。郭靖还有母亲和江南七怪的看护,杨过自己干脆自生自灭,在社会上讨生活,反练出一种狠劲,这与袁承志和张无忌不相同。
苦难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过早地表现出成人坚强的一面,但那并不是他真的提前成熟,那更多的是一种速成的缺乏根基的假象,更能表现出孩子的惊怯和困惑。
倪匡先生说袁承志童年义勇精明,十分可爱,长大了反而变得乏味。如果仔细分析,即是以上的道理。
袁承志拼着命发蛮发狠与胡老三缠斗一段,为的是要救安小慧,安大娘心里称赞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侠义心肠”。这正是少年英雄袁承志的传神写照,不过在他少年的侠义中,我们不要忘了其背后的辛酸血泪。
少年的袁承志确是资质不错,聪明伶俐,他一见到穆人清便知道恭恭敬敬地磕头叫师父,让这个安大娘所言的“脾气很古怪,你不听话,他固然不喜欢,太听话了,他又嫌你太笨,没骨气”的捉摸不透的老头,对他一见即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收了袁承志为徒。
袁承志到处讨人欢喜,安大娘喜欢他不说,崔秋山夸他聪明,连那个哑巴也极喜欢他。看哑巴知道穆人清同意收袁承志为徒,喜得把他抛在空中再接住,接连四五次,其内心的真挚情感流露无遗。
在华山学艺,袁承志所到之处尽是一片掌声和欢笑声。这个聪明活泼的孩童,给大家都带来了欢乐,而他自己也终于有了归宿,也找到了人生的幸福。袁承志学得聪明,又用功勤奋,武功进境极快。接下来他又遇上木桑道长,又是一个造化良机,他得到了许多的收益。
袁承志如何讨人欢喜,仅从木桑道长一见面便送了他极为贵重的护体宝衣一件事便可知,而木桑道长也没有看错人,此后袁承志陪木桑道长学棋下棋,让木桑道长过足了棋瘾。
《碧血剑》是《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中的过渡,袁承志这个人物也是陈家洛到郭靖中间的一个过渡。袁承志制伏两头猩猩,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雕英雄传》中一对白雕妙用的影子。
金蛇郎君行事处处透着三分邪气,死后还想着算计人,若发现他藏身洞穴之人稍有贪心,未能依照他留简的指示先葬其骸骨再开启宝盒,即难逃大难。袁承志的性格和郭靖张无忌一路,都是至诚君子,厚道老实,所以能遵金蛇郎君留简的指示所嘱而行动,避过了危险。
少年聪明伶俐的袁承志在成熟,但这种成熟中却有了一种青涩的不太协调的意味。武功只是外在的,他幸运地在学到穆人清、木桑道人的高妙武功之后,又通贯了金蛇秘笈的奇异武学,他甚至在三种不同的武功之中,更有领悟和超越。但他内在的转变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这种由蚕蛹到化蝶的过程,最是艰难和不易,看袁承志与李岩红娘子相识之后,倾慕李岩的书生谋士的儒雅风度,自己也买了一套书生衣巾,学作书生打扮,此处最能剖明袁承志变化的心路历程。如果说袁承志是陈家洛到郭靖之间的过渡,此时的他更与陈家洛相近。
袁承志和温青青认识之初彼此之间是一种轻喜剧的误会。当温青青的女儿身份未揭露之前,两人之间的关系让人看着尴尬,袁承志对温青青处处容让,写得有些生硬和牵强,甚至有一点同性恋的暧昧气氛。长大后的袁承志,似乎确是迟钝迂腐得多了,缺乏了少年时的灵气。
温青青终于恢复了俏丽女儿的本色,袁承志是大跌眼镜,书中说他“以前许多疑虑之处,豁然顿解”,其实也未必,女儿家忽嗔忽喜一悲一笑的心事,他还需有些日子慢慢去琢磨呢。
排名第九
武功:★ ★ ★ ★
智商:★ ★ ★ ★
情商:★ ★ ★
英雄指数:★ ★ ★
攻击力:★ ★ ★ ★
《碧血剑》故事的一开始便是袁承志的苦儿历险记。
袁承志找不到崔秋山和哑巴的踪影后,便茫然无主地放声大哭。他还是个孩子,就太早品尝到了人生中生离死别的痛苦,太早就彷徨无依。这是他命运和人生的悲剧,这造成他日后并没有做出大的成绩来的原因。
袁承志的情况有一点像张无忌,少年失持,长大后反而消失了许多锋芒。郭靖还有母亲和江南七怪的看护,杨过自己干脆自生自灭,在社会上讨生活,反练出一种狠劲,这与袁承志和张无忌不相同。
苦难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过早地表现出成人坚强的一面,但那并不是他真的提前成熟,那更多的是一种速成的缺乏根基的假象,更能表现出孩子的惊怯和困惑。
倪匡先生说袁承志童年义勇精明,十分可爱,长大了反而变得乏味。如果仔细分析,即是以上的道理。
袁承志拼着命发蛮发狠与胡老三缠斗一段,为的是要救安小慧,安大娘心里称赞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侠义心肠”。这正是少年英雄袁承志的传神写照,不过在他少年的侠义中,我们不要忘了其背后的辛酸血泪。
少年的袁承志确是资质不错,聪明伶俐,他一见到穆人清便知道恭恭敬敬地磕头叫师父,让这个安大娘所言的“脾气很古怪,你不听话,他固然不喜欢,太听话了,他又嫌你太笨,没骨气”的捉摸不透的老头,对他一见即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收了袁承志为徒。
袁承志到处讨人欢喜,安大娘喜欢他不说,崔秋山夸他聪明,连那个哑巴也极喜欢他。看哑巴知道穆人清同意收袁承志为徒,喜得把他抛在空中再接住,接连四五次,其内心的真挚情感流露无遗。
在华山学艺,袁承志所到之处尽是一片掌声和欢笑声。这个聪明活泼的孩童,给大家都带来了欢乐,而他自己也终于有了归宿,也找到了人生的幸福。袁承志学得聪明,又用功勤奋,武功进境极快。接下来他又遇上木桑道长,又是一个造化良机,他得到了许多的收益。
袁承志如何讨人欢喜,仅从木桑道长一见面便送了他极为贵重的护体宝衣一件事便可知,而木桑道长也没有看错人,此后袁承志陪木桑道长学棋下棋,让木桑道长过足了棋瘾。
《碧血剑》是《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中的过渡,袁承志这个人物也是陈家洛到郭靖中间的一个过渡。袁承志制伏两头猩猩,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雕英雄传》中一对白雕妙用的影子。
金蛇郎君行事处处透着三分邪气,死后还想着算计人,若发现他藏身洞穴之人稍有贪心,未能依照他留简的指示先葬其骸骨再开启宝盒,即难逃大难。袁承志的性格和郭靖张无忌一路,都是至诚君子,厚道老实,所以能遵金蛇郎君留简的指示所嘱而行动,避过了危险。
少年聪明伶俐的袁承志在成熟,但这种成熟中却有了一种青涩的不太协调的意味。武功只是外在的,他幸运地在学到穆人清、木桑道人的高妙武功之后,又通贯了金蛇秘笈的奇异武学,他甚至在三种不同的武功之中,更有领悟和超越。但他内在的转变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这种由蚕蛹到化蝶的过程,最是艰难和不易,看袁承志与李岩红娘子相识之后,倾慕李岩的书生谋士的儒雅风度,自己也买了一套书生衣巾,学作书生打扮,此处最能剖明袁承志变化的心路历程。如果说袁承志是陈家洛到郭靖之间的过渡,此时的他更与陈家洛相近。
袁承志和温青青认识之初彼此之间是一种轻喜剧的误会。当温青青的女儿身份未揭露之前,两人之间的关系让人看着尴尬,袁承志对温青青处处容让,写得有些生硬和牵强,甚至有一点同性恋的暧昧气氛。长大后的袁承志,似乎确是迟钝迂腐得多了,缺乏了少年时的灵气。
温青青终于恢复了俏丽女儿的本色,袁承志是大跌眼镜,书中说他“以前许多疑虑之处,豁然顿解”,其实也未必,女儿家忽嗔忽喜一悲一笑的心事,他还需有些日子慢慢去琢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