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季节吧 关注:9贴子:1,200

回复:【S】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220.162.85.*
内容不错,很好,也很全面


43楼2008-01-10 13:00
回复
    • 125.93.109.*
    有答案吗


    44楼2008-01-23 12:14
    回复
      • 122.0.164.*
      呜~~~~
       谁出的....
      我们放假就恰好写这些作业[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后面还有,九十多页啊!!!!]
       谁有答案


      45楼2008-01-23 12:34
      回复
        • 222.222.90.*
        太经典了 
        我都无语


        46楼2008-01-26 21:48
        回复
          • 60.17.204.*
          太帅


          48楼2008-02-19 20:15
          回复
            • 222.181.195.*
            霸道!


            49楼2008-02-21 23:56
            回复
              • 222.134.102.*
              good!!!


              50楼2008-04-06 10:13
              回复
                • 119.176.95.*
                很好


                52楼2008-08-06 21:41
                回复
                  • 222.37.128.*
                  thanks


                  53楼2008-11-15 09:43
                  回复
                    • 60.15.150.*
                    Thank you very much !!


                    54楼2008-11-15 19:37
                    回复
                      好!!!!!!!!


                      55楼2009-04-05 11:07
                      回复
                        • 58.45.1.*
                        谢谢


                        56楼2009-05-27 20:20
                        回复
                          • 114.236.38.*
                          太感谢了


                          57楼2009-08-09 15:41
                          回复
                            • 58.42.14.*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 
                            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 
                            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质 纯净物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有机物 (缺) 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 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SO3  
                            b.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58楼2009-09-12 15:32
                            回复
                              • 58.42.14.*
                              10.干燥剂:除去含水物质中的水份(特别是除去气体里的水蒸气)的物质。 
                               常用的干燥剂有:呈酸性浓硫酸;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碱石灰。  
                               注意:干燥剂不能跟待干燥的物质反应。 
                              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碱石灰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  
                              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的氨气(NH3 ),能干燥其他气体。 
                              氢气的干燥和除杂质:实验室制得的氢气里常含有水蒸气和酸雾,可选用碱石灰、氢氧化钠 
                               把水和酸雾同时除去。见图中常用的干燥和除杂质装置:除水的装置接在其他除杂质的装置之后;证明有水的装置则要在证明有其他物质的前面。气体进出要求:长管进短管出 ,大头进小头出 
                              八、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 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 
                              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不能作反应器, 
                              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 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 
                              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 能倒置。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漏斗内液 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的烧杯。 
                              13.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 
                               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14.浓酸、浓碱有腐蚀性,必须小心。不慎将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64楼2009-09-12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