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因其独特的经营,品味有其不凡之处。其中漫画家姜云行和王司马的插图,为金庸小说添色不少。大陆版本金庸作品大都是姜云行和王司马两位先生所作。此二人画风迥异,并称一时瑜亮。在笔法上姜云行扁好工笔,王司马注重写意;在构图上,姜云行扁好把重心放在图案上部,王司马更讲究整体均衡;姜云行多选择山中平地或村外开阔地带的打斗场面,人物常有凌空动作,哪怕是被抛向空中,王司马多选择恋爱或喝酒的场景,人物活动多在山中或酒店进行; 姜云行为金庸小说作画计有6部,它们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三部曲)、《碧血剑》、《连城诀》、《鹿鼎记》。王司马先生作品包括《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侠客行》(附《卅三剑客图》)、《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
姜云行的人物或冲逸不羁、或狷狂恣意、或恭肃鄙野,不一而足。所绘女子通常身影袅娜,长发如云,微微侧着的俏尖的脸悲喜莫辩。人物表情衣饰精工完备,衣带褶皱、花鸟山石气韵流畅,是传统的经典绘画技法和古今武侠小说最令人熟悉的插画风格。不足在人物大同小异,特别是三部曲的主角面目相似、行头不变,不免遭人诟病。
王司马则大重写意,或纵横恣肆豪笔泼墨,或不拘一格大胆留白。抓拿精彩瞬间,颇有现代“镜头感”。他特别擅长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往往寥寥数笔就极其传神。然有时关键处人物表情仍不够清晰,且水墨淡彩处常遭印刷术忽略,是为遗憾。
其实都是传统的经典绘画技法,的确让人爱不释手!据说《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香港明河书社的原版插图是彩图,可惜,王司马已经去世多年,据传姜云行也早已搁笔定居加拿大,无缘识荆。另外,要说到金庸小说插图,还要言及金庸武侠作品的三个阶段:连载期、初修期、再修期,分别对应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在报刊连载,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或者集中几回/章出版的小册子,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连载期结束,金庸着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冠以《金庸作品集》结集出版,是为新版。到了1999年,金庸老夫聊发少年狂,又开始重新修订,命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这三者中,公认的经典是1970~1980年陆续修订完毕的“新版”。
新版《金庸作品集》,两岸三地均有不同版本,首次经金庸授权的正版书籍,当属最初的香港明河社版本,其后才有台湾远流版以及内地三联版(后出一广州“新修版”)。而以上三种版本的最佳版本,当属香港明河社的版本。《金庸作品集》首次结集出版,便是香港明河社版本,封面、扉页、插页、插图均为金庸精心细选且印制精良,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并衬托出金庸作品的历史氛围与凝重。值得一提的是,明河版一改过去在报刊连载时的零乱插图,特聘姜云行、王司马分别重新绘制小说各章插图,这些插图至今已成经典。
姜云行的人物或冲逸不羁、或狷狂恣意、或恭肃鄙野,不一而足。所绘女子通常身影袅娜,长发如云,微微侧着的俏尖的脸悲喜莫辩。人物表情衣饰精工完备,衣带褶皱、花鸟山石气韵流畅,是传统的经典绘画技法和古今武侠小说最令人熟悉的插画风格。不足在人物大同小异,特别是三部曲的主角面目相似、行头不变,不免遭人诟病。
王司马则大重写意,或纵横恣肆豪笔泼墨,或不拘一格大胆留白。抓拿精彩瞬间,颇有现代“镜头感”。他特别擅长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往往寥寥数笔就极其传神。然有时关键处人物表情仍不够清晰,且水墨淡彩处常遭印刷术忽略,是为遗憾。
其实都是传统的经典绘画技法,的确让人爱不释手!据说《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香港明河书社的原版插图是彩图,可惜,王司马已经去世多年,据传姜云行也早已搁笔定居加拿大,无缘识荆。另外,要说到金庸小说插图,还要言及金庸武侠作品的三个阶段:连载期、初修期、再修期,分别对应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在报刊连载,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或者集中几回/章出版的小册子,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连载期结束,金庸着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冠以《金庸作品集》结集出版,是为新版。到了1999年,金庸老夫聊发少年狂,又开始重新修订,命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这三者中,公认的经典是1970~1980年陆续修订完毕的“新版”。
新版《金庸作品集》,两岸三地均有不同版本,首次经金庸授权的正版书籍,当属最初的香港明河社版本,其后才有台湾远流版以及内地三联版(后出一广州“新修版”)。而以上三种版本的最佳版本,当属香港明河社的版本。《金庸作品集》首次结集出版,便是香港明河社版本,封面、扉页、插页、插图均为金庸精心细选且印制精良,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并衬托出金庸作品的历史氛围与凝重。值得一提的是,明河版一改过去在报刊连载时的零乱插图,特聘姜云行、王司马分别重新绘制小说各章插图,这些插图至今已成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