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与了个帖子探讨央吉玛流浪的问题,最后觉得用央吉玛歌词来回答这个论题很好:
黑暗是光明来临之前的 一道光明
流浪是安定来临之前的 一种安定
流浪是个伪命题,
跟回归/稳定是一对阴阳概念,只有在心地能找到答案,意识到流浪,就在觉悟路上
到达彼岸的过程,就是所谓.常沉苦海,流浪生死,
恰似大隐于市,大大隐若不隐,
看着都异口同声是女神,确实是如其所说离女神还很远,
有一天泯然众人矣化入平常道的时候,就是轮回到起点的终点,
如同黑暗是黎明到来前的一道光明,动为静之基,流浪本身就是一种定境
帖主提到一个问题:佛学可以解释流浪吗?
我觉得相反,流浪无法解释佛学.
在无常世界成住坏空的轮转中分段生死相续,
心灵的流浪无关色身的行走,
恰如心安之处便是家,
取决于我执的三观.
器世间颠倒妄想,世俗的反而才是外在的流浪,
而真正心灵向往的,远方才是故乡.
心宽则屋宽,
走到哪,
都是在自己心灵的家园,
何浪之有?
这个精神和地利上故乡概念合一的时候,
没有分别的时候,
流浪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故乡既不在精神,也不在地理,而在没有分别的那个须臾^
有一天,人们还在问她:为什么流浪?
她反问道:什么,是流浪?
究竟涅盘,无漏欢喜。
黑暗是光明来临之前的 一道光明
流浪是安定来临之前的 一种安定
流浪是个伪命题,
跟回归/稳定是一对阴阳概念,只有在心地能找到答案,意识到流浪,就在觉悟路上
到达彼岸的过程,就是所谓.常沉苦海,流浪生死,
恰似大隐于市,大大隐若不隐,
看着都异口同声是女神,确实是如其所说离女神还很远,
有一天泯然众人矣化入平常道的时候,就是轮回到起点的终点,
如同黑暗是黎明到来前的一道光明,动为静之基,流浪本身就是一种定境
帖主提到一个问题:佛学可以解释流浪吗?
我觉得相反,流浪无法解释佛学.
在无常世界成住坏空的轮转中分段生死相续,
心灵的流浪无关色身的行走,
恰如心安之处便是家,
取决于我执的三观.
器世间颠倒妄想,世俗的反而才是外在的流浪,
而真正心灵向往的,远方才是故乡.
心宽则屋宽,
走到哪,
都是在自己心灵的家园,
何浪之有?
这个精神和地利上故乡概念合一的时候,
没有分别的时候,
流浪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故乡既不在精神,也不在地理,而在没有分别的那个须臾^
有一天,人们还在问她:为什么流浪?
她反问道:什么,是流浪?
究竟涅盘,无漏欢喜。